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摘要】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外向、活泼胆大的人容易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而胆小、退缩的人往往会失去机会。自信是每个人对自身力量的充分认识和估计,是其自我评价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的主要标志,培养孩子的自信对其身心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是其未来获得成功的必要心理素质,特别是现代社会,需要开拓的人才,孩子有了自信,就能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帮助幼儿树立自信,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孩子的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路和目标,对于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是意义非凡的。 【关键词】幼儿 自信心 培养 一、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意义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有自信心的人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即使遭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初衷不改,勇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自信心程度的高低、强弱,是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是很必要的。幼儿期是自我意识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也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最好时机。 二、幼儿缺乏自信的表现和原因 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开朗大方可爱的,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的宝,无拘无束孩子缺乏自信心主要原因就是成人的过度保护和关爱,由于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自然而然的成为父母和祖辈的关注焦点,家长们惟恐有所闪失,再加上小孩子的能力本身就不足,做任何事情笨手笨脚,动作又慢,家长们往往会自己动起手来,使他们失去了许多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智力水平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成人在教养方法上对孩子的斥责和批评过多,要求过高,总是把孩子互相比较,恨不得每个孩子都是最完美的,使孩子认为自己什么也不会做,渐渐的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也就一点点没有了。孩子的发展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很有自信心,在游戏、上课和体育、美工、计算等自选活动中他们能够情绪愉快活泼,行动积极,喜欢与同伴合作游戏。深信自己能够完成有难度的任务,并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提出建议,坚持自己的主张,有分歧时能据理力争。积极发言,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注意力比较集中,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自发的探索精神。从他们的口中总是会说出“我行”、“我会做”。而自信心较弱幼儿则表现为情绪不太稳定,有时沉闷、冷淡,他们喜欢独自游戏,参加合作游戏时,不愿当领导者。对别的小朋友是否喜欢和自己一起玩,没把握,不能主动的邀请游戏伙伴,在游戏中常常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对别人粗暴干预自己的活动,从不坚持。有分歧争论时,较易退缩、让步、放弃主见。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发言不积极,有时重复别人的回答。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不想努力或求助于人。注意力有时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会说“我不会”、“老师,怎么弄呀?”、“我学不好”。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和主动交流。可是有些孩子入园后见到陌生的人,别人也不把他当做小皇帝,小公主,忽略了他,他感到害怕,所以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不合群不爱玩,慢慢的就形成内向,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流的性格。 如在皮老师教学的这个小班,一个幼儿叫陆嘉欣开学入园时,总是低着头进来,不敢正眼看人,同时身体不自然的转动。问她话时总是不回答,更别说大声说话。入园的一个月中,总是一个人独自坐在小椅子上,脸上的表情是木然的,好象什么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就只是看着其他的小朋友在那玩耍。老师走近她说话,她马上扭头不看老师;老师多次邀请她参加活动,和她一起玩都没成功。甚至经常撒尿在裤子上,不告诉老师,自己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学一段时间后其他的小朋友都会跟着老师做做操,玩游戏,而她只是站在一旁漠不关心的看看,或干脆不出教室就站在里面看着。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学会一些简单的自理能力,可是嘉欣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忙。其实嘉欣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就是胆子较小,在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下,比较拘束,不自信,内向。因此在陌生的环境造成孩子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孩子没有语言交往的经验,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与别人用语言来交流,使孩子的性格逐渐趋内向。这下教师就该注意如何培养幼儿入园后性格自信心,一方面多接近,多给予鼓励;另一方面给她锻炼的机会,使她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帮助她与她说说话,提高她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愿意与老师交往,以减轻她离开亲人的心理压力。增强孩子在陌生人之中的自信心。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幼儿的自信感受来源于成人对孩子的尊重与认可。教师应做到在语言和行为上处处照顾到,创设宽松环境氛围,不对她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让她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逐渐学会持有自信的态度。老师多关注她,及时帮助她排忧解难,减轻她在陌生环境中由于能力弱而造成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其大胆地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及时给予帮助,使孩子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