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智者之思—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赏析(二)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我们可以从古人关于秋的描写中找到答案。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有这样一段:“夫秋,刑官也,于时义阴;又兵象也,五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毛泽东之所以喜欢秋天, 一方面是因为秋的意象与毛泽东雄浑豪放、苍劲宏阔的风格取得一致;另一方面因为秋是“兵象也”,是和战争、战斗密切相连的,是
战斗的号角。 “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 艺术,是人类最崇高的使命, 因为艺术是要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艺术家一切的制作,都是他们内心的反映。 ”[4]
这是毛泽东对秋如此讴歌的真正原因。 诗人从“老”起笔,在岁岁重阳的革命流逝之中,在动人的菊花面前,抛却了“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的传统的凄绝感伤,心境是明朗的,情感是豪放的,因此,才有了“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这样极有韵致的隽美词句,从而使人在“万里霜”的“寥廓江天”中透视出诗人的博大胸襟。
公木先生在《毛泽东诗词鉴赏·序》中说::“堪称为诗词中泰山北斗的毛泽东, 反映着中国革命的光辉进程,体现着革命导师的伟大思想。”毛泽东的宇宙观是和其哲学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不可能与天切断, 二者是有着某种神秘联系的, 因为天是整个自然内部创生不已的根源,“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传》)。毛泽东年轻时就主张“宇宙唯我”的哲学观点,把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天联系在一起,以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 吸收我国传统的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透过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
儒家思想中所主张的“天”,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强调“事在人为”;道家哲学是从广漠无垠的大自然中体认生命、体认人生的哲学,因此,道家思想中的“天”则是纯自然的,认为人的所作所为必须合乎“天”的要求。 毛泽东取邈远古老的儒道之精华,并有所超越,把其发展为自己战斗的人生观,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一种新的人生境界, 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天”联系在一起,“天人合一”,和谐有序,形成了一种新的宇宙观。因此,才有了“人生易老天难老”。 这里的“天难老”,是取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也就是说,君子应以“天”为榜样,要自强不息,不断奋斗。 战斗乃是奋斗的最高表现形式,只有不断战斗,才能永葆革命青春,才能使革命事业永恒。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则是“天人合一”后的一种新的空明灵透的境界,一种极致美景。他包含了下面三层意思。
其一,是极写自然美景的,在与自然对话中寻求真实。 诗人在这里追求的是一种和谐有序的自然的天,江天一色,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一种纵横自在的超越,神彩奕奕,生气勃勃。
其二,抒发了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和心灵力量的超越, 在自然王国里寻求诗的境界, 在静观默察中悟道之奥妙。“人们陶醉于大自然是为了与大自然进行情感交流,一方面,人的情感借自然山水得到外化,另一方面, 又从外化了的情感的寄托物———自然山水中获得一种进精神上的肯定, 这种以自然山水为中介所实现的人的自我肯定, 是一种难言的精神愉悦。 ”“寥廓江天万里霜” 是一种社会美的图画,诗人毛泽东在江天一色“万里霜”的世界里寄托了他的“天下太平”、“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社
会理想,在貌似写个人寂寞的诗篇里,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江雪》中曾描绘了一幅江天一色的白茫茫景色, 但柳宗元抒发的是封建士大夫的孤独寂寞不得志的个体情绪,而毛泽东则把自我融入整个自然,使之浑然一体,在“物”、“我”合一之中抒写了让“天下大同”的群体襟怀。
其三, 体现了毛泽东超越古人的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追求,即人格美和精神美,在纯真境界里寻求升华。 这必须是一个有着极深刻的智慧和极深厚的文化修养的智者才能够体验出来的,而这智者又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本性与流行的天道,毛泽东正是这样的智者。
正因为“天人合一”,才有“万里霜”“胜似春光”的寥廓景象,从有言、具象可感知的艺术空间,升华到形象以外的无限境界,可谓是胜境无穷,胜意难尽。 一幅美丽的秋景,一幅全新的人生图画,构筑起一道至高、至大、至阔、至美的人生全景,表现了毛泽东不断战斗、积极有为的人生观,和谐有序的宇宙观,达到了道家美学的至极意境“大象无象,得其环中,超以象外”[5]的无限壮阔的天境。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小说《蜗居》解读--提纲
下一篇
:
浅析《公输》的论辩艺术
Tags:
智者之思—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赏析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