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经济增长率(%) 外商直接投资贡献率(%)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2001 8.3 10.50 15.22 4.12 1.99 2002 9.1 10.10 14.82 4.22 2.11 2003 10.0 8.03 15.75 4.43 2.21 2004 10.1 7.16 17.25 3.93 2.16 2005 10.4 6.69 16.48 4.12 2.31 2006 11.1 5.04 15.45 4.05 2.44 2007 11.4 5.49 14.88 4.85 2.93 2008 9.0 4.20 14.44 4.22 2.56 2009 9.9 8.08 15.45 4.98 2.66 注:外商直接投资折算成人民币时按当年官方汇率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本文选用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长值占当地总工业增长值的比重来衡量三大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情况。由表3-2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当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高于东部地区。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地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国为38.55%,东部地区为55.87%,中部地区为11.34%,西部地区18.13%。 表3-2 2009年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所占份额(单位:亿元) 地区 地区工业增加值 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 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 值占全部工业值的比重 全国 134625.00 51897.94 38.55% 东部 79754.41 44560.77 55.87% 中部 38485.84 4365.56 11.34% 西部 16384.75 2971.61 18.1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计算整理
第4章 缩小FDI对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对策
FDI在我国区域分布的不一致使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这种现象对我国的经济的全面和长远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这种现象亟待得到改善,下面针对该问题介绍一些参考对策。 4.1积极引导外资投向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有经济改组、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紧密结合是我国今后利用外资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 1.积极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农业,特别是鼓励外商投资于农业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经营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工作,营造适合于高科技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 2.积极鼓励外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我国现有1.5万余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其中二分之一亟需进行技术改造。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造结合起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产结构,是促进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战略措施。 3.产业政策和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因此,鼓励外商对中西部地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投资,支持沿海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对中西部地区再投资,进一步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结构的优化。 4.继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领域。我国正积极、合理、有序地引导外商进入银行、保险、电信、商业零售和旅游等服务业。 4.2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 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必须服从这一目标。 1.继续发挥沿海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优势,支持东部地区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东部地区在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方面比较优势突出,今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应转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鼓励东部地区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国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对项目配套资金及相关措施的支持力度。中西部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及市场潜力,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于与高质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注重适当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 4.3多渠道吸引外商投资 1.继续引进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投资。进一步鼓励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补发展 2.加大引进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主要是东部地区要努力提供与发达国家投资相适应的技术和人才环境,也就是要在国内附加价值较高的产业逐步积累比较优势,增强吸引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原有工业基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国内消费能力,提高消费税,开拓市场,加强对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注重技术的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