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蒲松龄和他笔下的“弟子”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蒲松龄和他笔下的“弟子”
[摘要]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格的文言短篇小说, 第一 要走进作者内心的世界 第二 分析《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的分类及其特征 1.书中的“得志”书生 2.《聊斋志异》中的多数读书人是典型的弱者,他们大多家境贫寒 第三 与其他小说里的书生形象的对比中,《聊斋志异》所显示出来的是更多的浪漫主义情怀 第四 历史给予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弟子”
做为一个《聊斋志异》的初读者,或许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当我捧起那么厚厚一叠的文言古书时,心中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同样也有一些胆怯之意。可当我独坐书房数天之久,读完此书后,心中的万千言语涌向脑中,内心的无数悲情与那一丝同悲之意却早就浸满心头!
一、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清初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是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这部短篇小说集由近五百篇独立的文章构成,人物主要是读书人(书生)以及众多的狐仙鬼神们。作者似乎并不管所记的事情是否合乎常理,他按照社会现实来描绘,并依附于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加工,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及众生相。尤其是对千百年来,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知识份子群的深刻揭露!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似乎是游离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始终怀着一种浪漫的信念来生活,却又往往清楚的认识到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他们满腹经纶却又往往不得志,在入仕和归隐之间挣扎痛苦着,又在实现理想以后糊里糊涂的与整个社会同流合污了!蒲松龄是一个地道的读书人,蒲氏虽非名门大族,却世代读书。19岁的蒲松龄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政的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但是很让人郁闷的是,初试大捷以后的他便屡试不中,而蒲松龄又以非常人的韧劲一直坚持考到七十余岁。最后别人实在是看不过去,可怜他才给援例取得了个贡生的科名。
然而对于这个“无财空有才,有梦孤自慰”的蒲松龄来说,他除了考取功名而外,最大的梦想就是寻找一个浪漫而又美丽的理想情人与自己相挽着过着“月下怀抱温柔体,花前共诉衷肠语。粗茶淡饭飘诗味,梦中也有紫罗香。”的生活!可惜的是陪伴他的只有少言寡语,讲究实际的荆钗布裙的刘氏。而这强大的精神支柱与美丽浪漫的化身却从他的同乡孙蕙身边的一个女人身上发掘了!她就是“为选香奁诗百首,篇篇音调麝兰馨。莺吭啭出真双绝,喜付可儿吟与听”①的可儿顾青霞。从“曼声发娇吟,入耳沁心脾。如披三月柳,斗酒听黄鹂。”②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温柔善良,年轻貌美,声音好听,形态颇佳,小鸟依人的文学佳丽!这该是多么完美的女人,然而她却是别人的女人!对于一个既无石崇之富,也无潘安之貌的落魄穷塾师蒲松龄又怎么敢奢想呢?可恨的是这个如此心仪的女子却嫁给了一个风流倜傥,身边美人成群,却还要到处寻花问柳,经常沉湎于纸醉金迷之中的孙蕙做妾!忍受着孤独寂寞之苦,在那“醋海风波”里可怜、无助地生活着,最后却在一个孤寂的孙家大院里香消玉殒了!这一切对于蒲松龄来说,都只能看在眼里,痛在心头,这该是多么巨大的伤痛!当然也绝不是这一首 “吟声仿佛耳中存,无腹笙歌望墓门。燕子楼中遗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 他只能静静地坐在无聊的书斋里,拿着一支沉重的笔,记下自己的一把心酸泪,编造着无数美丽浪漫的花狐鬼魅的人间情长,去聊以一种心灵的安慰!
二、《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的分类及其特征
不管是失意还是得意,书中的读书人都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对科举考试怀着浓厚兴趣的特点,而这些不同的人生却承载着作者不一样的情感。笔者主要想从两个方面去分析,真所谓是非成败各为半,得失往往就是一字之差,而地位却是天壤之别。我就试着从“得失”二字中去分析这些万千复杂的书生们吧!
(一)、首先,我们看看“得志”的书
其实不管在封建社会还是其他社会,也不管哪一个国家,掌握国家的总是那些读书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书生。在这些书生中除了失意落魄的,就是得意忘形的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我们真要感谢蒲松龄先生,他除了写许多与自己类似的失意书生们,也没有忘记“出乎其外”地写写那些与自己的人生相差巨大的书生生活。那么这些科举得意的书生们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这里,我们不妨从书中找一些例子来分析一下。
1、得意的书生中也有警记自己原本的人生理想,为民除害的。
例如《娇娜》中孔雪笠中了进士后,朝廷任命他到延安府做司法官,刚正不阿而得罪上司。再如《聂小倩》中宁采臣,在聂小倩引诱他时说出了这样的话:“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当聂小倩扔金子给他时,也同样能够说道:“不义之财不要沾染了我的口袋!”最后,他考中进士,怀抱美人,子孙富贵,声望很高。再如《胡四娘》里的程孝思便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在历经挫折的境遇后终于取得功名。在这里作者或许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书生太少了,即使有那么一两个最终的结局不是变节就是丢职。原因很清楚,在那个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哪有允许这样的人生存的土壤!蒲松龄是多么渴望这样的书生多多涌现啊,可惜在那个时代里只能永远地成为一种不可能的梦了!
2、现实中有更多的残酷的事例,不妨让我们一起去探求一下。
在《画壁》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心怀淫意的朱举人在看到画壁中的美人时竟然神情摇荡,意念飘扬,眼中飘出许多难堪的场景来。为了女人竟也趴在床底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那种卑劣的形态真是有失一个读书人的形象。还有在《三生》中作者描写了许多位居三公的人,其实都是一些禽兽。在《黄九郎》中作者写了一个名字叫何子萧的书生,这是一个淫荡至极的家伙,并且还有同性恋的癖好。用作者本人的话就是——如今有些人追随下流而留连往返,放着正道却避而不走。不爱女体,胡说老僧正在坐禅;偏喜男身,真是性爱不看对象!
在这些得意的书生中,那些草荐人命,滥杀无辜的大恶人,真是太多了!《梦狼》中如虎狼般的县官,《放蝶》中将严肃的政事变成儿戏的王蝌,《李司鉴》中李司鉴在成为举人后,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妻子李氏。在这些书生中,……他们一旦得志便全然忘记了以前的艰辛和志向,变成了作威作福,骑在老百姓身上的食人野兽.
并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第一,都非常的淫荡,见女人便起淫心的家伙。第二,都贪图钱财和享乐,并且残忍无道。第三,不少的一部分人有同性恋的癖好。当然,这也不是作者胡乱编造,那些无所是事的人,在无聊之余除了酒和女人而外,还能干些什么呢?也只能变着花样做些有丧天理的事情了。对于这部分得意书生,作者是深恶痛绝的。或许作者在无意中就已经揭示了造成那些怀才不遇的书生的悲剧根源——那些毫无才学与道德的人能赏识这些有才学的书生吗?当然作者也给他们以可怕的报应,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韦公子》了!
韦公子出身富家名门,科举考试登顶进士,做官到知州,是有家产、有文化、有地位的头面人物。但是这个人有个癖好:放纵好淫。他是一个标准的言行不一的腐朽书生,嘴上读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干的却是寻花问柳、鸡鸣狗盗的勾当,读书做人两张皮,读书嫖妓两不误,真是天大的笑话!并且还有同性恋的恶习!他对丫鬟也好,妓女也好,都始乱终弃。被他抛弃的像罗惠卿、沈韦娘一样的女性不知有多少!然而他的结局又怎样呢?他玩妓女竟然和自己的女儿玩到了一张床上;搞同性恋竟然把自己的儿子当着自己的娈童,竟和儿子、儿媳妇三人同床。按照封建伦理,最不可饶恕的两宗大罪——乱伦和“爬灰”,竟然在无意中同时犯下!正如作者所云:尚不自剖其心,自断其首,而徒流汗投鸠,非人头而兽鸣者耶!也许这是作者对这些人最大的惩罚了,当然这似乎带有宿命论的思想,可是我们又怎么能要求三百多年前的蒲松龄先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呢?也许这个故事也过于奇巧,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只有韦公子一人吗?答案当然是“否”!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司文郎》中作者所描写的那些不学无术的考官,无才学的余杭生却高中的怪异现象也更令人深恶痛绝的。我们可以用文中的一副对联来总结这些所谓的书生们:“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中所暗含的一样,他们是一些“王八”又能讲什么“耻辱”呢?
(二)、《聊斋志异》中的多数读书人是典型的弱者,他们大多家境贫寒
如《陈锡九》中的陈锡九,然而他们同时又非常的有骨气,身上有一些闪光的品质,如正直,善良等。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却往往怀着济世救民的美好愿望。与这些正面的东西相反,蒲松龄也没有忘记塑造那个时代特有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种特有的东西大都又是负面的和不堪的。
1、 他们对科举考试的迷信和顶礼膜拜.
因为封建末代王朝对封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体制的极端狭隘的限制,使读书人的生活重点只有四书五经,生活情趣也只有四书五经。这些太重于说教和礼制的东西像生锈的镣铐,捆绑住原来自在的心灵,并毫不留情的将绿色的铜锈弥漫整个心房。就像作者在《苗生》里所写的读书人,他们只知道应制文,什么真才实学也没有,他们喜怒无常,如行尸走肉般存活在世上。真是团扇才人居上游的可怕与可悲的现实啊!
《王子安》中对秀才入闱的"七似"描写可谓是将这种完全陷于科举考试的迷阵并被其控制了心志的癫狂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这"七似"非蒲松龄这样久经“沙场”的却又专门“吃败仗”的人体会不出来的。丧失了人的尊严,过最下贱的生活,一旦成名,鸡犬升仙,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是要落榜的,重拾书本,继续新一轮的“轮回”。
然而,在他看来,求仕依然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哪怕家里面已经揭不开锅,考试还是要继续的,因为如果考上了不仅可以富及子孙,更可以扬眉吐气。可是挤过独木桥也实在是很不容易,蒲松龄把生活的唯一事业看作是考试,那么他就必须有心理准备忍受这巨大的痛苦---落榜。在他看来,科举考试是世代相继,兄弟相传,甚至是阴阳相接的大事业,,所以在他的笔下才会有叶生这样将生前所拟就的应制文传授给一个年轻人,使这个年轻人连试皆捷,进入仕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这种死不瞑目的方式发出的呼喊,足以使人见识到读书人的冥顽不灵!然而那个时代的穷书生们除了走给自己带来大富大贵的科考之路,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2、在科举失意之后,不是把兴趣转移到女人和美酒上,要么就是求仙问道。
这些书生在书中真是比比皆是!《青凤》里的耿生为了美人胆大而痴狂;《董生》中的董遐思被女人迷恋的不辨真伪;痴情的王子服;为爱割去手子,进而魂魄脱壳的孙子楚;《胡四姐》中的尚书生在床上极尽淫欲放荡之兴;同性恋的顾生;薄情假意的景星;做着虚梦的成名;科举失意,借狐尽“性”的万福;在梦中圆着黄梁梦的曾某;嗜酒如命的冯书生;与鬼淫乱的戚生;寄前程于命运的柳生;闭门读死书的刘仲堪,也的确是中看不中用啊!
在深寺茅屋中苦读的书生们忍受着寂寞和孤单,自然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鬼话聊以自慰。可是他们也确实需要真正的具有物质意义的慰藉,在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废纸堆的时候,倘若有美女秉烛研墨更兼热被窝,那无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于是,蒲松龄给书生们太多的艳遇,给了他们美丽“浪漫”而又轻而易举的爱情!这看似不可能的事,却又是作者以及类似书生们在失败之余的唯一的精神寄托了!
那些爱情的女主人毫不例外地被蒲松龄塑造成所代表的广大书生们的梦中情人的样子——拥有绝色的外表,可爱的性格,贤惠的德性;更重要的是,她们都甘愿为自己所爱的人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理想的伴侣-----一个甚至更多的对自己崇拜佩服的女性奴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书生中很多人是不讲感情的,把性爱当作一件很随便的事情!然而,我想对于这些消极的东西,今天的我们绝不能一味地赞扬而忘记了本不该存在的东西!当然我们从蒲松龄特定的社会背景考虑,在那个对人性压抑和扭曲的社会里,作者的这种看似“大逆不道”的行为该是对腐朽的封建制度怎样的讽刺啊。也可以让我们看出这些可怜的书生们的心灵遭受封建等级制度怎样深的毒害!
3、蒲松龄还塑造许多死后不忘功名的鬼书生形象,或许这代表了蒲松龄内心深处一种永不甘心的夙愿吧。
这些也确实让人感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辛酸与怜悯!像《褚生》中的褚生死后还要魂附在他人的身上不忘科考,确实让人震惊!再有的就是《于去恶》中的于去恶抄书烧灰吃进肚子,这样狂傲的书生又该产生多么震撼人心的力量!是的,那个毫无公平的时代里,可怜的穷书生们也只有把梦想寄予死后的灵魂了!
4、除了这些,蒲松龄还向我们展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书生。
像《席方平》里的席方平为了获得正义,在那残酷的刑罚之前毫无惧色的胆识以及那种坚持不懈的品质又是多么的伟大!他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作者太多的无奈悲情在这里都已变成了踏步前进的凯歌!在《连城》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为了爱冲破种种阻碍割去心头肉的乔生。他们那种知音之爱,在整部小说集里确实是很难得的佳珍,的确可以和《孔雀东南飞》相媲美。
5、从上述四种类型的失意书生我们可以发现:
这种偏狭的功名欲望,让人不得不叹息!本应该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知识分子却开始走向了腐朽和没落的悬崖!是的,在他们的身上再也看不到屈原的忧国忧民;看不到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更找不到杜甫的大济苍生;甚至他们也缺少苏轼的潇洒和李白的张狂;连温庭筠,柳永这样的哀怨之词都不曾发出一声!在作者的笔下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再有傲骨志气,不再有自尊心,不再谈论社会良知也无须标榜立德立功的人生理想。他们只不过像一群绿头苍蝇,闹哄哄的在朱门的臭肉里苟且偷生着!要么就在自己的小屋子做着甜蜜的虚梦,失败的蒲松龄又怎能自信起来呢?
总之,蒲松龄从自己的境遇出发,没有回避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他所写的书生不仅仅是个人失意、寂寞的代言人,更是整个时代的变态制度下产生的畸形儿!而他的这种真实而不朽的书生形象更为后来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封建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戕害以风暴式的揭露奏响了不可忽视的序篇!
三、与其他小说里的书生形象的对比中,《聊斋志异》所显示出来的是更多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书生形象不可胜数。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才子佳人的故事往往是千部一套。其书生有着相似的特点:贫寒落魄、酸腐斯文、孱弱无能。他们大都在某种机遇下又遇到某种外力的援助,再加上一些个人的奋斗,结果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像《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的确是这种形象的真实写照。当然相比这些苍白、类型化的书生形象,李朝威的《柳毅传》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光彩照人的书生形象。同样《琵琶记》里的蔡蔡伯偕也更是一个有情有意的成功书生。他们和《聊斋志异》一道构成了一个个浪漫美妙的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尽情展示着书生们的一腹灿烂的情感世界!
四、历史给予我们的思考
透过历史中多少书生的悲欢情怀,探求现在读书人的道路,又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历史已经成为沧桑,那万千面孔也都将被油墨清香载入厚实的文字之中,供后人们继续玩味品读吧。当然我们今天如若能够做到“古为今用,今被后鉴”的话那也同样不失今日读书人的风范!时代的巨变,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飞快的生活节奏,人们的思想也都发生了翻天巨变。诚然,当代的书生们走怎样的道路是我们今天值得思考和等待解决的问题;或许每个人的路是不同的,可作为书生的人格品质是怎么也不能转变腐蚀的。像现在颇为很多人追捧的大嘴王塑那样,没有唐伯虎风流倜傥的神采;没有李供奉的飞流直下的豪情;更没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狂放!有的只能是街头泼妇的骂街丑态,无才却只想发财的狂妄!也不是像那个不懂何为悲伤却大肆宣传《悲伤逆流成河》的郭敬明,读不懂李煜的一江春水之悲;想不透杜子美怀才不遇之哀;更写不出王粲的登楼之赋,却硬让悲伤逆流成河!且不论河之深浅,却要问其言行不一的“逆流”成河又怎不失读书人的风范!可惜的是身后还有那么多自认为是书生的可悲的人去盲目地追随!也有更多的像我这样生活在平凡角落的书生们,为了生活得更有脸面,一步步走进庸俗的现实,在酒肉饭桌上,在勾心斗角中虚度中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一时的小利而煞费脑筋,为了一点虚名而不顾一切地去追逐!这难道不是今天读书人多么可悲的现实吗?也终将会成为历史的悲剧!
上一篇
:
浅论钱钟书《围城》
下一篇
:
女性主义思想的形象显现
Tags:
蒲松龄
笔下
弟子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