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YYSX054 论文字数:3655,页数:03
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恰当的选择和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然而从书本知识到实际问题往往有一定距离,数学模型是联系两者的“桥梁”。因此,构建建模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把所考察的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欧拉解决“七桥问题”用的就是这个方法。所以说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