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金陵牡丹——薜宝钗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金陵牡丹——薜宝钗
我记得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宝玉生辰的那晚,怡红院里“群芳开夜宴”行抽花名签子酒令,薜宝钗抽到的是一枝牡丹,题曰:“艳冠群芳”,系有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唐代罗隐所作的《牡丹花》中的一句,原诗云:似其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可见得在曹雪芹所描写的《红楼梦》众多美丽女子里,薜宝钗是犹为出类拔萃的一位。
在曹雪芹的笔下,薜宝钗根本就是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大家闺秀的典范。她有文才,比黛玉亦不逞多让;她有捷才,比如大家颇有争议的宝钗扑蝶一段;她也有治才,以她亲戚的身份竟被请来协理荣国府;而且她有德,小小年纪竟然能不慕奢华,满房书籍的黛玉也未得如是评语;她有涵养,不事张扬,决不象凤姐般要把自己的功绩描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肯于助人,替湘云摆下螃蟹宴,却又让众人都明白这是她帮的忙,替岫烟赎衣,也是为了顾全她们家的面子,毕竟岫烟是她们家的人……若说宝钗所做的一切没有丝毫真情实意,是不公平的,但她的行为大半是出于礼教的要求。一个如此女子被礼教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想雪芹公对宝钗的赞美和惋惜是同样深的。
一、首先,宝钗的容貌美丽是有公论的。她体态丰满,肌肤白暂,宝玉有次见了雪白的一段酥臂,也不觉呆住了,被黛玉戏谑为“呆雁”。有一回,宝玉偶尔不慎对宝钗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休丰怯热。”结果惹得宝钗大怒,回敬他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把宝钗比作杨贵妃在书中不止一次,联系到历史上许多诗人把杨贵妃与牡丹浑为一体的事实,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很明显的把宝钗喻为牡丹花。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华贵,又称“花王”。可见得宝钗在书中的重要位置。
二、其次,在才情方面,宝钗也是数一数二的奇女子。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就了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万般皆通。就连医药之理宝钗也略知一二。因此宝玉常常为之赞叹。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大观园里有口皆碑。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的确,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连以“杂事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贾宝玉奉旨作诗,“绿玉春犹卷”经宝钗指点后才变为“绿蜡春犹卷”。史湘云捡到邢岫烟的当票,林史二人都不识,也是宝钗解说才罢。后来林史二人凹晶馆联句,提到“木昏”字,史湘云把宝钗提出来,议定了这个字的意思。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别开生面。”其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荣典雅、含蓄深厚的风格。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与之抗衡。薜宝钗认为诗词文学不是女子本份,针线等持家之事才是,并以此教导了黛玉一通。第一次元妃命作诗,她那首虽有“颂圣”之嫌,论词句还是不错的。第二次一干人作海棠诗,宝钗出手便是佳作,勇夺第一,虽然宝玉不服,但是仍可见其水平。日后大都是黛玉占先,但作咏絮词时,宝钗又一次大展才情,盖过众人,评为第一。可以认为,宝钗文学功底不差于黛玉,只是受到自我封建思想的压制,这才没有充分表现。但即使如此,她仍能不时有佳作出品,不输于黛玉。正因为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所以她被培养成了贾母口中“沉静宽厚”的标准典范。这也是当时被大家公认的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那次宝玉将她比做杨贵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要说“最可恨”的不过是她在蜂腰桥下陷害黛玉的一段。现在想来,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到后来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些都是她从小的教育方式带给她的自然形成的人情世故观。
宝钗从小也读过那些闲书,诗也做的很工。但她“珍重芳姿昼掩门”做足一个大家闺秀,很少表现自己的性情。宝钗扑蝶是个例外,但最终也以有意无意的陷害黛玉一把结局。所以是否看过闲书,诗是否做的工与一个人是否重性情并无直接的关系。林妹妹很晚才读到这类闲书,但因性格与之相投,所以爱不释手;宝姐姐小时候就熟读了这些书,可也没有移了性情,仍是大家闺秀。这与贾宝玉的对比是一样的,宝黛并不是因为调皮或看了闲书才那样与众不同,而正如贾雨村解说的那样,是天然生成的风流韵骨。
三、在《红楼梦》里,我们也看到过凤姐曾这样评价宝钗:事不关已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具体说:该表现的时候一字不少,不该说的绝不开言。
她家庭出身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作为名门闺秀,贾府上下均对她另眼相看,而她的个性是“沉稳型,外冷内热”。宝玉挨打,在讨论吃莲子汤时,众人都赞凤姐能干。冷不丁地宝钗突然讨好贾母:我看凤丫头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这一句恰恰说到贾母心底去了。果然,贾母来了一番自我夸赞。换任何其他的人如果这样说,凤姐一定不会放过这个人。但凤姐并不生气,她和宝钗是心照不宣。同是宝玉挨打,宝钗的表白是:别说是老太太、太太看了心疼,就是我们看了也……宝玉敏感地捕捉到宝钗的话大有深意,暗示出宝钗对他的一片心意。最离谱的是凤姐病时,由探春、李纨二人主政。王夫人偏还请来宝钗弄个三人执政。按宝钗的性格和处世哲学,她绝对不会去管别人家的闲事而接受此事。但她略微推辞就接受了,还发表了不少长篇大论,出了不少主意。第一件事,为了争取贾母,必须博得贾母的喜欢。这也是凤姐和王夫人的意思。第二件事,必须向宝玉表白她是爱他的。三件事,给宝钗展示管理能力的机会。这三件事都是为宝钗当宝二奶奶打下了铺垫。但在香菱学诗一事中,宝钗的表现绝缘不同。宝钗的诗写得很好,她不教自己的丫头。当自己的丫头向黛玉学诗时她也并不反对。宝钗很懂得什么事该争,该表现;什么事不该争,不该表现。主次分明,目的性强。
薜宝钗是王夫人的嫡亲外甥女,又是王熙凤嫡亲的姑舅表妹。除了这些关系外,薜宝钗处世不惊不咋、四平八稳。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的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先收史湘云,后降林黛玉,取贾母之心。处处体现出薜宝钗极会利用现有条件的聪慧天质。
虽然如此,宝钗又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作者写出了她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和平的性格,展示了她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同时也一针见血地写了她性格中的弱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分析出它存在的原因是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太深,无法摆脱这沉重的约束。
四、最终不得不提的是她与宝黛之间三人微妙的男女关系及她最终的爱情悲剧。
曹雪芹在谈到创作爱情题材的态度时,曾经借石头之口明确说出反对那种“旁添一小人其间拨乱”的方式。联系后来的判词、批语、“千红一窟”等等,总的来说,曹雪芹对十二金钗是抱着一种同情和叹息的态度的。《红楼梦》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展开的故事,薛宝钗最后的爱情悲剧其实在于她被桎梏的人性和曹雪芹赋予她的理想追求。
宝钗和黛玉在作者笔下是平分秋色的人物,很可能是代表着作者的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观念。两人决不是为了爱情就不顾一切的肤浅之辈,而是各自心中都有极深的寄托和感慨,爱情只是体现她们性格的一个舞台,一个很小的侧面,舞台背后的东西才是真正打动读者的因素。封建家庭千金的首要任务就是听从父母之命,寻一门门当户对的婆家,甚至如元春一样送到“那暗无天日的地方”去。而家庭将以此为靠山或相互依附。也所以女儿在家里有那样优越独特的地位。薛家家道中落,薛蟠是个浪荡子,薛家也只能靠替宝钗找一门好亲家作靠山了,宝玉当然是首选。所以宝钗和黛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立面,而是现实让她们产生矛盾罢了。
薛姨妈只常和王夫人及贾母唠唠家常,荣国府中上至贾母下至丫头的外交工作则大部分由宝钗承担了去。作为"道德楷模",宝钗在大观园中是首屈一指的,论慧敏博学,她在大观园中也是谁都望尘莫及的。所以她能深透"温良恭俭让"这些道德面具在世俗纷争中的作用。她知道凭这些面具足以赢得贾府奶奶、太太、老太太们的爱慕,而宝玉的婚姻大权就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类如宝玉之母王夫人将金钏儿逼死了。正在她极力掩饰之时,宝钗及时过去叹道:“姨娘是慈善人…… 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也不为可惜。”王夫人如同聆听了禅语,顿时开悟了,点起头来。宝钗又教了王夫人,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王夫人这才放宽心。宝钗得知王夫人欲送衣服与金钏儿妆裹,但没有新做的,只有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而林妹妹不谙此道,怕她多心。于是,宝钗马上要将自己的新衣服送来,并让:“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王夫人意识到宝钗这些非凡的本领,对她另眼相看。并相信只有她方能辅佐宝玉。贾母也逐渐领悟宝钗之不凡,一次忍不住对薛姨妈道:“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就连身处深宫并深谙封建礼法的元春也知道,因为她见过宝黛两人的诗。于是在端午节送礼时,特意给宝玉和宝钗送一样的礼,而黛玉的礼却同探春三姐妹一样。但在宝玉的眼中世俗的一切就都成了嗤之以鼻之事。宝钗要做的,仅为世俗所谓的“美德”她处处照世俗所谓的美德行事,毫无反抗精神。这点恰恰与宝玉的相反,一个是极端的现世主义者,一个是理想主义者。若说宝玉不喜欢读书,这不过说宝玉不喜欢像别人那样,读些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以求得到一官半职。但宝钗处处反对。钗黛等起诗社,每人得有别号,而宝钗就送“无事忙”,或“富贵闲人”给宝玉,内中涵着讽刺的意思。宝玉对宝钗所最叹息的是:一个“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的女儿,染上“钓名沽誉之风,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特犯了“蠢拙古板”,岂不可惜!这是宝玉对薛宝钗的可惜,但是宝玉并不知道这些话的说出并不是宝钗的天性,她的天性已经被挤到了心灵的最深处封闭起来了。宝玉无法理解宝钗,她陷入世俗纷争的泥沼中太深了。
理性的宝钗大概也不知爱情为何物吧。她相信金玉良缘。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薜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宝钗在春风得意时作了“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一诗,但她怎么也未料到这个“得意”正是她后来的“失意”。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正册判词之一]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释]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娟,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金簪雪里埋: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薛宝钗婚后,特别是她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的冷落处境的写照。如此一朵雍荣华贵的牡丹,就这样凋零败落了。
《红楼梦》中对薜宝钗这一人物性格塑造是多侧面、复杂的。她有优点,也有缺点,任何以偏概全的定论都是不客观的。作者塑造“薄命司”中众多女子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批判反面人物,歌颂正面人物。他只是通过展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深闺的不谙世事的女子所罕有的才情,以及她们所经历的坎坷的遭际,来表达对她们深切的同情和真诚的赞美,同时用她们的这种无邪、率真的“美”的毁灭来暗示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遭受的更悲惨境遇,从而发泄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
以上对《红楼梦》中薜宝钗的评说并不是此文的真正目的。对宝钗形象的分析只是让我们对社会,对人性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书中真正的认识人、了解人、爱护人。
参考文献:
1、作者:曹雪芹、高鄂,《红楼梦》上下,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1-1
上一篇
:
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同步相似发展
下一篇
:
双峰并峙 各领风骚——李杜诗歌..
Tags:
金陵
牡丹
宝钗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