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萧红的创作及创作中的缺失(二)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萧红的创作及创作中的缺失
萧红是个语言天赋很高的作家,比较叛逆,说话做事应该都是不喜欢被拘束的,她的语言是很优美的,特别是在她的绝笔《小城三月》中开篇那几句对北方春天的描写,很精致很到位,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郊原上的草是必要转了几个弯才能钻出地表的,草头上顶着胀破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从《呼兰河传》开始,萧红的文章的结构似乎严谨了很多,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创作中的缺点,因此在创作散文方面她组织材料的能力有了加强,她的散文还是很美的,《火烧云》《我和祖父》都能引起我们对童年对家乡的无限回味,一个作家能带领读者感受人生,不由自主地回味生命中的美好,那么这个作家可以说成功一半了,萧红对于命运对于人世间苍凉的感受都会化成生动的意象,或者是情节,或者是人物从她的作品中表达出来,因此她笔下的人物和事件都很能引起读者的同情。
萧红在《商市街》里有过多处对于饥饿的描写,在描写她的爱人朗华时她说:“他是一条受冻的犬呀!”而我在看那些成串肥胖的圆形点心时,胃在胸口里面收缩,没有钱买让那列巴圈们白白地虐待我。萧红作品中的材料都比较真实,除却一些在今天看来难懂的词外,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家在与我们做着身心上的交流。
二、关于写作背景方面。
萧红的创作时间集中在九一八事变和抗战期间,她的一生饱受炮的摧残,家园的沦陷,亲人之间的反目使她的心早早地就蒙上了一层凄凉的阴影,五四运动的爆发,苏俄以及西方文明的冲击让她对封建礼教夫权和父权产生了反抗心理,她意识到了封建道德对人的捆绑,意识到人们都应该加入到解放的洪流中。
萧红与家族反目之后被未婚夫欺骗而后被困欧罗巴旅馆,之后《国际协报》副刊的编辑裴馨园多次派萧军救助萧红,萧红萧军从此结缘。萧红的很多文章都是她情绪宣泄的管道,包括她的情感生活我们从她的散文中也能窥知一二,相爱的时候他们可以相濡以沫,但两个人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那些误会,那些争执堆积到无法再容忍彼此之后,面对他们的只有分离。
很多人说萧红做人不及格,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十分能理解她亲手把自己孩子送人这样的举动,她连自己都养不活,何况,那是抛弃她的人的孩子,一个男人骗了她怀孕后一声不响的走开,哪个女人愿意面对这样的一个生命呢,至于第二次萧红的孩子夭折,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作为读者我们看的是她的创作,对于她的私生活我们不做过多的评判,当当事人已经离世,当他们也没有对这些疑点做出解释,我们能说些什么呢?那些事他们肯定有不能说的理由,即是不能说,我们也就没有办法摸清事情的答案了。
除却幼年母亲的离世,祖父对她的疼爱,情感对她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写作背景,也是她一生都没有办法绕开的,那就是她的家乡呼兰城。
在《呼兰河传》中,有很多关于呼兰民俗的介绍,放河灯,看大场戏,跳大神,扎纸人等等。那是一座民风淳朴的城镇,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礼教对人们的影响仍未褪去,但对于幼年的萧红那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一个温柔乡,她不会有任何经济上的困难和生活上的烦恼,她可以一直在她家的大圆里抓蚂蚱捕蝴蝶,爷爷浇水她也浇水,爷爷挖坑她也挖坑,与家人决裂后萧红只回到过家乡一次,因此在病榻之中萧红无法不想念她的故乡。在《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小城的民俗,关于看戏那一段小孩的童谣在她的老家一直传唱至今,“拉锯扯锯,老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换女婿,小外孙也要去。”笔者就是呼兰人,萧红故居离笔者的老家不过十几里,而她的青丝冢则坐落在呼兰区的西岗公园内,这个西岗公园就是《呼兰河传》中十字街的北面。
萧红是在呼兰长大的,这里的一切都对她造成了深深的影响,如果萧红不是北方姑娘,是个南方人,我们就不会知道在北方这样的一块土地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日本人奴役了东北14年之久,铭记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前进。
三、对于其写作主旨的探讨。
老作家孙犁[4]说,萧红的写作是吸取了鲁门的乳汁,这话是正确的,萧红也曾说过没有鲁迅就没有萧红[5],因为鲁迅的帮助萧红得以在上海文坛立住脚跟,也因为当时几位大家的推荐,萧红成了当代文坛不可替代的干将,萧红的作品具有反抗精神,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6],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包办婚姻,关注女性的生活是萧红作品一直以来的主题,《生死场》是具有解放民族性的特质的[7],萧红从来都没有将自己与民族割裂开来,她始终关心着国民的命运。
四、关于萧红写作的缺失。
很少有作家能够即让人喜欢又让人忍不住批评,萧红做到了,她就是这样的一位,让人怜惜,有人说她是个天才,那么另一种说法就更贴切,她是个未经雕琢的天才。
对于她的评价,确实不是贬低了就是过誉了,鲁迅对她的评价最高,鲁迅和许广平无论在写作还是在生活上都给她很多的关照,直到后来茅盾为《呼兰河传》作序,认为萧红怀念一个寂寞的小城不可解,直接导致了《呼兰河传》受冷遇,矛盾的说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把作家作品和大时代联系到了一起,在今天看来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萧红没有创作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无论是《生死场》还是《呼兰河传》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人物,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小说历史中是没有的,如果她的小说有一个鲜明的人物,她把来龙去秒描述清楚,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她的作品。
萧红是个心气高的人,就像萧军说的那样,“她的心太高了。”萧红说小说是没有规矩的,也就是说小说在她眼里是没有模板的,这种想法只能证明是她错了,小说是没有模板,但小说的要素是存在的,任何一个在创作中忽视了重要环节的人都是没法真正实现超越的,不管有多大的才能,一盘散沙最终还是一盘散沙。
五、对未来萧红研究的评估。
在中国现代文学教科书中我们没有看见萧红的名字,与她同时期的几个作家相比,萧红无论在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上并不能算最强的,但她又是那么的独特[8],她一生的年岁太多于短暂,短得来不及回想,她甚至自己也不会想到她的人生只有短短30几年,我不同意一些研究者说如果上天再给萧红几十年的时间她仍会让大家失望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萧红是有能力写出好的小说的,她具备这样的才能,也具备这样的韧性,对于萧红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萧红热”,这说明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个黑体地上的作家,她的一生让人感慨,她就像一个孤独的鸟独自穿梭在30年代的荆棘丛中,绕树三匝没无枝可依,但三十几年的生命能看到的能想到的她都写了。
在未来我相信萧红的作品不再小众,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认识她,会有更多的人对她重新评价,缅怀她。
六、总结。
萧红是个优秀的作家,也是性情中人,在反封建的过程中她失去了很多,她的作品长时间以来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小学课本以及大学的教材中可以多吸收一些萧红的作品,把萧红作品中优秀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对于小说的创作那是作家自身存在的局限限制了她[9],天若假年,相信她会走进时代的浪涛中,会重新提炼自己审视自己。建国之后那个黑暗时期,很多作家都遭到了迫害,我不知道也不敢去想,如果萧红活到了那个时候,她又会有什么样的遭遇,这人生的命运,残忍的世道,真让人唏嘘。
如果她能多活一些时间,我相信她的前途不可限量,而不是一些评论家口中所说的,她会让人失望。一个人如果她自己都没有否定她自己,还一直认真而且努力着,我们拿什么否定她呢?
时代已经到了现在,我们不用面对动乱,没有欺压,没有风餐露宿,不再过那种有今天没来日的日子,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是踏着先辈的血泪走过来的,历史让我们铭记那些难忘时刻,为的是我们可以珍惜现在的生活。
铭记历史,学会感恩,做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中华儿女!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可以坐在宽赦的教室里学习,到了社会上依然有很多可以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感谢那些曾经为了生活而勇于反抗的人,当我们读到她的作品时,希望大家可以更深的关注她,了解她,因为她是那样的有才情,并那样的认真,历史应该记住萧红,我们也应该记住她!
注释:
[1]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
[2]茅 盾.呼兰河传•序 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704-706.
[3]摩罗:《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第43页。
[4]孙犁:《读萧红作品记》《孙犁选集》(理论卷)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5]( 李长虹作《鲁迅精神对萧红小说创作影响》(《时代文学》2009年第4期)
[6]林敏洁《鲁迅与萧红交往考察——兼论〈回忆鲁迅先生〉〈民族魂鲁迅〉》(《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3期)
[7]胡风.《胡风评论集》(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l版,第396页。
[8]单元《童心映照的自然之美—萧红、迟子建比较论之一》《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
[9]秦林芳《论萧红的文体特色》(《江海学刊》199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萧红.小城三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7页。)
(4)陈乐山《“寂寞”——萧红散文的基调》(《惠阳师专学报》1986年第2期)
(5)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刘勇 杨志(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老悟.中国现代文学名篇解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下一篇
:
解读老舍笔下的女性——浅论老舍..
Tags:
萧红
创作
缺失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