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复古旗帜下的革新——试论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复古旗帜下的革新——试论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陈子昂是继“初唐四杰”之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位重要而关键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倡导“风雅”、“兴寄”,高扬“汉魏风骨”传统,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并要配合优美的声律和词采。他用他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一代诗风的革新与转变。
一、崇尚“汉魏风骨”传统
“风骨”最早是作为品鉴人物的术语,指人的风度、气质、品格、操守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飘逸、俊朗、清廉、刚毅等个性特征。“汉魏风骨”指建安时期“三曹”、“七子”诗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社会内容与精炼质朴、刚健有力的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与完美统一,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激昂、气势奔放、语言豪迈、风格悲壮的艺术特质。它也是南北朝及后来的文学家和诗评家反对诗歌内容空洞、倡导革新的一个口号。陈子昂因反对唐初诗坛绮艳诗风,特地提出并高举“汉魏风骨”的主张和旗帜。
陈子昂的“风骨说”要求诗歌要内容充实,要具有一种高昂充沛的感情力量,使诗歌充实的思想内容、饱满激越的情感寄托、遒劲刚健的风格气势相交融,进而达到“有金石声”的艺术境界。这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实质,也是他一直追求的文学创作理想。这在他那些抒写忧国忧民、抱才用世、奋身报国思想的诗篇中有很好的表现。如《感遇诗》第三十五首: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
这首诗抒写了陈子昂“感时思报国”的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磨灭成尘埃”的忧愤,感情慷慨激越,风格豪迈,是一篇骨气端翔的佳作。
又如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短短几句,抒发了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自悠悠天地而言,将与英雄业绩同其长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诗中既有他反映现实、言语质朴的风骨,也有他综观古今、无法实现理想的兴寄,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
崇尚“汉魏风骨”是陈子昂用以扫荡齐梁颓靡诗风,改变“文章道弊”现状,开创唐诗新风貌的有力武器。
二、倡导“风雅”和“兴寄”
“兴”即“情兴”之意,此处是指兴发感情,是在深刻的人生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充实的、激越的情思;“寄”是“寄托”,即使诗歌通过生动形象寄寓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兴寄”,就是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其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兴寄”与传统的“比兴说”、“言志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更有所发展。 “比兴”实质上是要求作家用作品来表现自己对国家政治得失及民生大计的感想。陈子昂正是基于这种儒家传统理论即“要求诗歌具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充分发挥其反映社会现实和干预时政的作用。他的“兴寄说”既指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手法,也包含着寄托讽喻之义,因此在内涵上已是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如《感遇诗》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人以兰若自比,前四句极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写自己芳洁的品格和超群的才华。后四句以兰若的逢秋凋落,而芳意未成,暗喻自己不被知遇,因而功业不就,大有美人迟暮之感。
积极干预社会、干预政治、以强烈的不平反抗权贵,揭露时政锢弊,也是陈子昂诗歌的显著特点。这比之四杰对荣华富贵的泛泛讥刺,明显进了一步。如《感遇》其四: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麂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以“食子殉军功”的乐羊和“孤兽犹不忍”的中山相对举,痛斥统治阶层中人物为求一己之富贵变得残忍而虚伪,失去人性。对于牵涉到最高统治者的许多最敏感的时事,陈子昂也无所避忌,大胆地陈诸笔下。如《感遇》其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诗句形象地描绘出武则天不修边备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同样陈子昂所言之“风雅”不仅是指《诗经》的体制与形式,更指其体现的反映社会现实,敢于批判的美刺精神。其基本精神是要求诗歌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要有劲健刚直的思想力量和高昂壮大的感情力量。因此倡导“风雅”就是要求诗歌创作大胆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现实生活,更要有大胆的批判精神,敢于干预社会生活,干预社会政治。倡导“风雅”的美刺精神对扭转当时诗坛多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多雕章琢句、追求藻饰的绮靡华艳诗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追求遒劲刚健风格
卢藏用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中称陈子昂“卓立千古,横制颓波”,是继“初唐四杰”后反对齐梁及唐初绮艳柔靡之宫廷诗风的旗手,是他使诗歌回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大胆干预时事政治,关注民众疾苦”上来。唐初因立国不久,朝廷所征用的文人大多是前朝的旧臣,他们不可避免地把由梁陈以来长期形成的绮艳柔靡的纤弱诗风带到初唐诗坛上来,并凭借他们的崇高社会地位和威望给当时的文坛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初唐浮靡轻艳的宫廷诗风,并由此蔓延至整个社会。要使唐初诗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首先必须清除和扫荡当时诗坛上广为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 “初唐四杰”登上文坛后曾对宫廷绮艳诗风大加挞伐和批判,提出诗文应有“刚健”的“骨气”。虽然诗坛曾经过“四杰”那充满变革激情的狂风暴雨的冲刷,但却未能有大的改观。“四杰”发动的诗歌革新运动也并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上官体”依然存在和流行。就连“四杰”自己的诗歌也未能完全摆脱绮艳柔靡宫廷诗风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仍存在着“词旨华靡”的弱点。
陈子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其诗歌革新的理论与主张的。在其《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他对初唐诗坛弥漫的绮艳的宫廷诗风进行了彻底否定和大胆批判。陈子昂认为当时诗坛沿袭和流行的“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齐梁绮艳诗风片面追求华丽的词藻,堆砌大量的典故,既无充实的社会内容,也无思想的闪光,有的只是宫体诗风泛滥,充满着毫无生气的靡靡之音。
追求诗歌刚健遒劲的风格,是陈子昂对唐初沿袭齐梁绮艳柔靡诗风的弊端提出的一种美学要求。他在诗序中提出了唐代诗歌革新的性质、目标、任务、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其全面的诗歌革新的理论纲领。这当中特别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骨气端翔”是说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端庄雅正,高扬俊爽,即刘勰《文心雕龙》所言“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音情顿挫”指诗歌音律的抑扬起伏,感情表达之沉郁顿挫;“光英朗练”是要求作品应有华美的辞采,明朗流丽的色调;“有金石声”是指音韵铿锵,刚健有力,掷地有声。这就是陈子昂所求的“风骨”之美,即要求诗歌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激越的感情力量,具有一种高昂的格调、豪放的气势、遒劲的语言、刚健的风格,表现出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雄迈豪放、昂扬激越、铿锵有力的独特艺术风貌,从而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鼓舞、艺术的感染和前进的力量。如陈子昂的送别诗《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独有汉臣功。
这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却没有落入缠绵悱恻、凄苦悲切的俗套,而是从大处着眼,激励对方立功沙场。首先以春秋晋国大夫魏绛比喻魏大从戎远征,并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霍去病激励出征者。接着点题写送别,写魏大应效法为六郡之雄的赵充国“矢志谋国”。最后勉励魏大应效法刻石铭功的汉代名将窦宠,灭虏凯旋,建功立勋。这首五言律诗,首节响亮,用典贴切,格调高昂,诗风雄健。在《东征答朝臣相送》中,陈子昂则表现了豪迈的情感:
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
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忠君报国,建功边塞,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全诗一气呵成,感情豪迈激昂,英气逼人,读来令人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又如其《登幽州台歌》,全诗突如其来,如山洪暴发;又戛然而止,如大河入海,直吐胸臆,气势磅礴, 意境阔大,格调雄浑,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登幽州台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齐梁浮艳、纤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
综上所述,继承汉魏风骨,批判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倡导“风雅”、“兴寄”,这就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内容。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是复古旗帜下的革新,成为盛唐诗歌即将到来的序曲。
参考文献:
1、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第1版
2、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新1版
上一篇
:
风刀霜剑严相逼——《红楼梦》爱..
下一篇
:
回忆与“无知”的解构——《呼兰..
Tags:
复古
旗帜
革新
陈子昂
诗歌
主张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