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1、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在学了“The Night of the Horse”后,可组织学生观看影碟片,让学生了解“The Night of the Horse”发生的年代背景,以及知道这个故事的完整情节,从而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这篇课文。
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我们在学校举行运动会之后提前学习了一个内容相关的单元“Running”,这样就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3、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可针对学生情况,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尽量避免只需“Yes”或“NO”来回答的提问,或者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给予不同答案,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回答,特别更能从学生的提问中了解学生。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
1、营造开放性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参与。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变教师权威为尊重学生,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换位思考,与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教师既是策划者,又是指导者,在课堂上应结合教学情境,通过语言鼓励、神态暗示、情绪感染等活动,激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探究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开放性的课堂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单向型直线式,这很难激起学生交际活动,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开放性的外语课堂教学过程需要大力开展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这就需要学生的合作。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我们主要采取两种合作方式——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以课堂上的小组语言实践活动为例,讨论、辩论、相互问答、采访、角色扮演、模拟对话以及书面作业的批改和评议等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来完成,最后达到小组资源(词典、参考书、语言知识等)的共享以及知识和能力的相互促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经常让学生自主选择志同道合的合作学习的伙伴,关注同一话题,共同研究,交流汇报。学生之间的这种合作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例如,在教完了Pollution and Protection”这篇课文后,专门利用一堂课时间以“合作”的方式训练学生,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以“Pollution and Protection Around Us”为题,写一篇短文,各小组通过合作,由一位学生执笔,其他同学你一句我一言进行口头写作,然后每组上交他们的习作,教师通过投影仪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评价作品的优缺点,这样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尝试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自主精神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的“受体”,而是自我导向的积极的知识的追求者,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甚至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潜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大胆地尝试了“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反馈——自主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主发现”是让学生主动地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提供的信息,并将信息认真整理。“自主探索”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课文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自主反馈”就是让学生努力将习得的知识、信息,有条理地进行巩固、反馈,逐步地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估的能力。“自主应用”是让学生主动地将掌握的知识、信息迁移指导现实的生活,在应用中寻找创新。例如中学英语课本中出现了“Madame Curie, Charlie Chap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