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CIE为生产诱发系数, aij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 Xi为某部门的最终需求。 4.单位最终需求诱发的增加值 由各部门的生产诱发系数和增加值率可以推算出上海单位最终需求诱发的增加值,其公式如下: 单位最终需求诱发的增加值=该部门的产出诱发系数×该部门的增加值率 其中,部门增加值率指部门增加值占其总产出的比率。 单位最终需求诱发的增加值越大,说明该部门受投资的影响越大。同样的投资额投在该部门的效益也就越大。 5.各部门的投资贡献率 投入产出模型中,在计算总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得到各部门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在(2)式中令VIN = AV X I N,VIN的各元素vjin为j部门投资所带来的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则各部门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 η= vjin / sum (V) 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可由相应部门的贡献率之和得到。另外,为获得产业分析的几个参数,可先将投入产出表简化为只有三次产业的形式,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上海市投资效益分析 (一)投资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拉动力量 近些年上海的投资增长非常迅速,表2列示了1992年至2002年间投资、消费占GDP的比重。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相对比较稳定,而投资对经济则有较大的拉动作用,但近几年呈下降的趋势。 表2 1992-2002年上海GDP构成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消费 投资 消费 投资 1992年 42.8 43.7 1998年 41.4 53.6 1993年 44.9 49.0 1999年 42.6 47.8 1994年 44.3 58.4 2000年 42.8 46.5 1995年 44.1 63.0 2001年 43.4 46.3 1996年 43.2 66.4 2002年 45.4 44.5 1997年 42.4 59.9 2003年 44.3 47.3 1.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的投资贡献率约为49% 利用上海1995、1997、[增加!]2000和2002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各年的投资贡献率分别为58.2%、(%)、46.3%和43.9%,呈稳中趋降的态势,这表明上海的投资规模已接近饱和,边际收益开始递减;消费贡献率为40.5%、(%)、42.8%和45.2%,略呈上升趋势,2002年更首次超过了投资贡献率;净流出贡献率为1.3%、(%)、10.7%和10.9%,近两年保持在10%左右。可见,近年来,投资是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核算恒等式计算的投资贡献率为5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12/12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