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HY2285 论文字数:7171,页数:07
韩愈教育思想的回眸与反思【摘 要】:本文对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韩愈的教育思想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与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善识、重用人才的人才观,性三品说和“上教、中导、下制”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勤学深思、博学求精的教学与治学思想,以及他的师道观。今天看来,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有借鉴作用,但我们也要看清其思想的局限----道统观的消极影响,突破师道尊严,培养创新性人才。【关键词】:韩愈 教育思想 教学 师道观 创新韩愈(公元768-842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昌黎,故人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死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或韩文公。韩愈三岁而孤,由兄嫂教养成长。贞元进士,曾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等学官,直接从事过教育与教学工作。韩愈在政治上忠于唐王朝,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反对藩镇割据。学术思想上,主张复兴儒学,排斥佛道,并以此作为加强皇权,保持国家统一的指导思想。文学上领导唐中期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要求以接近口语的散体文代替追求华丽词藻的骈体文。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