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心理学毕业论文
论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二)
本论文在
心理学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应着眼于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使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具体知识和规范的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辨识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理智地判断和进行选择,真正将德育的浮于表面化转变为内化过程。从学生心理、个性和心理品质出发,借助心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通过疏导学生的心理,强化他们对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接受度,有助于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目标顺利达成。
加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渗透
在加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渗透方面,这是一个大工程,主要分为三方面融合渗透。
一是在在学科内容上的渗透。要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对象等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各学科之间横向的有机联系,采取自然、有机地渗透。
二是在教育形式上的渗透。要认识到在教育形式上德育与智育是对立统一的,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也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强德育工作可能会占用了智育教学的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德育工作抓得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自主性也会提高,成绩也会上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学风是良好的学习成绩的保证。因此课堂上不一定采取一味灌输的教育方式,可以多让学生参与其中,谈体会,谈学习心得,融知识与思想为一体,通过思想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老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德育走进课堂,并尽可能地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只有在各自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强化支持与配合,二者的关系才能融洽。
三是教育管理上的渗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自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学校的教育管理机构也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在学科内容、课时安排以及师资管理调配上http://www.docin.com/p-759753331.html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支持老师开展工作,通过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确保德育工作始终按照智育教学的进度深入开展并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学校家庭在对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合理搭配上也要达成一致,形成良性互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教育应用到德育、智育工作中的途径探讨
提升心理教育在丢弃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水平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德育要在重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个人品格的塑造。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将心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将心理教育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改革的突破口。学校要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增添到德育目标中去,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意识、健康人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环节。此外,德育教师要加强心理教育教学素质的提升,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传统的教育方法。最后,学校作为教学的统领者,要加强对心理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应用的监督和考核,通过检查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改革现有德育课程内容
首先“心育”促进德育。在德育工作中引入爱国教育、爱社会、爱家、爱护环境等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心性,达到最终的“育心”目的。使学生成为对待父母有孝心,对待社会有爱心,对待祖国有忠心,对待环境有关心,对待自己有信心的人。其次,理想教育助力德育。通过德育教材中有关理想教育的内容,结合伟人和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怀有理想抱负地去学习知识、指导人生。再次,乐观主义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乐观主义教育时,通过课堂讲授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在面对各种事物时能保有乐观、活泼、合作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乐观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其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顺境与逆境同时存在,通过事例、挫折训练等形式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
在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教育的方法
学校都普遍所有物德育方法以传统教育为主,教育者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传授知识,学生作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学习,常常会存在填鸭式的教学弊端,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教育则显得势在必行。心理教学通常通过交谈、行为矫正、心理疏导、生活技巧训练等实操方法进行。心理教学方法注重顾及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生理特质等要素,教师通过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行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借鉴心理教育的优秀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为学生接受德育奠定了心理基础。
德育与智育一体化实现途径
德育和智育的一体化是提高德育重要性,彰显德育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说德育和智育的一体化是重要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的教育的目的决定德育和智育应实现一体化。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学生,使学生能够符合人才的标准和定义。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学生欲成才,必须德才兼备,缺失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才;二是德育的手段决定了德育不能像智育那样借助于传统的教育方法,或者说,德育应首先实现教育方法和理念上的转变。将德育融合于智育中,是促进德育发展,并实现智育进步的重要手段,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德育处于孤立化、边缘化的状态;三是德育的评价机制特殊性决定了德育应融合于智育,即德育不像智育那样可以通过评分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德育更需要在潜移默化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德育和智育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充分重视德育的重要性,以德育主导智育。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普遍不重视智育,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既有教育体制上的原因,又有教育理念上的原因。在体制上,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决定了学校和教师的成绩以智育成果为最终的评价,德育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从而使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失去了实施的驱动力,激励机制较为薄弱,一些学校和教师甚至会挤占本应属于德育的时间,用于应试教育培训;在理念上,由于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容易在短期内做出成果,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普遍认为德育并不重要,或即使认识到了德育是重要的,但是认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难以顺利实施道德教育。为了实现德育和智育的一体化,有必要充分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体制上,应淡化、消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提升德育的权重,使德育在教育体系内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在观念上,学校和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推动德育的发展。德育还应成为智育的主导,即德育不应处于从属性的地位,相反应处于主导性的地位,这样才能充分凸显出德育的重要性;第二,在智育过程中贯穿、融会德育,使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德育和智育的一体化需要在智育的过程中贯穿、融会德育,使德育能够与智育相容而不是相斥。具体来说,智育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体现出德育的元素,智育不能背离德育,智育与德育兼容并包并相互促进;第三,确立智育、德育一体化的科学评价体系,避免应试教育过于淡化德育。当前学校和教师对德育的漠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导致激励机制缺失,或一些教师在德育上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教育成果评价中这些努力无法得到评价体系的肯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将德育成果纳入评价体系。这一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努力及其成就应被纳入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成就得到肯定,并促进教师在德育教育中更加努力;(2)学生在德育上取得的成就应得到评价体系的认可,从而突破“唯分数论”的限制,同时还能够在学生中树立标杆,产生导向作用。
只要我们认清上述存的关系及重要性,才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将心理教育、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让学生真正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从而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参考文献
1.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02-1012377590.htm《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有效性研究》张扬
2.卢用喜,《心理教育艺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教育与管理,2007年第18期,第1-4页3.王志强,《论大学生行为特点及行为倾向》,松江学刊,2002年第6期,第2-3页
4.黄正平,《新世纪德育与智育关系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第1期
5.边榕,罗丽芳,《教育心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1日出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论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
下一篇
:
迷信行为的社会调查研究
Tags:
心理教育
德育
智育
关系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