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忧郁的情思 不灭的诗魂(二)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仅寄托着诗人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在政治上、生活上所受压迫的艰难处境的无奈选择与奋斗的最终意义,也是诗人向压迫他们的黑暗势力发出的愤怒的控诉。
忧郁是一种真实的梗在心头无法言说的情感。它支配着诗人的情怀,渗透在诗行的背后,它往往形成了沉郁顿挫的抒情风格,产生了与崇高感有内在联系的艺术美感,即一种高级的难以企及的艺术美感。艾青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自觉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等情感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3】也就是说,诗人要把时代所给予的,有着深刻历史的忧郁与愤懑之情,自觉地转化为强大的美学力量。
二、命运的悲催
艾青诗歌中的忧郁情结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艾青。浙江金华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但因自小遭父母嫌恶,五岁起即被寄养在贫苦农民大叶荷家里(详见其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后来回忆这段难忘的童年生活时说:“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4】,而“回到父亲家里。我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 【5】,成了一个“忧郁的少年”,应该说,小时的这段生活经历让艾青初步了解了农民的生存忧患和心灵创伤,成为他平民意识萌生的根基,从小即培养起他对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那“土色的忧郁”成为他一生的情结。
三、域外的影响
身为现实主义的艾青,他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象征派诗歌的熏陶。1929年始留学法国时期所感受到的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象征派、印象派文学和思潮,使艾青创作中有了一种“飘泊的情慷”。艾青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波特莱尔、俄罗斯田园诗人叶塞宁的影响。艾青也认为诗歌“必须有暗示性,反对把诗写的一望无遗,一目了然”,他的诗歌就是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比如《 黎明的通知》中诗人奇特的想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黎明”的形象象征了抗战和革命的胜利,象征了抗战后的光明前途和全国的解放,抒发了诗人对人类至高境界的渴望与追求。诗人讴歌黎明,表明了他对光明、理想和美好和平生活的热烈向往和不懈的追求。《山核桃》中“一个个像是铜铸的/上面刻满了甲骨文/也像是黄杨木雕刻/ 玲珑剔透、变化无穷/不知是天和地的对话/还是风雨雷电的檄文”,普通的山林野果在诗人独特的视角当中,已经幻化为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及其经历无数沧桑变化的人生缩影。《礁石》中“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在这里,浪和礁石分别象征着暴虐的恶势力和坚强正义的人们;在这里,“礁石”的形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象征,它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精神境界,是社会生活呈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而在整个中华民族身处水深火热之时,诗人又反复发出呼号:“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时,诗人心中火热的激情似被无情的寒冷和冰雪裹覆,“雪”和“寒冷”无比形象地刻画出当时民族危机的严峻。面对整个民族灾难深重可是权贵们却作威作福的现状,诗人的悲凉和失望跃然纸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种景致,也是当时中国的写照。在这些闪耀着象征主义熠熠光辉的诗作当中,艾青对意象捕捉的细微与独到,使得他的作品诗意含蓄,绝少直抒胸臆之作。同时,通过采用多样独特的意象来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抒发深沉、忧郁的情感,使抒情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充分体现了艾青独到的艺术特色。这其中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五彩斑斓的意象,是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形象的一种契合,是作者对人生对民族对社会的深切感悟。
艾青的“忧郁”,并非一己的悲苦与感伤,对于一个忠实于现实同时有对祖国、对人民怀着一腔挚爱的诗人来说,他的“忧郁”乃是民族的哀感、时代的愤懑。艾青说:“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与欢乐也必须糅合在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中。”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艾青诗歌的感情才同时代、同人民息息相通,并从而闪射出现实主义的色彩。诗人这种对现实“苦难”的描述,对“忧郁”的抒发实际上已经转化为一种“力”的表现,一种献身于服役广大民众,服役觉醒人类斗争意志的强化。
参考文献:
[1][2]艾青.我怎样写诗的[J].学习生活,1941,2.
[3]王富仁,姜飞.感性的归途[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83.
[4]杨匡汉,杨匡满.艾青传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20-28.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形象之比较
下一篇
:
有效阅读体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Tags:
忧郁
情思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