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网络语言的特点

本论文在中文系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论网络语言的特点
 [摘 要] 网络语言的表达种类包括了字母缩写、谐音、符号、有特定产生背景,表达特定意思的网络流行语等。具有自由性、自组性强;存在自身规范,产生有一定根源,以及依托传统语言环境产生大量新词汇等特点。网络语言表达随意,语言规范相对模糊却在互联网中广泛流行,对广大年轻网民,特别是在校学生的现实生活表达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争议。支持方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补充;反对方则网络语言表达混乱,毫无语言规范可言,任其泛滥将严重破坏传统语言的纯洁性。于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1、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补充;2、网络语言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语言成为汉语表达主流;3、网络语言的不道德使用现象应予遏制。

[关键词]网络语言     特点      正确应对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在以年轻人为主要组成的网民中,一种以键盘输入为主要方式的网络语言随之悄然形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早期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MM、GG到现如今年轻网民们不断推陈出新、盛传于日常交流中令人目不暇接的Q言Q语,网络语言在年轻网民当中大行其道已然势不可挡。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其特点如何?我们又该以何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网络语言呢?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及产生
 网络语言,即互联网常用语,简称网语。它是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某些字母、数字或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的一种语言方式。它广泛出现于聊天室、网络论坛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已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从使用人群上来看,以年轻网民,特别是在校中/大学生为主。
 二、网络语言的种类及各自特点
 网络语言从产生至今,其表达方式可谓多姿多彩,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字母简写。包括了拼音的简写和外语单词简写两种。拼音简写,最通常的形式就是用拼音的开头声母代替词组。常见的如FRJJ(芙蓉姐姐)、PLMM(漂亮美眉);外语单词简写如BF(英语boy  friend男朋友)、BBL(英语Be  back  later过会儿回来)。
 2、谐音。包含形式主要有:1)、普通话谐音,如“酱紫”——这样子、“筒子”——同志等;2)、方言谐音,“虾米”——什么(闽南方言);3)、外语谐音,“太可惜”——TAXT(出租车);4)、数字谐音;“040”——林志玲(一台湾女星)、“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5)、英语谐音,Q:Cute的音译,可爱的意思。败:BUY的音译,买的意思。
 3、符号。“:)”代表微笑;“:(”代表生气或悲哀;“S”表示拐弯抹角。比如说这人说话很“S”就是表示其说话不直接,拐弯抹角;等。
 4、有特定产生背景,表达特定意思的网络流行语。“做人要厚道”(曾经风靡一时而带来不少社会话题的电影《手机》里的一句台词)、“我是出来打酱油的”(面对电视采访,一位行人的反应,后被用来表示某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自己也不感兴趣)、“很黄很暴力”(出自北京某中学学生张凡殊之口)、“I服了YOU”(周星驰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三毛抄四,当红作家GJM写过一本书,和三毛作品同名,由此衍生而来的新成语。用来表示一直盲信某种理论、某个人物而完全不管真相,本末倒置、颠倒黑白的一种狂热精神状态。出自龙空网。
 5、其他。“晕倒,楼主刚从火星归来?”表示对一些早已人所共知的资讯一无所知的人的讽刺。“恐龙”代指相貌丑陋的女孩子;“青蛙”代指相貌丑陋的男孩子。“尴尬”在网络里一般被写作“监介”等。
 综合以上几种形式,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网络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它的自由性、自组性强。网络语言在运用时非常随意,它可以是汉字合,可以是汉字或外语的缩写,可以是汉语和外语的组合(如周星驰电影里那句著名的“I服了YOU”),甚至可以是一些数字或是符号。
 二是网络词汇存在着自身的规范,产生有一定根源。网络语言所经常被使用得词汇里,相当一部份是来自英文的外来词,比如“E-mail”――“伊妹儿”、“ Bulletin Board System”——“BBS”;一部分是港台或其他地方方言的借词,如“菜鸟”一词源于香港,在网络中被赋予了特指网络新手的特定含义。这些网络语言,看上去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但实际上它的产生都依靠着一定的根源,只是在实际运用中被扩大或部分改变了原意。
 三是有大量的新词汇产生,但绝大多数并没有过分超越传统的大语言环境。比如“汗”或“寒”,所表达的意思跟该字本来的意思有很大联系;“弓虽”实际上是汉语“强”字在表现上的强化和夸张,而且意思上没有太大改变。
 三、针对网络语言广泛流行引发的各种争议
 网络语言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那么大的争议,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这种本来仅存在于网络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被广大的在校学生所推崇并热衷使用,并迅速反映到了他们的作文里,放映到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表达里。
 天津一位中学生的作文里有这么一段话:“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系偶非常稀饭的,就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如果你是一位年长,并且缺少上网经验的人,那么看到上面这么一段话十有八九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但就是类似的这种语言表达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青少年当中,引起了许多教师家长以及语言工作者的注意。于是,也就引发了针对网络语言的种种争论。
 支持方主要以广大年轻网民为主,他们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网络语言表达简洁生动,准确传神,绝大部分符合人们日常的表达特点,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补充,不应强制性地去抵制它的存在。在这里,上海市一位中学生的话或许可以作为这一方意见的代表,他说:“我承认,我们的说话方式和家长、老师有些不同。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话语方式,我们喜欢这样说话。一句‘美眉’、一个‘GG’给了我们很多‘一本正经’的表达所没有的乐趣。。。。。。我觉得任何语言都是有它的生命力的,哪怕是现在我们说的‘新新话语’,它在我们中间存在着,有它存在的意义,至少,我们都认为,这样的语言是真实的、活着的,符合我们现在的生活,符合我们的心情,符合我们的习惯。”中国文字语言研究会副会长彭嘉强也认为:网络语言表达简洁生动,准确。它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这是一种行话,可在某种范围内流传。
 反对方主要以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为主,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严重影响了他们跟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更为严重的是,网络语言表达混乱,毫无语法规范可言,让人无所适从,任其泛滥将逐渐颠覆传统汉语的表达方式,严重破坏传统汉语的纯洁性。如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家李如龙就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如上所述,争论双方都各执一辞,而且也都理由充分。那么,究竟何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的科学、正确态度又应如何?笔者认为在给网络语言下定论前,至少以下方面是我们所必须充分考虑的——
 四、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1、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补充,不应一味排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吉夫认为,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地被丰富被更新。实际上,从网络语言产生的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它的出现和流行也正是互联网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这和其他传统语言词汇的产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比如,如今早已成为我们日常词汇的“卡拉OK”、“AA制”等,在七、八十年代来说,也是新生词汇,也没有什么语法规范可言。网络新词语简洁生动,并富有很强的趣味性,这是它相对于传统语言的优势和特色,也是它被成千上万的网民频繁使用的重要原因所在,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因此,一味地鄙视或排斥它,视它为异类,恐怕都不是理性的做法。
 2、网络语言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语言成为汉语表达主流。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不需要“批准”,其创造力不受传统语言使用规范的限制,他们可以自己制造和选择,自由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形式随意、表达生动,具有非常彻底的语定俗成性,成为了网民们展示其个性的最好工具,因而得以在年轻网民中大行其道。但是,也正是由于它表达的随意性,使得它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语言规范,加上使用人群的限制以及文化沉淀的缺乏,决定了它也只能是作为传统语言的一种变异和补充,不可能替代传统语言的主导地位。
 3、网络语言的不道德使用现象应予以遏制。我们都知道,网络语言本身并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素质以及自我约束的程度。实际上,言语交流中恶言秽语的产生,不仅出现在网络语言中,在传统语言交流中也早已屡见不鲜。但是,由于网络交流自由、隐蔽性的特点,使得这些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更加普遍并且无所顾忌。因此,我们所防范或是遏制的重点,应该是网络语言被不道德使用的不文明现象,而不是网络语言本身。 


上一篇:论《伤逝》与《玩偶之家》的女主.. 下一篇:论社会发展中的师德
Tags:网络 语言 特点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中文系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