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述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述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
关键词:自然美 根源 本质
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的美,即能够引起审美主体愉悦的自然物生动形象。包括人们未加工过的自然和被加工过的自然,如宇宙星空、太阳月亮、海洋陆地、山川河流……又指加工过的自然,如梯田园地、草原牧场、公园花圃……当人们流连于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之中,一种奇妙的美感便会从心中油然而生。然而,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质是什么呢?
一、自然美的根源
自然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自然界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人化的结果。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自然美, 即使人类出现后, 在远古洪荒年代,自然界的一切同人类之间还根本无法建立起审美关系。因为那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服从、依赖的关系,无法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对象的支配与改造,自然物不可能成为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也就无所谓美与丑。比如像水这样的自然物,如果人们坐在诺亚方舟看被淹没的大地和被淹死的生灵而束手无策,何以感到它的美呢?当自然界作为一处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时,只能是一令人恐怖的对象。只有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客观的自然规律来为自身的发展服务,从而实现了对自然的支配、改造,或者说是使自然打上人的本质力量的烙印,使自然人化,自然物才成为人们可亲的对象、有用的对象和审美的对象。可见,正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才使自然以“自在之物”转化为“人化的自然界”,成为审美客体。自有人类始,无人不认为月亮是美的,太阳有时被认为是不美的。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均不把太阳作为美的对象。而月亮在各民族神话中没有认为它不美的。如中国的嫦娥奔月,人在那里得到一个宁静、温馨的处所。只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除猜度那里可能温度略低外,还没有太多的贬词。“嫦娥应悔偷灵药”,是出于寂寞难耐,也只是与人间的欢乐、无烦恼相比较而言。如果在人间已是烦恼不堪,那月亮就是绝好的超脱之所。月亮其光不强不弱,是非常可人的空间,而且它特别能与人亲近,可进入人的心灵的空间。因它总是出现在夜间,是人放下白天的琐事,清心、闲暇、孤寂之时,从而成为人的一个可以倾诉、渴望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象虽有自身美的条件,但与人没有分开,它是人的对象,人在其身上发现许多人的东西,或说人将自己的东西加于其上,才能使自然对象的自身的条件显现为美的条件。既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也不能完全归于自然条件。因而将自然美定义为:它是自然对象所具有的底蕴和人对这个自然对象的人化的统一。完全归结为人化那就和“移情论”没有区别了,以为可以完全无视自然对象,只要将情移入,就产生了美。
自然美不能脱离对象自身。它是自然美的底蕴,但只有成为人的对象,对人才产生美与不美的问题。没有人,就无所谓美与不美。如牛、羊在草原上,对草原上盛开的花并不欣赏。牛、羊不存在对花审美的问题。说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产生了美,美就存在在那里了,这美对谁而言呢?只是人类产生后,在自然界中寻找到美的条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面对同一对象,其美丑关系也不同。如在西方,将猫头鹰作为审美的对象;在中国,它则是凶讯的象征,不是审美对象。 这里所说的人化,还包括人对自然的改造、加工。自然进入人类生活,人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后的自然与原本的自然是不同的;与艺术中原本的自然未经实际加工改造、尚未发生性质变化的自然人化不同。对自然进行实际的高度人化的东西,不论过程以至结果,人们除了注重其实用价值外,也都按照美的要求进行加工。不论人是否意识到是在创造,其结果都是通向美的。因而在人化过程中,虽不都是艺术创造,但都是美的创造。如博览会,展品都是取自自然的材料做成,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虽然美附于用上,但追求用的同时,也追求着美,使自然空间无不留下美的创造的痕迹。 在艺术创造中,自然成为艺术的审美表现材料,和人的审美情感结合,而创造出审美作品,也是自然人化。自然人化后,在自然美上所体现的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即非单纯的自然美,也非单纯的艺术美。这就是艺术的自然人化。这在美学中,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复杂的艺术实践问题,形成了独有的领域。如风景诗、山水画,这在中国尤其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山水诗、画突出表现出来,同时产生了该领域的美学理论——风景诗、山水画理论。发展到明清时代,理论上达到极致的一个表现,就是石涛所讲的山、水等自然对象中都有它的精神。“山之神”、“水之韵”在哪里?怎么发现?如从物的本质特点说,黄山、华山势态不同,更重要的是人对其势态的把握不同,画山而运势,相当大的程度在于人对势的挖掘和发挥,人将自身的东西加入其中,这就是自然的人化。这正是自然美创造的核心问题。
二、自然美的本质
如果我们能谦卑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充满想像力地静观自然的真实的本来面目,并能充满想像力地理解现代物理学的最新成果,我们就会发现自然的神奇的方方面面,就会惊奇地发现自然的更深层的奥秘,就会发现自然美本质既不是人、人类社会或人类实践,也不是物质的各种表面的自然形式,自然美的本质是自然背后的潜自然之力。
自然界、 自然物的存在是不依赖人的, 是按自然规律发生、变化和发展的。虽然自然美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但自然物自己的特征仍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可以说,离开了自然物的自然性也就没有自然美。奇妙的大自然,有的雄伟壮丽,有的温柔细腻。高山有高山的险峻,大海有大海的辽阔;鲜花有鲜花的丽姿,小草有小草的风韵。这都是风、雨、雷、电一类鬼斧神工的“雕塑家”的杰作。一切自然美景,都有它自身的特征,构成自己独特的美。泰山天下雄,“雄”字概括了泰山自然美的总特征。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之东缘,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大有通天拔地之势 ,高且宏大 。它盘亘数百里,基础坚实宽广,主体庞大,且挺拔险峻,主峰海拔1545米。“ 山势累叠,主峰高耸 ”的造型地貌特征给人以雄浑感、以厚重感和稳重感 。而登泰山顶 ,千里内外,无以伦比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山天下奇,“奇”字概括了黄山自然美的总特征,其基本要素是峰奇、石奇、松奇、云奇。黄山山峰高峻,主峰海拔1860米,千米以上的主峰72座,叠峰连云,劈地摩天;黄山山峰陡峭,既有强烈隆起,又有迅速下切,深沟陡壁,最险天都峰平均坡度70°左右,最陡的磴道达85°;黄山峰多紧凑,天都、莲花、玉屏三峰鼎立,构成奇峰骨架,72峰参差骈出,再辅以无名山峰与远岭岫影,形成层次丰富、连天涌地的峰海。奇峰再缀以奇石,如笔、如矢、如笋、如林、如刀戟、如船桅,似人、似物、似禽、似兽。奇峰悬崖异松负石绝出,由于一年长期厚雪压顶,形成顶平干直、盘根虬枝的奇姿美态,无松不奇,其中迎客松闻名世界。 黄山有“云雾之乡”美称,一年200天有云雾,弥漫缭绕在奇峰怪石间。自然美的呈现常常让人类觉得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性质。自然的万千变化让人类常常惊叹不已。这种奇妙的变化让人经常存有这么一种疑问:自然似乎是有生命的,似乎隐含着一个目的。但对奇观的后面隐蔽着的力量与本质,人们甚至于不敢真正的面对。自然美的本质是一种原初的创造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和人无关;就其来源而言,这种力量是非物质性的,更和人类的物质活动无关。它存在于自然界的深处,作为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依据;它是自然美的根本性的源泉。
18世纪的法国作家里伐罗勒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名言:懂一点哲学使人背离宗教,精通哲学使人返归宗教。只是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这是一种斯宾诺莎意义上的自然宗教,是对自然的神奇与奥秘的惊叹与敬畏,是对自然绝对性的认知与领悟,是一种确信:相信自然及其自然背后的力量的全能。事实上,对自然了解的越多越能使人产生这种信念。自然美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印证其根本性基础的神秘性与创造性;自然美的神奇的呈现似乎更能证明自然深处奥秘的存在。但这种奥秘与光辉之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神或人格上帝,像现在世界上许多宗教教派所宣讲的;而是自然本身的力量与奥秘,是自然深处本身的创造性所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方的关于自然的宗教似的思想比之西方的神学思想,显得更为质朴也更为深刻。道家的关于自然的种种论述神奇地把握了自然深处的奥秘,对自然及自然美的基础有着深刻的洞见。现代的前沿物理学在这一点上与东方的古老睿智的思想达成了共识。这种宗教态度不是要否定人的理想与价值,而是要把人的理想与价值建立在人对自己的存在之根有着更多的了解之上。
自然美的本质就存在于自然的混沌的神秘的深处。这种思想就和各种各样的人格神区别开来。换句话说,使自然变化及呈现为美的不是一个人格上帝的奋力所为,像基督教所说的;而是源于自然背后的力量,是某种隐藏于自然深处的力量所为。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集》第一集
(2)洪毅然:《再论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
上一篇
:
农村小学劳动课与课外科技创造活..
下一篇
:
论莫言小说的伦理
Tags:
论述
自然
美的
根源
本质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