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郁达夫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审美特质(二)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评论界对郁达夫小说的颓废情调各说其是,但总体来看,其作品呈现出来的尤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文学风格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抑郁伤感的气氛;如诗如画的语言;还运用比兴手法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遵从内在律的情绪起伏。前两种着重在突出郁达夫的个性气质和审美探求,后两种则通过一些文学修辞形式委婉地表达其感情。这些文学特点连接在一起创造出了他独具匠心的抒情体样式,在五四新起白话试验初期,郁达夫便顺利的完成了从古典诗歌体裁向白话小说文体的过渡,形成了自己领异标新的文学创作风格。
二、忧郁感伤的情调
(一)郁达夫的伤感行旅
郁达夫认为“小说的表现,旨在情感”[1],把“情调”作为评判小说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他始终赞同艺术就是感伤,没有感伤就没有美的观点,他曾说“这孤独之感,依我说来,便是艺术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身。”[2]在他的散文《雨》里也有以悲为美的写意,他说“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在世界文学中郁达夫推崇饱含悲伤情绪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深深喜爱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感伤的抒情笔调,并且沉醉于有着颓废情调的英国诗人道森,偏爱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又钟情于婉约的李清照和感情真挚李商隐的诗篇。写景时重在描述川河易逝的悲凉,吟叹衰草夕阳,喜欢独自徘徊于深山僻壤,他之所以喜爱大自然的衰败荒凉,是为了更好的抒发自己忧郁的情绪。他认为悲哀易工,于是他有意识地描写人的悲哀和不幸,对于作品中的人物,不给其一点鲜活的动力。
他为何这么伤感,这不仅仅是因为受到外国颓废和唯美主义的的影响,而且与他的身世浮沉以及五四时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在郁达夫的自传《悲剧的出生》中可以知道,他出生在一个黑暗时代,三岁丧父,母亲苦苦支撑全家,后因经营不善导致家庭陷入困境。对于郁达夫来说“悲剧的出生”造成了他的创伤性感受,同时他的性格和精神也受到了影响。“儿时的记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紧逼着我。”[3]那种从物质进而到精神上的匮乏, 使得“悲凉寂寞”的心情始终笼罩在郁达夫的童年里。而少年时期的郁达夫待着与亲朋同聚深刻印记在他青春时期,“我梦见有一只揩擦得很洁净的船,船上面张着了一面很大很饱满的白帆, 我和祖母母亲翠花阿千等都在船上,吃着东西,唱着戏,顺流下去,到了一处不相识的地方。”[4]可灾难的是,这么简单的梦想因为“小英雄阿千”在大水中被淹死的事故而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少年的梦和对青春生活的美好向往就这样破灭了。在求学初期的郁达夫,也经历了时代的动荡与性格的叛逆,尤其是前者,开始在郁达夫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种子,“到了我十三岁的那一年冬天,所谓种族,所谓革命,所谓国家等等的概念,到这时候,才隐约地在我脑里生了一点儿根。”[5]
(二)“内在律”带动情绪的自然消涨
“外在律”即中国古代诗人创造并遵从的一整套精致的形式体系——讲究平仄、对偶、押韵、句法等规则的以声调为核心的格律体系。“内在律”与之相反。在中国文学史上郭沫若发现并创造 “内在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6]。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拿来形容郁达夫大部分作品如《沉沦》、《南迁》、《青烟》、《还乡记》也极其合适。郁达夫的作品以感伤的抒情为主旨,不以情节为中心轻视情节的营构。随着自家情绪的流动任意而谈,或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小说《沉沦》中,。从写孤独的“他”感慨万千开始,到写“他”作为弱国学子的羞愤,再写其爱的空虚和性的苦闷;接着写孤寂后的穷困潦倒,偶入酒楼时在窘迫中苦苦挣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不断向高潮推进。在小说中作者是这么描述的:他在海走了一回,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细中间,映着了银色的月光,好像是山鬼的眼波,在那里开闭的样子。不知是什么道理,他忽然想跳入海里去死了。他摸摸身边看,乘电车的钱也没有了。想想白天的事情看,他又不得不痛骂自己。“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吧。我所求的爱情,大约是求不到了。没有爱情的生涯,岂不同死灰一样么?唉,这干燥的生涯,这干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欺侮我,连我自家的亲弟兄,自家的手足,都在那里挤我到这世界外去。我将何以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呢!”
从这段直白中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浓烈的情感喷射,赋予作品一种内在的诗歌般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使得读者不得不为这个弱国子民的悲剧而伤悼、动情。只要情绪能得到自由酣畅的抒发,郁达夫并不太在意如何剪裁和布局。郁达夫是极富才情的诗人,他在用作诗写散文的笔法写小说,不讲求结构,语言也少锤炼。这种不拘形式的写法,读起来倍感随意和畅快。”[7]这写作方法在散文中运用较多。读《归航》“二十的早晨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赤色的太阳光线已经将神户市的一大半房屋烧热了。神户市的附近,须磨是风光明媚的海滨村,妇人呀妇人,但愿你健在,但愿你荣华,我今天是不能来看你了。再会——不永别须磨的西边是明石,紫式部的同画卷似的文章,蓝苍的海浪,洁白的沙滨,参差雅淡的别庄,别庄内的美人,美人的梦”这样的写景,再抒情,再又写景,节奏和韵律是推动文章的高潮。“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油画一般绚丽的风物描写有如江河上的沙洲、小岛,暂时挡住波涛的奔流,吸引读者进行一番风景、人世的漫游观光。然而这风景、人世原是让感情的江河泡透了的,观览不久就诱发起更加澎湃的激情,情感的潮水愈发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去。[8]《还乡记》与《还乡后记》诉说了一个久居异国的怀乡者,回来后看到祖国仍然是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现状,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心情之凄凉,希望之破灭。在这里,郁达夫仍采用了见景生情,寄情于景的笔法。感情时悲时喜、张弛有度。在第四节这样写:“站在台上,一手捏住铁栏,一手用了半枝火柴在剔牙齿。凉风一阵阵的吹来,野景一幅幅的过去,我真觉得太幸福了。”这样欢快的节奏没持续多久,到第五节忽然写到“万绿丛中一幅美满的家庭团叙图”,情绪瞬间跌到谷底“你们是何等幸福啊!然而我呢!啊啊我啊?我是一个有妻不能爱,有子不能抚的无能为力者,在人生战斗场上的惨败者,现在是在逃亡途中的行路病者,啊!”第六节又回转过来,想跳下车却“力气没有用足”看到窗外青翠,灵秀的山野,溪流,陷入沉默,独自伤感。随着情感的抑扬亢坠和往复回环,我们不自禁的受到了感染,享受到一种独特的情韵美。
郁达夫的作品, 正如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中所评论的:“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真挚,似乎还有一个极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有人批评他用语有时未免繁琐和重复,其实这是他内心袒露所必需的一种表达。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郁达夫的这种遵循感情的内在律的书写方式,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青年作家,例如张资平、倪贻德、沈从文等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上一篇
: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下一篇
: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意象及其意义
Tags:
郁达夫
文学作品
创作
风格
及其
审美
特质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