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浅论苏东坡词中写景抒情的审美特色(二)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无束,宽阔明远的气魄,借水绘景,抒发豪情。
二、借月写景,抒发思情
思情,即思念之情。在人生各种各样的感情中,思念之情显得更是重要,在很多的诗词中都会看到。因为“月亮”,就是表达思念亲人朋友的意象,而很多诗人、词人都会借助“月亮”来抒发思念之情。然而,许多的诗词中,不同文人又会显现之间的差异: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九龄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苏东坡的词中,也有很多借助月亮来抒发思念之情的作品,例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就是借助“月亮”这个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而且,面对自己与家人的不团圆的处境,作者想到了全天下的黎民百姓,还表达祝福所有人团圆的意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写这首词时,苏轼的父亲和妻子都去世了,背负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苏轼远离他乡在密州任职,与其弟苏辙也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苏轼满腹久别亲人的思念,再加上政治失意,于是在中秋月圆之夜,满腹惆怅,感慨万千,对月抒怀,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词。本诗开篇直入,点出时间地点,一幅饮酒赏月图跃然眼前。紧接一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笔势回转,表面上描写月明之境,实际上却暗含对于朝廷政局的疑惑,而并非真正想知道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词作表面一方面诉说作者想回到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另一方面又表达出自己会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而实际上是为了表明出“出世”与“入世”的困惑:想回到朝廷中去,害怕难以容身;归隐而去,又与自己的报国理想相违背。上阕的矛盾点以及作者的两难之境便明然于读者面前。下阙由咏月转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写出月下人无眠,以此照应开头畅饮至天明的场景构建。因此作者发出疑问“何时长向别时圆?”,虽是问句的语气,却透漏出质问之感。而接下来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写明作者此时开始自我安慰:人间哪会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以此排解自己亲人不能常伴,仕途遭遇坎坷的郁闷心境。全诗通过一轮明月这一简单的意象,由月及人,并辅以清婉雅丽,飘逸空灵的词气风格,将思念之情尽然诠释。虽有抑郁,却终能疏遣,尽显苏东坡的感性豁达。
三、借雨写景,抒发达情
达,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面对世事的变化,仕途的坎坷,苏东坡更是没有消沉,反而更是豁达,哪怕是对他的误解和打击,他都表现出极其顽强的韧劲和执着,借助多接触的事物来表达更大、更强、更达的感情,尤其作者善于借助“雨”的意象抒情。雨声潺潺之时,最能引人深思。斟酒一杯,借以抒怀,更引真情,抑或潇洒超逸,抑或抑郁难覆。而苏东坡在《定风波》中,自己在被贬到黄州,有职无权,不能为国效力,心中郁闷,但坦然承受风雨的洗礼,豁达看待一切,更有特色。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为作者醉归遇雨抒怀之作,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出游之景。词作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两句,全然渲染出风狂雨骤的天气环境,对于常人是有些烦心的,但词人却反常情,以“莫听”二字表现出外物不足以影响自己意的意思。第二句写出词人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丝毫不为环境所困,既小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相互呼应,又引出下文“谁怕”,一句所在,承上启下。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突出一种不为外界所乱的达然。而“竹杖芒鞋轻胜马”,写出词人虽只用竹杖、芒鞋来顶风冲雨,但却欣然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感受,传递给读者一种任凭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豪迈之情。最后“一蓑烟雨任平生”升华,由自然的风雨联想到了作者面对人生中的风雨,依然面无惧色、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下阕中,词人在料峭春风之中酒已醒,感到微冷之意,然而就在情绪有些回落之时,日出山头,阳光迎面。在阳光的映射、雨过天晴之景中,自然而然写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妙笔,语意双关,更是让人由自然界雨停风去的交替,联想社会人生中的政治得失,以此来宽慰自己。在字里行间,都看出了作者视野宽广、心胸开阔、不受风雨影响的心情,借助风雨的意象抒发的豁达之情贯穿始终。
纵观苏东坡一生,风行雨驰,坎坷不断,屡屡受挫,但他依然达观地面对一切,在诗词中一吐心中的“块垒”,让人看到的却是一颗顽强、乐观、豁达、执着和勇于追求的心。试想,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的人,坦承接守,勇于面对,苏东坡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却巧妙地借助水、月、雨这些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水、月、雨这三个意象,都被作者赋予了豪放、思念、豁达的情感色彩,也构成了苏东坡词中的写景抒情的审美特色。
参考文献:
1. 胡鹏,《豪中见悲:苏轼“豪放词”总体审美特征新论》,国学网。
2.作者不详,《明月大江是苏轼永恒的主题》,国学网。
3.高中语文书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房地产广告词规范化研究
下一篇
:
浅谈《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
Tags:
苏东坡
写景
抒情
审美
特色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