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的研究 [摘 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的重要性也突兀而出。然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又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本文系统分析了笔者曾工作过的西博尔(中山)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与管理现状,阐述了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从劳动力投入和劳动报酬的角度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成本 分析 控制 管理 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及其意义 企业如果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对五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金、财产、技术、信息和人力,这一点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其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体现出来,并逐渐成为这些战略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如何把人作为活的资源加以利用和开发,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企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和总和。 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等四大类。 人力资源投资分析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投资目标、收集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资料、提出人力资源的备选方案、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案进行初步评价、对备选方案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最优方案。 西博尔(中山)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 在成本管理中,企业一般对材料、设备、房屋、土地、折旧等物质资料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比较健全,面对人力成本的构成及其在企业总成本所占的比例以及影响人力成本的因素等内容将有助于有效地使用和控制人力成本,透视人力成本现状。 根据员工进入企业到最终离开企业的时间顺序,及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不同目的,人力成本构成的内容可以分为取得、开发、使用、激励、离职五项成本。 其中,取得成本主要是招聘费用;开发成本主要是培训费用;使用成本则包括工资、福利和“四险一金”;激励成本主要指奖金;离职成本则主要是补偿金。按照一般财务规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占公司年度工资总额的1.5%;招聘和离职所需费用只占很少部分;而激励成本中奖金数量的多少与各企业实行的薪酬制度有关。因此,只有使用成本中所包括的工资、福利、“四险一金”为每家企业必须支付的,占了整个人力成本的绝大部分。在使用成本中,工资所占的比重最大。在企业年度工资总额给定的情况下,企业提取福利费最高不超过14%,企业所必须缴纳的“四险一金”部分约占22%,工资占到65%左右。人力资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一般在40左右。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西博尔(中山)有限公司2004年财务决算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及其所占比重为:职工工资占人力资源成本92.6%(包含职工福利费占人力资源成本2%);社会保险费占人力资源成本6.73%;其它费用占人力资源成本1%(含培训费用约0.67%)。西博尔(中山)有限公司2005年度财务决算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及其所占比重为:职工工资占人力资源成本93.3%(包含职工福利费占人力资源成本2%);社会保险费占人力资源成本6.5%;其它费用占人力资源成本1%(含培训费用约0.23%)。 由上述统计数字看出,人力资源成本中的职工工资比重高达约93%。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加强对人力成本的调控,只有对保险、福利、培训等人力资源成本适度投入,才能有效发挥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势;才能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劳动带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虽然控制人力成本是企业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但不应该以降低职工工资收入为代价,因为工资收入具有刚性,很难下降。只有建立适应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内部分配机制,搞好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多劳多得为原则建立起健全、科学的人力成本调控体系,才能实现人力成本的控制目标。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环节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按一般企业生产经营和程序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环节。加强人力成本资源的预算、执行、反馈调整控制将促使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更趋科学化、程序化、目标化、效益化。 (1)事前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的事前控制是在企业生产之前,建立成本预警系统,是保证实现既定的目标成本和盈利水平所进得的一系列成本控制。通过成本预测、决策来确定目标成本,然后下达工时计划及工资费用定额,企业内各部门按此计划组织生产,以实现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 (2)事中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的事中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日常控制。在人力资源成本形成的过程中,要及时、持续地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发生偏差要预测发展的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把差异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达到控制目标临界点发出预警信号。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要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即按需分配劳动力,按计划组织生产,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投入,实行有效的事中控制。 (3)事后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事后控制是指生产过程发生之后将实际人力资源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明确节约超支原因。事后控制主要作用下一循环,会对今后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四、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措施 我们还可以拿经济学理论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做工具,分析研究在企业年度人力资源成本总体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哪些成本或者降低哪些成本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处于最优状态,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笔者认为,在年度员工薪资福利水平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使用成本是相对的固定成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激励成本和离职成本是相对的变动成本。从控制、降低成本角度来讲,一般固定成本是不可变的;变动成本会根据与它相关的因素发生变化。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除了裁员这种硬性铁腕措施之处,还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必须从加快人才本地化、实施减人增效、加强工资总额控制、改善和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强化考核兑现及清理整顿工资外收入等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人力成本的有效控制。 加快人才本地化步伐,逐步实现管理、技术人才的本地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