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不厌倦中学到知识。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拼音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我认为我会摒弃以往教学中不分重难点,一律由老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由学生机械抄写的老式教法。 回想自己上小学一年级时,想到自己作业本上那稚嫩的一笔一画,想到那望着台上那一双双天真、童稚的眼睛。现在想想都很幸福。所以,现在在教学中我也理所当然地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学习了两年的小学教育我也有所体会,对小学教育又有了新的想法,在教学中也不在是那么的老化了。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学会运用儿童语言 一年级是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小宝宝”,有的孩子还处在幼儿园里生活的状态。面对这群天真、幼稚又有些调皮的孩童,怎样才能携起他们的双手,领着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呢?我,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自己在一起玩耍时又很融洽,玩得津津有味,原来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玩法。“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我觉得必须先懂得小孩子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行为习惯,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应该经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了他们的“大朋友”,或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妈妈。在和他们一起玩耍、游戏中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语言特点,课堂上把教学内容用儿童化了的语言传授给他们,这样就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2.寓教于乐,寓情于景 因为在幼儿园里每节上课时间是25分钟,到了小学就是45分钟。习惯了幼儿园的学习时间,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还小,自控能力不强,可能会坐不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他们可能只对讲故事、做游戏这些内容感兴趣。教师必须设法把干瘪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内容,在玩中,快乐中学习。他们才容易接受,才会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而且要不断变换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例如:在教“j、q、x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j、q、x家住在南方,那里天气很热,ü住在遥远的北方,那里天气很冷,要戴帽子。有一次ü到j、q、x家里做客,那里天气太热了,ü就把帽子脱掉了,所以j、q、x和ü在一起玩(相拼)时,ü头上的帽子就不见了,但小朋友们要记住,ü脱掉帽子后他的名字并没有变,还是读ü,不能念u。这样一来,学生既喜欢听,又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达到了教学目标。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拼音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教学中不分重难点,一律由老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由学生机械抄写的老式教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孩子动脑经,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记忆生字的字形,结合课文词句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词义,教师只要对重点、难点做指导和讲就可以了,这样孩子对这个字的印象会更深,夜让他们养成爱动脑的习惯,不要想着什么都依赖者老师。在教学中我还发现,有些生字在它的音、形、义上总会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规律,如: 汉字“六”,共四画,一点在上,两点在下; “闪”:门内有一人; “坐”:二人土上坐; “长”:先撇后横,竖提加捺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快乐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生字,感觉很轻松。这比直接告诉他们“这个字念什么,该怎样写”的效果好多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并且能很快巩固知识。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而且在形式上也活泼有趣,在教学中应该尝试通过表演、竞赛、游戏和野外参观等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5.和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天性都是积极向上的,热情的。要经常和孩子打成一片,听听他们的心里话。要抓住这一点,经常和孩子的家长相互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在家里是否和在学校里一样,还是有较大反差。应该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和家长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全面信息,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制定教学计划,以便因材施教,和家长共同搞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使孩子热爱学校,并且在学校里快乐的生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