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心理学毕业论文
幼儿园阶段建立班规的策略研究(二)
本论文在
心理学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常规教育的过程中会存在这许多困难,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列出以下四点:
家庭的困扰。每位幼儿都是来自一个个独立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养方式,各自的生活习惯。当幼儿从“小家”走向“大家”。这不仅是幼儿的成长之路,也是对家长们的考验。家长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会对幼儿园的一些常规教育抱有一定的想法,如:幼儿园有着为幼儿专门准备的水杯,家长会考虑:我的孩子习惯用奶瓶;我的孩子用这种杯子会不会不太好;孩子不认识自己的杯子很难过,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带自己的杯子,等等。光是班级常规中的生活常规中的关于杯子的事情,家长就有许许多多的想法,这可想而知,在建立实施班级常规时,家长的忧心忡忡。
幼儿的个体差异。我们都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及能力。那么在建立实施班级常规时,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活泼的与内向的,甚至男孩子与女孩子、年龄相差几个月的,在表现和遵守班规时,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怎么协调好这个平衡,是在建立班级常规时比较重要的事情,也是当下许多老师觉得困难的方面。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技巧。作为一位整天面对3—6岁幼儿的教师,需要你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三心合一温暖孩子,让你的爱去感染孩子,又要让他们去学习一些本领,比如怎么排队、如何与他人借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能力的,表达出来的方式要幼儿能懂,直观具象,并且生动有趣。不讲究方式方法,光靠一张嘴在那说,效率十分低下。
周围环境的熏陶。在班级环境中蕴含着它的规则,教师以身作则,粘贴相应的指示标签,幼儿互相督促,这样幼儿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会去遵守一定的常规。当幼儿习以为常后,又会回到自己的家庭、小区,在那里与班级环境又截然不同,已知道的幼儿园的常规就会受到冲击,约束力减弱,再回到班级,自我控制力又要重新建立,特别是在刚建立时,在两种环境中徘徊,幼儿建立良好班规需要更多时间、精力。
三、建立怎么样的班级常规
1、符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的。
不同年龄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特点,即使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也会存在发展的差异。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应的班级常规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幼儿成长不断变化的。
幼儿的年龄是不断增加的,他们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也在不断地成熟,所以制定的班规也需要不断地变化。比如吃饭常规,由开始的能进餐—独立进餐—进餐速度与食量—坐姿、桌面卫生—自己收碗—清洁自己桌面—帮助老师整理饭后教室。就简简单单的一个进餐就有不断变化的要求,更不要说其他的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和学习常规了。
立场坚定。
幼儿在获得了对常规的认知后,可能刚开始并不能经常遵守,因为常规是对幼儿的言行进行约束和控制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才能遵从。对于常规刚开始建立时,幼儿会对常规进行试探,看一看教师是否采取措施,对于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的事情在明确告诉幼儿后,要明确态度,不可以的就是不可以,幼儿才会指导不行,明确自己的态度及行为。
四、建立班级常规的策略
1、从刚入园开始建立班级常规。
在幼儿刚接触幼儿园生活时,为了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可以在前两周让孩子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随意的玩,因为在家他们就是这样。到之后大部分幼儿情绪稳定后,教师就要开始建立相应的班级常规,而这些班级常规是融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比如:我们班的孩子刚入园,部分孩子有分离焦虑,我们就把两种表现的幼儿分开,平静的幼儿讲一下故事,做做手指游戏;另一部分幼儿,一两位老师专门哄着。慢慢过渡,让需要哄的幼儿人数减少,让大家都知道一点:下午睡觉起来、吃完下午茶,爸爸妈妈就来。不用着急,大家只要玩就可以了。再比如,建立喝水的常规,先讲关于小动物喝水的故事,再不厌其烦的告诉幼儿去喝水,或者一些小技巧“干杯啦”“请你喝果汁”,让幼儿想喝水。
孩子再成长了一点,教师通过一些相应的活动引导幼儿掌握规范,比如把幼儿所要认识和遵从的规范要求渗透在儿歌、歌曲、游戏等教育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获得直接的、明确的规范。过一段时间,幼儿大一些后,教师可以就班上的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看一看怎么样解决。
例如:笔者的班级就是小班,年龄都在3岁左右,大部分上过小小班。小小班时是教师直接或间接用各种活动告诉幼儿班级常规,在小班后大致常规已经建立,3岁的儿童也有具象初步的判断力,换了新班我们开始让幼儿参与制定新的班级常规。一次,换衣后,班内多名幼儿在班内嬉闹,致使2名幼儿撞头。教师请幼儿参与讨论,这2名幼儿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发生后导致了什么,怎么样才能避免。然后根据幼儿讨论的最后结果绘出标识图,粘贴提醒幼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幼儿“讨论和商量规则、权利和公平的能力”。
2、利用各种方法强化“班级常规”,消退不好的行为。
伴随着幼儿对常规的了解,常规逐步内化为幼儿心理活动的定型反应——习惯,并在活动中表现出与常规一致的行为。这时,幼儿开始把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与常规要求进行比较,不仅自己在努力地和老师的常规要求保持一致,甚至把监控、捕抓其他幼儿不遵守常规、没按老师要求去做的行为当作听老师的话、遵守常规的“好孩子”的标志。当他人言行与要求背离时,幼儿便会自觉地挺身而出维护常规。比如,排队,幼儿知道需要排队后,新的要求是不能插队,然后老师就可以看到有幼儿对插在自己前面的幼儿说,“老师说,不能插队。”[ 严海华:《2014年幼儿园新教师培训课程》PPT
]
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去加快班级常规的内化。在教师教学生涯中也会总结出许多自己建立常规的方法,如:
奖励法,在幼儿符合常规要求的行为出现之后给以奖赏,以增加这种幼儿继续按常规要求行事的概率的一种方法,如小红花、卡通贴纸、小零食。
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引导幼儿学习榜样的符合常规要求的行为,进而使幼儿形成常规行为习惯的常规建立方法。特别是教师本身需要以身作则,幼儿会去模仿班级老师所有的行为,如常用语言,对一些儿童说话的语气,行为模式等等。如搬椅子的方法,坐姿,这些都是幼儿可以直接看到并模仿的。
图标法,利用一些图形标志帮助幼儿强化常规。如门口、分餐桌前、饮水机前,都会粘贴上“文明等待线”;水龙头上粘贴节水标志,告诉幼儿水开到哪里,水会小一些,节约些。
自然后果法,当幼儿违反常规后,不必直接去拒绝他们或处罚他们,而是可以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体会到违反常规的自然恶果,从而使他们记住教训、明白事理。比如有的幼儿特别喜欢在室内奔跑嬉戏,屡说不改,在出现撞伤后和他分析,就会注意一些自己的行为。
儿歌强化法,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幼儿了解常规。如《排队歌》 小宝宝,排排队,你在前,我在后,一个跟好一个排,整整齐齐排好队
指令法,当一个固定的指令(音乐或其他)出现时,幼儿下意识就去干一件事情,不用多说。比如《菠菜进行曲》是我们班的换衣服音乐,一听到这个音乐,孩子们就知道要换衣服了,马上拿书包。
行为巩固法,指定期对幼儿的常规行为进行检查和评比,以使其形成更加符合常规要求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每周五可以有一个一周小结,进行奖励或提醒。
3、班规与家规、社会规则相联系。
班级里有班级常规,家里也有家规,社会则有道德规范和法律的要求。从一个家庭出发帮助幼儿养成那个一个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再在小集体生活中了解强化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以后进入大集体生活做准备。
常规培养不是为了要孩子“听话”,而是要逐步“内化”,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这才是积极、有效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直接的“规定”。当幼儿把这些常规性的东西能遵守实施时,就是孩子自律能力的初步建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主要目标,可以总结为12个字: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习惯养成。可见,班级常规是幼儿园教育里非常重要的内容,虽然每个老师的方法不同,但是班级的规则、秩序好了,班风班貌积极向上,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正面的影响,我们支持每一位老师建立适合自己班级的班规。
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
:
幼儿教育阶段创建有效班规策略研究
Tags:
幼儿园
阶段
建立
班规的
策略
研究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