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网页制作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巫雪琴 212400 本文就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五章动态网页制作展开分析,本章内容课本分了四小节,以“认识动态网页”、“理解动态html”、“应用html”、“asp脚本应用”为主线,这样的布局安排从整体来看似乎是一气呵成,合理到位,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效果不尽人,每年学业考试时,这块都是学生惧怕的难点之一。笔者通过几轮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基本攻克了这个“堡垒”。本文从分析教材开始,首先提出几点商榷之处,然后就给出教学策略及教学实录的框架。一家之言,难免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一、几点商榷 (一)动态网页的概念的引入 课本中第一节“认识动态网页”是从动态html引入的,编者应当是考虑到与第四章建立主题站点的衔接比较自然。笔者认为动态网页本质的特点不是由动态html体现的,课本的第一节第二部分“什么是动态网页”中也提到以下观点:“以前的动态主要是强调人机对话,强调动态生成,随着涵盖范围的扩大,动态html才成为动态网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引入部分不妨从动态网页的核心技术入手,一下抓住关键,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片网页制作的新天地,至于动态html可以放在后面,以一个主题站点或者学生自己在第四章所完成的作品为对象,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学习。 (二)动态网页与数据库的关系的缺失 动态网页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动态生成与人机交互,这些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如果不提及动态网页与数据库的关系,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动态网页的实质的。对于数据库,学生并不陌生,在必修第七章第三节“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中涉及到,该部分在要求学生理解数据库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还要求学生尝试了直接面对数据库数据的增、修、删等操作,最后指出了直接对数据库操作的缺点,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操作。这些为学生理解动态网页与数据库的关系作了很完备的布垫,因此我们不能错过这样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大苹果”的机会。 (三)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之间异同提出的时机与方式 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之间异同的比较是对学生本章学习的检验与总结,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课本中在引入部分演示完动态html后,马上在第一节的第二部分就进行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的区别与联系总结。试想按照课本的进程,这个阶段学生动态网页核心还没有涉及,更不用说把握动态网页的核心,这是让他们比较全面地得出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的异同是不可能的,最后就演变成了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茫然。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应当放在asp部分结束或者整章结束,作为检验、总结与回顾,这样,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四)概念讲解详略不恰当 课本第二节“理解动态html”中,在讲解构成html核心技术时除了“客户端脚本语言”,“层叠样式表”外还讲到“文件目标模块”,对于什么是文件目标模块课本中在侧面作了注释。在教学过程发现,这块根本没有办法讲,学生对于html语言的了解也仅仅限于几个常用的标签,不可能了解到多少等级关系,说少了学生会以为所有的html都与动态的有关,说多了没有必要,教学时间也不允许,而且在后面的章节中根本就没有涉及这块,根据“说了也不会的内容不如不说”这样的实践策略,在教学中这块是基本跳过的;而课本对于什么是脚本、什么是脚本语言却没有做铺垫,一下就到了什么是客户段脚本语言,比较突兀,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在教学实践中这块不光要提到什么是脚本、什么是脚本语言,对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也要再进行回顾,因为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课后基本没有时间投入,因此每部分内容必须适时前后呼应,扫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切可能的障碍。 (五)认识与应用分开 对于动态html的学习,主要分成java script与css每部分,学生在进行每一部分的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边体验边了解,边应用边掌握,因此没有必要专门开辟一个“应用html”部分,课本中第三节专门列出了“应用html”的部分,不但给人以画蛇添足之嫌,还对前面的学习造成影响。正因为后面有专门的一节让学生应有,在前面各部分学习时,只能浅尝辄止,学生调动起来的学习热情,探寻愿望,被人为叫停,很是可惜。 二、分析与策略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数据库在动态网站中的作用 通过实践体验,了解asp的工作流程 能对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总结 通过对java script代码的体验,了解java script的概念 掌握JavaScrip代码的两种应用方式 了解服务器端脚本与客户端脚本的异同 了解css样式表的类别,以及不同类别的应用方式,有效范围 能根据实际需要简单应用css [重点、难点] asp的工作流程、含义 服务器端脚本与客户端脚本的特点 几种样式表的应用方式、有效范围 [学生分析] 通过必修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和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四章“建立主题站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html语句、体验了静态网站的建立与发布,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通过必修第七章“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的学习,学生对数据库有了初步理解,为认识动态网站与数据库的关系作了铺垫。另外,我校的信息课教学是依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开展的,教学平台中整合了学生博客、论坛、在线考试系统等,学生对教学平台中各系统比较熟悉,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还创设有自己的博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