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应用与推广(一)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摘    要
 玉米螟是我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年损失5%~10%左右,重发生年损失达18%,严重影响我市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我市大面积推广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为了了解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效,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进行了多年的试验,对赤眼蜂的放蜂方法、放蜂时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与药剂防治进行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
 关键词:玉米;玉米螟防治;赤眼蜂;放蜂方法;防效
 
 玉米螟是我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因玉米螟为害每年可减产10%左右,对产量影响很大。我市从1995开始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可以节省防治用工、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较大幅度地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
 一、玉米螟发生情况
 玉米螟在辽阳市一年发生二代,以二代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根茬处越冬,翌年春化蛹、羽化、繁殖为害,每年由于温度、湿度不同,各虫态的历期有所不同。辽阳市一代玉米螟危害盛期一般为6月中旬,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为8月初。
 二、赤眼蜂的防治原理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利用赤眼蜂对玉米螟卵的寄生作用达到防治目地。赤眼蜂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赤眼蜂的成虫体长0.3- 1.0毫米,黄色或黄褐色,大多数雌蜂和雄蜂的交配活动是在寄主体内完成的。它靠触角上的嗅觉器观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用赤眼蜂寄生产卵的特性防治玉米螟,对环境任何污染,对人畜安全,保持生态平衡,是一实用性很强技术。赤眼蜂喜欢找初产下来的新鲜卵寄生,因此防治时要搞好玉米螟的预测预报,使释放赤眼蜂的时间与玉米螟的产卵盛期相吻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防效。 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是我国目前人工繁殖量最大和应用范围最广的寄生性天敌产品。可用来防治玉米螟、大豆食心虫、松毛虫、棉铃虫、稻纵卷叶螟等。
 三、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为正确预测放蜂时间,使田间蜂卵相遇,在全市设立4个虫情监测点从5月25日开始,每三天调查一次玉米螟化蛹、羽化情况。根据玉米螟化蛹、羽化进度情况,依据化蛹羽化进度,结合气候条件,确定放蜂时间。
 (一)放蜂时间
 当化蛹率达20%-30%时,往后推迟9-11天,也就是当田间玉米螟百株落卵达1—1.5块时,即为第一次放蜂时间。1995年6月19日为第一次放蜂,第二次为6月26日;1996年6月15日为第一次放蜂,第二次为6月22日放蜂;1997年6月17日为第一次放蜂,第二次为6月24日放蜂;1998年6月8日为第一次放蜂,第二次为6月15日放蜂;1999年6月15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2日为第二次放蜂;2000年6月16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3日为第二次放蜂;2001年6月18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5日为第二次放蜂;2002年6月15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2日为第二次放蜂;2003年6月17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4日为第二次放蜂;2004年6月18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5日为第二次放蜂;2005年6月13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0日为第二次放蜂;2006年6月15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2日为第二次放蜂;2007年6月18日为第一次放蜂;6月25日为第二次放蜂。
(二)放蜂方法
 按亩放蜂量,每亩每次放4点,均匀分布,用玉米秫秸别在玉米上数第三片叶背面。
(三)放蜂量
 根据我市越冬后虫量调查,越冬虫量较大,1995—2007年百杆有活虫53.9头,属大发生年。为此,在放蜂数量上按每亩2万头进行放蜂,即第一次放蜂量为0.8万头,第二次放蜂量为1.2万头。
(四)注意事项
 1.要及时准确搞好虫情测报 放蜂时间必须准确,只有放蜂时间与玉米螟产卵时间相吻合,才能提高防治效果。因此要搞好越冬代玉米螟的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查。当化蛹率达到20%时开始加温蜂卡,再往后推9~11天进行放蜂,这样就能使蜂卵相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考察报告 下一篇:农药安全使用面临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Tags:防治 玉米 技术应用 推广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其他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