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论文
20世纪初中国进口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五)
本论文在
金融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从轻工产品的进口状况来看(见表2),在国家保护下的进口替代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轻工业产品的进口占总进口的比例从1926的43.6%下降到1936年的14.3%,下降了29.3%,是1912-1926年下降额的将近3倍。纤维和食品的进口都在下降,其中从1926-1936年纤维进口下降了19.7%,占轻工产品总下降比例的67.2%,可见纤维的进口替代仍然是这一时期进口替代的主力军。与民间主导型的进口替代相比,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用了10年的时间却取得了比上一时期15年更加明显的成效。
为了防止上述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的下降是由于进口结构的变化或是绝对消费量的减少造成的,本文给出另一种衡量指标——国内市场自给度,用以反映国内工业生产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的发展程度。自给度越高,进口所占比例越小。表5给出了1937年自给百分率超过80%的轻工产品。
表5 1937年部分轻工业产品自给度表[ 生产量包括外资在华企业生产品]
产品 单位 产量 消费量 自给百分率(%)
棉织品 百万米 5035 5096 98.8
丝织品 万元 4380 2190.7 200
针织品 万元 2235 2274.7 98.3
面粉 万包 7600 7945 95.8
卷烟 万元 7861.4 7953.2 98.8
搪瓷 万元 447.5 536.3 83.5
火柴 万箱 141.4 140 101.5
洋砖瓦 万元 385.5 417.3 92.3
植物油 万元 8800 3700 237.8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十年来至中国经济》,P181;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P311,314。转引自刘国良:《中国工业史》,近代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P291。
表5的数据说明表中所列示的轻工业产品的自给率是相当高的,从而从国内生产的角度证明了这一时期进口替代的成果。虽然生产量中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品,但是正如上文指出的那样,由于1930年后外资基本处于撤资状态,所以民族企业的生产量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1927-1936年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战略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比1912-1926年的效果还要好。可惜的是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中国的进口替代工业化道路中断了。整个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状态,实行统制经济。民族工业要么内迁,要么被日寇占领或破坏,中国走上了战时工业化——工业军事化的道路。
四、总结与启示
总体上来说,中国在1912-1936年这段时期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基本上是成功的。该战略促进了中国近代轻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带动了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据张约翰估计1912-1936年中国的工业经济增长率为9.4%[ John k.Chang,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P71]。罗斯基估计1914/18-1931/36年期间,中国近代工矿业的年增长率为8.1%[ Thomas G.Rawski,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叶孔嘉估算1914/18-1931/36年期间,中国近代工矿业的年增长率为7.7%,新式运输业的年增长率为4%,到1936年时,中国近代工业的产值增加到801.733百万元,较1914年增加近1.4倍。
在经济结构方面,工业的地位明显上升,尽管仍不居主导地位。工业中近代工业的产值比重也大幅提高,中国正在一步步向现代化工业国家方向努力。在中外产业资本和产值等力量的对比上,民族经济已经赶上乃至超过外国,民族经济势力在逐渐增强。
中国的贸易地位逐步提高,贸易逆差逐渐减少,对某些国家已经实现贸易盈余。对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使得国货逐渐替代了进口品,对国外的依赖减轻了,节省了外汇。甚至能将一些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主要通过香港)(Kubo,2002)[ Kubo,Toru: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sia,1930s-50s,P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
/6/6
上一篇
:
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地区性差异的影响
下一篇
:
关于图木舒克市产业发展的思考
Tags:
世纪
中国
进口
贸易
工业化
进程
影响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