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论我国立法技术规范有关定义条款(一)
本论文在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摘 要]
我国立法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对于规范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对立法微观层面问题的规范尚不够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立法实践的需要。本文对立法技术中的定义条款的设置和表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和港台地区的法律,总结出其中有关定义条款设置和表述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法技术,定义条款,设置,表述
前 言
截至2014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共242件[
.现行有效法律最新统计数字。法工办发〔2014〕376号]、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9000余件,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在内,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吴邦国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1月24日)]已经形成。
我国立法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对于规范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立法主体、权限、程序等宏观层面的问题作出了基本规范。然而,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对于法律、法规的结构、修改、废止,以及法律名称的引用、数字的使用、立法语言等微观层面问题的规范尚不够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立法实践的需求。提高立法质量作为法制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今后的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时开展立法技术规范的研究,逐步统一和规范立法技术,对于规范立法活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立法技术规范可以引导立法人更好地关注和审议立法中的关键性、实质性的问题,同时,将立法的专业技术性问题交由法制工作机构来做,可以大大提高立法效率。
立法技术规范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例如:立法目的和依据、授权条款、过渡条款、法律责任、修改方式、废止形式、法律名称的引用、立法语言等等。本文对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以及其他地区的法律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其中有关定义条款设置和表述的规律,并且针对定义的对象、定义的方式、定义条款的位置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立法工作提供参考标准。
一、定义条款的概念
定义作为一个词语,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词性、含义和语法功能。定义作为动词使用时,它的词面含义是确定(认识对象或事物的)意义,是指人类的判断认识行为。定义作为名词使用时,它的词面含义是指(认识对象或事物具有的)确定的含义、位置、界限和规定。根据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定义是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现行法律中的有关条款进行了分析,经研究认为,定义条款是指对法律规范中一般人不熟悉、不理解或者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说明的专门条目。明确概念将为定义条款的科学设置、规范表述,提供理论依据。
(一)定义的对象
定义条款的定义对象是指法律规范中一般人不熟悉、不理解或者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1.法律专业术语
此类词语一般用于立法、执法以及相关领域,在其他领域中较少使用,一般性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例如:“物权”、“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2.某学科的专门用语或某职业的职业用语
在法律规范中经常会使用如科技、文艺、经济等其他学科的专门用语或某一职业的职业用语。此类词语对于一般人来说不经常使用,对其含义的理解也有一定困难。例如:“提单”、“固体废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3.部分常用词语
常用词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一般不需要特别定义。只有两种情况,需要明确界定其含义。第一,该词语一词多义。例如:“同居”。第二,该词语在法律规范中具有不同于一般日常用语的专门涵义。例如:刑法中的“故意”、“过失”、“轻伤”等。
(二)定义的方式
定义的方法主要有形式逻辑学中的“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即当我们对一个概念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种概念”,然后再说明被定义的对象,如“人是一种动物”。此外还有认识论中的“发生定义”的定义方法,即定义者受知识水平的限制,面对自己难于用“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界定的认识对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定义方法,这种定义是对发生过程的一种描述,比如:物质、时间、空间等。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用形式逻辑学的“种加属差”方法给认识对象下定义。
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和技术,例如:词法定义、情境定义、内涵定义、外延定义、实物定义、理论定义、循环定义、规定性定义、厘定性定义等等。
法律中的定义条款主要采用的定义方式是内涵式定义和外延式定义。
1.内涵式定义
它是指将一个物件与其它物件之间不同的所有特征列举出来。此种定义方式在表述上规范、科学和严谨,比较适合定义法律上的专业术语。一般采用“种加属差”的逻辑学定义方法。例如:《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2011年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人民出版社。]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这里关于“物权”的定义,首先指出物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其次又指出物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在于,物权是对特定物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从而阐明了物权的内涵。
2.外延式定义
它是描述一个概念或者词的外延,即这个概念或者词所包含的所有事物。此种定义的方式直接明了,侧重于表明有关词语的外延。它一般采用列举的方法界定有关词语的范围,从而划清有关法律行为或法律关系的外延界限。例如:《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2011年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人民出版社。]第七十四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一)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三)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这里就是采用分项列举的方式,界定了“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的外延范围。
另外,按照所包含的定义个数,定义方式还可分为单项定义和系列定义。单项定义是指定义条款中只包含一个词语的定义。例如:《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2011年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人民出版社。]第六条规定:“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而系列定义则是指定义条款中包含多个词语的定义。例如:《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2011年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人民出版社。]第三十二条规定:“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二)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是指不与电网连接的单独运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三)能源作物,是指经专门种植,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四)生物液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甲醇、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
二、我国现行法律中定义条款设置和表述的情况
截至2014年8月底,我国现行有效的242件法律及有关问题的决定中,定义条款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据粗略统计,其中超过70%的近170件法律中包含有一条或多条定义条款。为了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其设置和表述情况作出如下分析:
(一)定义条款的设置
我国现行法律对定义条款的设置大致有三种情况,即:在总则中设置定义条款、在分则中设置定义条款和根据需要而设置定义条款的多元设置。
1.在总则中设置
我国大部分现行法律都在总则中设置了定义条款。其所定义的词语,一般都是与法律调整范围相关的基本概念。据初步统计,我国现行法律中,在总则或法律开始处设置定义条款的法律有115件,占所有包含定义条款法律的68%。而其中只在总则或法律开始处设置定义条款的就有65件。例如:《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侵权责任法》等。
2.在附则中设置
据初步统计,我国现行法律中在附则中或法律结尾处设置定义条款的法律有43件,占所有包含定义条款法律的25%。而其中只在附则或法律结尾处设置定义条款的有21件。大多专业性较强的法律一般都在附则中设置了定义条款。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附则中规定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一系列的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附则中规定了“道路”、“车辆”等一系列的定义。
3.多元设置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上一篇
:
论我国法制化的实质、任务和前提
下一篇
:
论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反思
Tags:
我国
立法
技术规范
有关
定义
条款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