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社会会计信息失真的讨论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当今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法制观念不强,风险意识、职业道德不高,企业内部的事务所控制制度不强,竞争力弱、外部干预严重、执业环境差等。例如:一项投资技术决策,要建立在过去经济业务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若提供的会计资料虚增了投资额和成本,使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必然会放弃这一项目,失去市场机会。反之则会使一份实际不可行的论证分析报告在虚假会计信息掩盖下通过立项,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所谓盲目建设、新建项目效益不佳等,与此不无关系。从某些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计行业的监督和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作用就难以到位,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的所有制其表现也有区别,但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会计核算不实 在资产核算过程中,为了逃避国家税收和银行债务,不按照会计法规进行会计核算,想方设法虚列或漏记、少列成本、费用,隐瞒、转移或虚列收入。一些企业领导为了追求政绩,“以数谋官”成本、费用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以数谋私”,从本企业甚至小团体利益出发,任意扩大成本、费用,隐匿收入,偷漏税收;还有一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在列债务时,不按债权、债务归属操作,造成负债不实,债权、债务不对应,手续不合法、不完备,名存实亡、有名无实、纠纷频繁。甚至一些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税收,有意或无意少计漏提,侵占国家税款。 (二)资本、资金不实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大影响,从形式上改制,注册资本巨大,而实收资本长期不到位,甚至随意抽调资本金;有的虚列实亏,无利分红,蚕食资本;有的任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资本公积;有的为了虚增企业规模和注册资本,在待处理科目上大做文章等等。有的企业在对银行账、现金账、往来账等资金财务时有空挂漏失,与银行不按期对账,与业务往来单位不及时核对应收应付款项,造成现金账与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实不符。 (三)会计处理、披露信息不实 在财务核算过程中,滥用会计科目、会计明细科目,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在财务指标分析上不真实,特别是在选用会计数据作综合性分析时,有的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不按规定的处理方法,或逃避税收,或粉饰财务状况,骗取社会的信任。在披露信息上不实,报喜不报忧,夸大业绩,回避隐患,误导企业会计信息使用人。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当今这个社会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它缺乏了一定真实性的话,那么将会给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带来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造成的危害 T 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是使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上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仅造成大量国家税收流失,还造成许多不良贷款,不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 (二)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会计信息的失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可能使企业破产、职工下岗,造成社会不稳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问题,如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搞“两本账”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使小集团甚至个人侵占集体利益,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企业亏损倒闭,职工待岗或失业,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企业秩序混乱。错误的会计信息使国家财力不能有效集中,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导致政策失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三)会计信息失真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致使国民经济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使国家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造成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可能偏离经济运行的正确轨道,导致决策失误。 (四)会计信息的失真让更多的会计人员走上不法道路 首先加剧了分配的不公,使分配进一步向个人倾斜,企业积累减少,发展后劲削弱。其次是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贪污、贿赂、挥霍公款等,实现经济犯罪。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法制观念薄弱 一些单位领导人不懂法,也不学习法律知识,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指使甚至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做假帐,编制假报表;有的则不顾会计人员的反对,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 (二)会计规范尚不完善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