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摘 要] 《西厢记》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创作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作品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华,而且通俗、合体、自然流畅,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古
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
[关键词] 《西厢记》 语言特色 通俗流畅 曲词华美
元代饶有才华的戏剧家王实甫,以“董西厢”为底本,创作了五本二十一折的杂剧《西厢记》。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创作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作品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体、自然流畅,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最杰出代表。
这部堪称元杂剧中的大型诗剧讲述的崔张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徐复祚:《曲论》),评价的便是《西厢记》的语言艺术。《西厢记》的语言动作性很强,高度个性化,符合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张生之文雅,郑恒之鄙俗,莺莺之婉媚,红娘之质朴、辣。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有评:“王实甫的词,如花问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西厢记》的语言构成以当时的民间口语为主体,适量而自然地熔化前人诗词文赋中的语句,形成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艺术风格。《长亭送别》里崔莺莺一出场唱的三只曲子,就历来为人称道: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迟去的疾。柳丝长玉难系,恨不清疏林挂住斜晖。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栖栖惶惶的寄。
第一只曲子融化了宋人范仲淹的《苏幕遮》词,情景交融,含蓄细腻;第二只曲子借景写情,情溢于景;第三只曲子从文转白,自雅而俗,抑止不住地直抒胸臆。三只曲子紧扣莺莺的情感变化,表情达意,臻于化境。《西厢记》中的佳句美不胜收,历来脍炙人口,《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曾赞《西厢记》“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曲词华美,诗意氤氲,格调有如花间美人,充满了诗情画意。曹雪芹写林黛玉读《西厢记》,“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以第一本第三折《联吟》为例,可窥一斑。这一折的情节是:静夜,莺莺在花园烧香,张生偷看,两人和诗,张生正要跳过花墙,莺莺悄然而去,张生怅然而归。金圣叹赞这一出“月下美人”,风格清丽,幽香沁人。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作者择取“玉宇”、“银河”、“月色”、“花阴”这些典型的静态美景,点染成为含有清幽气氛的诗情画意,营造了一个唐诗宋词般的美学境界,使张生那“悄悄冥冥,潜潜等等”、奉爱人若神明的心理和情态在这个绝美的环境中得到绝美的展现。
夜深香霭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
这是莺莺焚香时的景象,亦含有浓郁的诗画气氛。接下去便是两人和诗的情节。
扑剌剌宿鸟飞腾,颠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碧澄澄苍苔露冷,明皎皎花筛月影。
这写的是张生被红娘察觉,莺莺悄然离去,花园角门砰然关闭使张生很是惊恼。“静美”作为《联吟》一折的艺术基调,在这里,并不因其动而被破坏,反而更加衬托出它的静来。同时因花鸟的纷乱,也反衬出张生独自回去的孤单清冷。
应当说,在《西厢记》中,即景生情而又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是很多的,请再看第三本《楔子》的开头——莺莺:“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著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唤红娘)红娘:“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 莺莺:“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来看我?” 红娘:“你想张……” 莺莺:“张甚么?” 红娘:“我张著姐姐哩。” 这数句对白不外是莺莺打发红娘去探望张生,但人物语言声口,见性见情。 莺莺身子不快、实有心病,她却先责怪红娘不来看望自己,红娘对小姐的心病了如指掌,因此快人快语,语刚出口,又觉得过于直率,怕小姐难以下台,一句话只说了半句就顿住:“你想张……” 莺莺对“张”字当然敏感,立即追问,红娘急切间改口:“我张(望)著姐姐哩。”足见红娘聪明狡黠,善于应对。这段对白固然表现了 莺莺红娘间亲密的主仆关系。但莺莺说的话自是莺莺身份,话语闪烁不定,不易捉摸。红娘虽是下人,却机警有谋,惹人喜爱。《西厢记》中这样精彩的性格化的语言对白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语言对白刻划人物性格,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一个特点。
第三本第二折,又通过红娘之口正面写了驾营:
[醉春风]则见他钗蝉玉横斜,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
[普天乐]晚妆残,乌云彩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贴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折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这折唱词以秀美的艺术语言刻出莺莺外表懒散娴静,内心却对张生病情消息的焦虑和等待以及见到简帖后的喜悦心情。可见剧本写人与状物一样,其语言同样不乏华美秀丽的特色,保持着“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这在写剧中其他人物,如张生、红娘、老夫人、惠明和尚等时也随处可见。倘若没有语言上这种五彩缤纷的娟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
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这样说,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作品就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从两点可以表现出来:
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整部作品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如“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这部剧作的文采性,也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统计,全剧运用的修辞手法达34种之多。这里只举出一种修辞格——“复迭格”中迭字词的运用,如剧中第四本第四折“[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刺刺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这里“绿依依”、“静悄悄”、“疏刺刺”、“昏惨惨”等迭字词的运用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环境的渲染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看剧中第一本第三折,作者是如何传神地运用迭字词来表现张生的动作与心情的:
[越调] [斗鹌鹑]……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其其,潜潜等等。
[紫花儿序]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悄悄冥冥”等迭字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地写出张生对莺莺的爱慕及主人公初恋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①正是这些有丰富修辞技巧的曲词,才使人感到《西厢记》这部剧作语言的精美,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作者善于把凝练典雅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如[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作品大量运用民间口语,而且善于将它加工成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绣球>一曲,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
二、 文采与本色相生,造就诗情画意的境界
这是对语言的美感而言。《西厢记》在古典戏曲中是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整部书文词华美。妙语佳句层出不 穷,颇类诗词。它的每一折戏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给人以高度的美感享受。
且以第一本第三折 “联吟”为例。这一折是写莺莺在 花园静夜烧香,张生偷看,两人和诗。张生正要跳过花 墙,莺莺悄然而去,张生怅然而归。按清代金圣叹的说 法,这折戏是写 “月下美人”,风格清丽。幽香沁人。 先说 “境”,此折之境,是静夜之境。静夜的环境气 氛是清幽宁寂,作者以点睛之笔 “静”字,写出静才能传 摹张生偷看莺莺时屏气敛神的情态;才能烘托出崔张和诗的清澈声响;才能表现出莺莺去后留下张生的孤寂之情。 但单纯的静态不一定有诗情画意,这就要从生活中捕捉那 些最富诗情画意的静态形象,作者开头写: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作者所选景物全具静态之美。因为这些景物的幽美, 人们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中才能感受,所以它们也最具传递 功能。作者在这里,择取 “玉宇”、“银河”、“月色”、“花阴”这些最美的景物,组织成曲。这就是说,作者不仅着眼静态,而且是按照美的标准择取景物的,这就是诗的意象,是形成诗情画意的基础。原本已含有冷意和淡雅之美的景物,经作者一番描绘、集中、便涂染成一幅清雅的夜月图画了。
从《西厢记》中的几组名句(诗),我们对“花间美人”的灿然文采就更能领略了。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第二本第一折)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第四本第三折)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第三本第二折)
以上这些绝妙好词,在《西厢记》里面俯拾皆是,真是美不胜收。正是这些“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艺术化语言,使《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成为一部百代称誉的诗剧。
此外,《西厢记》在语言的个性化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人物语言各具特性,张口见 “人”,声容笑貌历历可辩。莺莺之蕴藉凝重,张生之热情率真,红娘之爽朗泼辣,老夫人之心口不一,郑恒之粗鄙猥琐,皆不能倒置易位,也不致相互混淆,达到了高度个性化的境界。
《西厢记》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厢记》的研究更是呈现蓬勃的气象,校注本和各种研究论著不断涌现,并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研究专家。在我国古典文学 宝库文学研究领域之中,《西厢记》已成为独立的一门学问,不仅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艺术成就达到一个时代高峰,可以说它是元剧中最杰出的一部优秀剧作。正如一位日本汉学家所说,它已 “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伟大文学作品了”。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只要看了这部作品后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迷人的语言艺术宝库,觉得异彩纷呈,目不暇给,如珠似玉,叹为观止,这部剧作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伟大文学作品。《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无与伦比,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②正如李渔所说:“自有《西厢》而迄于今,四百余载,推 《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 (《闲情偶寄》)。因此,人们把 《西厢记》视为戏曲语言艺术的最高峰,被誉为“诗剧”。
参考文献:①朱熹[宋]:《观书有感》,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1版195页
②杨振雄:《西厢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版205页
上一篇
:
论《三言》中的商人形象塑造
下一篇
:
浅论李清照词的愁思情结
Tags:
《西厢记》
语言
特色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