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辛弃疾爱国词所展现的爱国者形象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辛弃疾爱国词所展现的爱国者形象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是集名卿儒将与文人骚客于一身,“风节建树、卓绝一时”(1)的文学巨擘。其《稼轩词》凡六百二十余首(2),其中多为抒写力图恢复中原的豪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揭露投降集团的卑鄙,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必胜的信念,作为“陶写之具”(3)的辛弃疾爱国词作慷慨悲壮,雄视当代是时代的产物。他在其词中尤其是在爱国词中或为积极请战,意气风发的战士;或是对时局及主和派不满的批判者,或为英雄不得志,满腹愁怨悲愤的失意者。这几个方面,相互交叉与延伸,为后来人展现出一位至死不渝的爱国者形象,成为“一代之豪”(4)。本文略述如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代爱国词人,因其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激烈的时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劳动人民的英勇抗战,历代爱国志士的斗争业绩,及家庭的熏陶,给了他深刻的教育和影响。词人的独特经历使他从小立下收复失地,一心报国的壮志。他“才兼文武,调度高放,谋猷经远,智略无前,精明豪迈,任重有余”(5) 。辛弃疾南归后,针对南宋政府中主和派所谓“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的谬论,独抒己见,写成《美芹十论》,上奏皇帝。在这篇奏章中,辛弃疾分析了宋金形势、和战前途、民心向背,指出金统治者外强中干的情况,不是无隙可乘。他不仅痛斥了主和派的投降主义谬论,而且还详细论述了南宋应采取的自强之策和收复中原的具体部署。《美芹十论》集中表达了辛弃疾的一片忠贞爱国之心,充分显示了他的深邃智谋和复国韬和《九议》,陈述抗金主张。但是,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苟且偷生,辛弃疾的主张难以实现。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在各地官任上,总是积极行政,图谋恢复,他以切实行动表现了其热爱祖国的耿耿忠心。但是由于统治者不思救国,坚持抗战的辛弃疾,屡遭排挤,被迫闲居带湖、瓢泉。他满腹经纶,怀抱壮志,却也只能付诸东流。严酷的现实把辛弃疾的理想打得粉碎,“满腔忠愤,无处发泄……寄之于词”,由一位积极投身于战斗的战士变为一位针砭时弊,对现实不满的批判者,一位无比悲愤的失意者,这三方面或分或离或互相交融,为我们呈现出一位敢于战斗,敢于针砭时弊而又英雄失路的爱国者形象。
一、辛弃疾是一位敢于请战的战士
辛弃疾不是“但欲口击贼”的口头抗战派,而是一位敢于战斗的战士,这体现在他对战斗生活的回忆,表达他对战斗的向往,对敌人的憎恨及渴望祖国统一上。他的学生说他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6)。他一心要把毕生献给抗金事业,建立平戎万里的功业。这种抗战的激情真切而强烈地表现在他作品中。
在青少年时期,他就具有“横槊气凭陵”的英雄气概。二十二岁时,他“鸠(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7)。他在奉表南渡时,率五十余骑奇袭金营,生擒判将张安国献俘行在,确实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帅之才。“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捉银胡 ,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该词上片正是词人回忆自己少壮时期抗金杀敌的战斗生活,豪迈壮观,足见杀敌之雄心。南渡后,词人反复不断地向最高统治阶段请战,要求给他以杀敌的机会。
光复故土,“还我河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因而到抗金战场上带兵杀敌,也就成这位爱国词人最大的理论。他在寄陈亮的词中表达了这种雄心壮志。(《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写他早年抗金的壮举,真是叱咤风云,气吞万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此词起句写现实,挑灯看剑,情绪急切,可见其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爱国之心之强烈。“梦回”以下,倒叙梦境。从军旅生活到阅兵待发,从阵前激战到宏伟抱负,有层次地抒写一腔豪情,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更是一个叱风云的民族英雄的形象。结句峰回路转,一个特大跌宕,由梦境返回现实,与篇首遥为呼应。一声浩叹,凝聚着无限悲愤。词人通篇以浪漫的笔调描写了气势磅礴的沙场点兵的场面,实际上倾吐了词人“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8)的抗战热情。全词由醉而入梦,由梦到醒三层意思,回环相生,表明词人渴望奔赴沙场奋勇杀敌的理想和报复;然而现实的痛苦使他酒醉,而梦从醉里来,梦本脱离现实,但梦却梦得逼真,正说明作者是把梦境当作现实。醉后之痛苦,梦里之痛快,醒后之悲凉,以感情的最高峰一下跌落下来,倾吐出词人的几多感慨?这也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将词人壮志未酬的战士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词人通过对昔日军旅生活的回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壮烈的军旅生活图!词中构思了一幅冲锋杀敌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作者与战友重返战场的共同愿望。如此激烈的场面摄下了词人戎 马生涯的生活画面,倾注了词人对战斗生活的无比眷恋与向往,迸发出词人爱国主义的铮铮心声。
作为一名战士,“少年鞍马尘”的生活经历,自然在其作品中得以反映,“万马回旋”激昂奋励,气吞万里如虎的少年英雄气慨,“风采凛然……折冲于千里之外”的英姿,满腔热血,慷慨激昂,这是别的词人所没有的条件,他将其而为歌,自然不同凡响,鼓舞人心。“器大者声必闳”(9)。他在作品中客观反映出来的自我形象,给人以鼓舞,词人写军旅生活的轰轰烈烈,是对现实失望的折射,是自己志向的表白,也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露。真可谓“大声鞺鞳,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10)。这也更好地表达了他满腔激情。作为一名战士,如何把外族侵略者驱逐出去,这是时常萦绕回旋在辛弃疾脑际的问题,因而发出“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之感叹。他渴望自己也能有一把光焰直冲斗牛的利剑去斩尽那妖魔豺狼。
他的另一首词《贺新郎》我最怜君中霄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我最敬佩你象祖逖那样立志恢复中原,抗金之志至死不渝,待到北伐之时,我们将大显身手,定能收回失土,统一祖国.。我既沉痛于现状,又与友人互为激励意志,立“补天裂”的雄心。为“补天裂”,统一祖国,辛弃疾的态度是“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汉水东流》),要有立志战死沙场的英雄气概,不要留恋于儿女之情而意志消沉。以此激励自己也慰勉友人,或则称杨同道:“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借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决心收回祖国失土的壮志;“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满江红·湖海平生》)。或则叮咛友人“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来岁》),以及“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千里 洼种》)”,此本为祝寿词,但通过祝寿,表示作者对朝廷有意“挽银河洗胡沙”的喜悦心情,并寄厚望于赵彦端,也表达词人的雄心壮志,这就不落俗套,为祝寿而祝寿了。从以上词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饮吞江海、剑气横秋、立志报国的战斗者,而更见其爱国之心。
词人南归后却不能以身报国,因此他只能在词中回忆他年轻时率领农民起义军与敌人奋战的雄壮情景,以表现他杀敌的迫切要求:“落日塞尘起,胡马猎清秋。汉家祖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镝血污,风雨狒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作品由“舟次扬州”起兴,追忆词人二十三岁时金主完颜亮南犯失败,他奉耿京之命南渡的壮举。词人连用了三个典故,一是公元前383年(太元八年),前秦符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年队,大举南下,他骄横自恃,扬言:“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企图一举灭晋。结果被谢安的八万正义之师大败于淝水,二是另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冒顿作鸣镝,“从其父单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杀头曼死于乱箭之中。”三是后魏太武帝拓拔焘(佛俚)也曾发兵南犯,俱到长江岸边,也为这里的风雨发愁,未能渡江。那是多么壮观的场面!万箭怒发,血雨飞溅,“胡骑”凶威难逞,“佛狸”手足无措。由此揭示历史上掠夺者的可悲下场,现在的掠夺者也同样如此的真理。也有对金兵侵略行为的鞭鞑与憎恨。有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于淳熙三年任江西提点刑狱,旅途中经过万安造口,深有感触,写了这首词。他回忆起四十多年前金兵南犯到了虔州附近,烧杀掳掠,惨无人道,而辽阔的北方,在敌人的残酷统治下,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所以他面对着清江水而想到当年到底有多少的行人的血和泪渗入其中?敌人欠下人民的血债,至今还未偿还。又向西北而望,只见到无数的山,却见不到长安,而为之兴叹,他深恨敌人,想负弩前驱去歼灭他们,可是却始终受到压抑,不得实现。这或许就是“山深闻鹧鸪”所寄托的忧思。这些对敌人的憎恨,对金兵肆虐地鞭挞,与他为国请战,渴望统一的战将形象互为融合,更显出一位战将的爱国之心。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正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而忠心。
二、辛弃疾是一位审时度势的批判者
辛弃疾积极用世一心抗金、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满腔热血的辛弃疾,欲在这南北分裂中做一个拯救世道的英雄,做一位建功立业的豪杰。在当时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之中,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积极用世、治国平天下的功利主义倾向,并用这种功利主义取代了传统儒家的人道主义作为自己处世做人的基本原则。他满腔热情,率义军南归,迫切希望南宋能出师北伐,收复中原。可是隆兴元年,符离一役大败于金,宋孝宗有些气馁,士大夫也多数主和,甚至流行“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国”的论调。于是上下泄沓,形成文恬武嬉的局面。辛弃疾深以为忧,奏进《美芹十论》批驳了这种论调并审时度势,对投降派予以揭发和批驳。
对主和派的批判。清谈误国是西晋覆亡的惨痛教训之一。不想“今士大夫微有西晋风,作王衍阿堵语。”⑾ 辛弃疾针锋相对地借古喻今,痛斥当今“夷甫之流”的误国罪行。其《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寿韩南涧词的上片云: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自从宋室南迁以来,有几个是有志恢复祖国河山的英雄呢?虽然沦陷区的父老望穿了双眼,但朝中当权派中却有如晋朝清谈误国的王衍(字夷甫),对处在异族统治之下身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熟视无睹,把复仇雪耻,统一祖国的事业撇在一边。正是由于他们对失陷国土“几曾回首”,才使得分裂的局面“可怜依旧”,这也就揭发批判了投降派及朱熹之流“低头拱手以谈性命”的清谈国行径,对他们进行无情鞭挞。余如“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水调歌头》)“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贺新郎》)皆有的放矢,由此而发。
又如《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下半阕的开头:休说鲈鱼堪鱠,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朗才气。作者认为,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不能像晋朝的张翰(字季鹰)那样忘却时事,贪恋鲈鱠莼羹的生活而逃避现实,弃官归隐;更不能像三国时刘备所鄙视的许汜那样自私自利,“求田问舍”。这也从侧面表达了对那些歌舞湖山、醉生梦死的腐朽的统治者的严厉责斥,深刻地揭露了他们投降卖国的真面目。
但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还指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实质上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以致北伐失败,国势一蹶不振的故事,批判南宋统治者从个人私利出发,轻举妄动,必然给抗金事业带来更大的损失。这种军事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表现形成虽然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后来韩侂胄伐金的失败完全证实了辛弃疾的担忧。这也表现了辛弃疾坚持抗金而又反对冒进,强调要有充分准备的正确路线和主张,这也正是他一心报国却不被重用,只能提醒建议却不被重视,这无疑也是对南宋小朝庭的批判。
再看他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南宋王朝,对南宋王朝地无情揭露和控诉,对于南宋的最高统治者,以及那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反动儒家的代表不思复国,贪图享乐,以及千方百计破坏抗金统一事业,打击抗金力量的行为,作为坚决抗金的主战派辛弃疾之间的冲突矛盾是必然的。而当时主和派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辛弃疾受到朝廷中主和派官僚的妒忌,排挤和赵昚皇帝的冷遇亦是必然的。对此辛弃疾在《摸鱼儿》里写道:长门事,准拟佳节之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子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作者借用汉武帝时皇后受到嫉妒被冷落的故事,表达自己对投降派的愤怒控诉。他不仅指斥了那些长袖善舞的奸佞,而且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妥协苟安的大地主阶级总代表赵昚。据说,赵昚当时看了这首词很不高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辛词的确打中了腐朽的统治者的痛处。
辛弃疾的词对乌烟瘴气的朝政直接进行揭露和谴责的词虽然不多,却写得极好,如《青玉案·元夕》和〈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即是这样的作品。《青玉案》艺术地揭露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小朝廷的穷奢极欲,置山河破碎于不顾的事实: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看花灯飞彩,雕车竞走,仕女争艳,脂胭气浓,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东京梦华录》所描绘的北宋汴京的情景在这个中原沦亡、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又重演了。这里辛弃疾概括的是整个南宋小朝廷的面貌,揭示了投降集团醉生梦死的真相。“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明了头脑清醒的志士横眉冷对的态度。词人以明快清丽的笔致透露出浓重的忧愤情绪,这正是对那淫靡朽腐,祸国殃民的风月皇帝的强烈谴责。
辛弃疾眼里看到的是与投降派主和派们截然不同的景象,也忘不了蒙耻失色的祖国江山。《清平东·绕床饥鼠》就是一首以奇特的手笔白描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小词。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饥鼠横横,黑蝠乱舞,风劲雨急,陋屋危摇,这就是投降集团黑暗、破败的写照。这词中所比拟的萧条衰败冷落局面与《青玉案》中的所描绘的粉饰太平的虚浮热闹一样,都是主战派志士眼中的时局与无尽的悲愤却又无可奈何!
在对投降派主和派及南宗小朝廷的揭发和批判的同时,作为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词中还借古喻今,热情歌颂历史上对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过贡献的英雄人物,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及《南乡子、登事口北国亭有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末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京口是一个军事重镇,历史上三国吴帝孙权(字仲谋)在这里为国家统一而战斗过,并曾经取得胜利。辛弃疾对他表示了无限向往和热烈赞扬。同时抚今思昔,不禁感慨“英雄无觅”,英雄的事业也被“雨打风吹去”,透露了对南宋主和派打击抗金志士的愤怒的心情。而《南乡子》一首,不仅歌颂了孙权,同时,也歌颂了曹操和刘备。他们都是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他们坚持统一,坚持革新,全面执行法治路线,促使了他们所辖地区的进步和统一,为全国的统一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而曹操尤为出类拔萃。“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表现了辛弃疾疾对他的深切仰慕。“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引用曹操的话来肯定孙权,这又自然联系到《三国志》中有一句“刘景升儿子(刘琮)若豚犬耳”,显然是借古讽今,把那些对敌人卑躬屈膝的投降派比作了不战而屈的刘琮,又一次鞭挞了他们可耻的灵魂。
辛弃疾常常缅怀上至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整顿“乾坤”有志大一统的英雄人物,这是因为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人。如《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多次感叹“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抒发着“我自思量禹”的情致。他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使“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这样的重整山河,完成“悠悠万世功”的明主,结束魑魅魍魉,山河破碎的局面。他追念“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在“汉中开汉业”统一中国的刘邦(《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此外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事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咤叱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他颂扬唐太宗“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而重用“倦客新丰,貂裘敝”(《满江红·倦客新丰》)的马周……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然千。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很明显,词人达些怀古词是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快磊”之写法,借古以伤今;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希冀能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
三、辛弃疾是一位才华、志向的失意者
辛弃疾身处于主战派,在主和派、投降派当权的朝廷中,不但未能施展其抱负,文韬武略,不被重用,反而同其他有识之士一同遭受排挤、打击,致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面对黑暗艰难的现实,哪一个爱国志士不痛心,失意、悲愤万千?他是北人南归其处境比陆游更为艰难,让其深有孤危之感。但辛弃疾之所以成为我国南宋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是因为同为失意人,其不因失意而颓唐,进而在描写个人失意词中展现了自己的悲愤心情,对国运的担扰和坚持抗战的孤独感,同样凸显了他至死不喻的爱国之心。这在他的其他词中均有所表现。如《满江红》中: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休感慨,浇醽醁;人易老,欢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此词是辛弃疾罢官家居时而作的,他不单纯是自我抒怀,细品词作行文口气,似为某失意友人而赋。当然,这也是诗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此忧时愤世之作,借友人之事,抒自己之怀。先写友人怀才不遇,落寞愤慨情状。“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两句跳出个人身世,事关国家命运,结处赋埋没人才、英雄报国无路之痛。该词前四句故作旷达狂放语,实是悲中寻欢,聊以相慰;后四句冷嘲热讽语,化实为虚,托古喻今,变激荡汹涌为冷静淡漠,与上片直赋悲愤交相为用,充分表现了自己无比悲愤的心情。
辛弃疾在从湖北转运副使迁湖南转运副使的《摸鱼儿》就表达了其深深忧国之心。如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词的内容包括:(1)对国家前途的忧虑。(2)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哀怨。(3)对南宋当权者的不满。
此词貌似伤春宫怨,实承《离骚》美人香草比兴手法,将身世之感和忧国之情一并写入其中。明写风雨伤春,实伤国势飘摇。上片写春意阑珊,下片写美人迟暮。在词人而言,耿耿国忧,诚知其不可而力挽之,以含蓄的笔墨寄托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国家前途黯淡的忧虑。他因自己被人中伤,得不到重用,故对国事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词人将个人感慨纳入国事之中,春意阑珊实兼指国家大事,更见其伤感之深。
作者在抒发自己悲愤之情与对国运的担忧之时,也从中透露出那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上,这种孤独感时时刻刻都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有对不和谐不均衡社会群体关系深刻感知而形成的一种生活孤独,“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满江红·过眼溪山》)。也有对人生苦苦追求而形成一种心灵的孤独。这种心灵的孤独感从另一侧面也体现了辛弃疾的激进精神。“闲愁最苦”(〈〈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满江红·家住江南》)朝廷的闲置,让多少志士仁人痛心疾首?现实都是此般无奈和无情,辛弃疾前后被迫闲置十八年且一生不被重用。为此,他曾痛哭过,“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千丈阴崖百丈溪》)。为此,他曾思考过,“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为此,他曾抗争过,“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兰陵王·恨之极》)。因此悲愤无奈的词人发出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鹆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严酷的现实不容许倔强的辛弃疾实现“整顿乾坤”的抱负。在四十三岁到六十三岁之间他被罢黜闲居山乡达二十年之久。辛弃疾是悲愤的,但并未就此消沉。“此生自断天休问”(《丑奴儿》)的辛弃疾直到白发皤然也毫不气馁,他豁达地说:“羊肠九折,岐路老我惯经从”(《水调歌头》),一再豪迈地表示:“光景竟何似?只与少年同”(《水调歌头》),“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说”(《满江红》),“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满江红》)!虽屡遭打击,都始终矢志不移,老当益壮,何等雄心?惜他生不逢时,有如此英才却闲而不用,南宋小朝庭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也无怪乎词人,抚今追昔,沉痛无限,感慨之深,发出“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的悲愤之词了。总之,此种请缨无门,报国无路的“不平之鸣,随处辄发”。词人在词中多次化用屈原及杜甫诗句,并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崇敬,如“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喜迁莺·暑风凉月》),同时寄托着词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慨。写屈原的遭遇,暗寓自己的不幸。赞美屈原,怀念屈原,是为了激励自己,也是自况。辛弃疾从屈原的作品中找到了知音,汲取了力量,陶冶了情操,因此在他人某些词中也回荡着骚人的灵魂。尽管仕途坎坷,屡遭挫折,但他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爱国之心至死不变。
总而言之,我们了解到作为南宋统治阶级一员的辛弃疾,正处在抗金斗争的年代,正是在激荡的时代风云造就出的历史人物。在投入抗金起义的队伍中,辛弃疾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有恢复中原的雄心而壮志难酬,一个志在歼敌而又具有军事韬略的人,竟不料结局竟以词家著称,特定的时代与社会铸成辛弃疾的个人悲剧,这是他个人的,也是时代的,社会的悲剧,这位“词中之龙”(14)那饱含民族意识的抗金主张和体现爱国思想的词作,是植根于民族苦难土壤之中的。但他毕竟是封建士大夫的一员,不可必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虽然能以“补天裂”之类的爱国思想和朋辈互相劝勉,但却摆脱不了南宋王朝苟安势力的压抑,因此,当他那忠君爱国,立功树名的幻想,为当时黑暗势力粉碎之后,便不能再进一步从广大人民群众那里汲取更多的营养,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个人失意的颓丧,流露出虚无的消极思想。而在做地方官时期,镇压过农民起义,对功名利禄的向往与追求。这些正是他所处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之所在。但其在封建士大夫中坚持抗战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其至抗金决心死不渝的爱国之心彪炳千古,其爱国词篇也大放光彩,这都无不体现出一代词人的爱国形象,他的爱国形象将永放光芒!
参考书目:
(1)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2)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78年新一版)
(3)宋·范开(《稼轩词》序)
(4)宋·范开(《稼轩词》序)
(5)《辛稼轩年谱》
(6)范开《稼轩词序》
(7)辛弃疾《美芹十论》
(8)辛弃疾《九议》其一
(9)宋·范开《稼轩词序》
(10)刘克庄《辛稼轩集序》(11)宋孝宗、赵昚语。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三 (1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上一篇
:
《国演义三》与《水浒传》人物形..
下一篇
:
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Tags:
辛弃疾
爱国
展现
爱国者
形象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