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XXJY1034 论文字数:13028,页数:09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与实施 摘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正是一种全新的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开展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剖析,阐述研究性学习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法。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2然而究竟如何在学校教育中科学、系统地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似乎还没有一条明确的思路或一个完整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