论文编号:XXJY948 论文字数:5162,页数:06
“善 问” “会 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初探[摘 要] 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感知中观察思考、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只有老师善问,学生会问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自主创造性,此时的课堂提问也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儿童在1岁半到2岁的时候,能看见周围世界的许许多多的现象,但这时候他已经不是简单地感知这些现象,而是用常人的眼光来看待它们了。他看到蜜蜂匪盗正在开花的苹果树跟前,落在白色的花瓣上,然后又飞走了。儿童感到惊奇:蜜蜂飞到哪儿去了?为什么?一种鸟儿在树上筑巢,而另一种鸟在房顶下面衔泥建巢。这又是为什么?等等……”[ [苏]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6月 (2005年6月重印)(2版修订版)第321页 ]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