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是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预防舞弊及其他不当行为的需要,也是适应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需要。为提高内控会计制度有效性,企业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设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部牵制制度。企业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及授权批准的控制要求加以控制。即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对前面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内部牵制制度由适当授权、不相容职责分离、凭证和记录、接近控制、独立检查等环节组成,包括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如会计信息收集、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还须有复核和会计主管审批环节;现金流转业务中,现金收支的审批、收入和支出、印鉴的保管、记账等业务应分工管理、互相牵制。在内部牵制中,还应实行岗位轮换制,根据不同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个岗位员工的履职时间。关键岗位轮换频率应适当高些,次要岗位轮换频率可适当低些。岗位轮换可暴露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揭示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管理上的缺陷。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批人也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的滋生。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中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比较普遍,很多案例表明,许多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而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特色,企业应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否则,制度与执行中的实际情况发生矛盾,会影响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一要抓好关键人,如分支结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二要把握住关键部位,如审批、资金调度、交接手续、电脑操作密码等;三要管好关键物件,如重要发票、银行票据、印鉴等;四要控制住关键岗位,如现金、银行出纳、收支事项及凭证的核准、实物保管等。 (三)提高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理论上,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主要是企业最高领导人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或管理层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内部控制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原因往往是企业负责人未带头执行,破坏既定内部控制程序,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而且,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企业更注重业务发展,追求经济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与形势相适应的、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内部管理,未能处理好发展与管理的关系。有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不能创造效益,还要占用人员编制,增加经营成本,因此对内部控制并不十分重视。《会计法》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因此,提高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对企业负责人实施内部控制承诺制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对外出具的报告中承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且对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失效和舞弊承担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人员素质。“人”是内部会计控制行为的主体,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的产生,均与之有关。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为企业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切实提高企业资金实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人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关键。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促使会计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并反过来强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管理的良性循环,促进科学管理的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执行中有何成绩,出了什么问题。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控的目的。 (六)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是监督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企业既定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执行,是否按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会计报表是否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等。内部审计在履行审计职能、监督经济活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企业长期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不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由会计人员兼任,使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使企业朝着合理、合法的良性方向发展。 (七)强化外部监督,督促企业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表面上看是内部会计控制失控,未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造成的,而实质上是外部监督乏力造成的。只有加强外部监督,通过外部监督对企业施加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督促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我国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加大执法力度,以杜绝企业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发生。国家还应当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曝光,以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