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二)
本论文在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以通过老师来制止同伴的不良行为。 分析原因:维护规则类告状是幼儿发生频率最高的告状行为,即当幼儿发现某个同伴的做法不符和老师提出的要求规范或自己认同的价值规范发生改变时,告状行为也就随之产生。幼儿认为老师制定的规则是每位小朋友都应该遵守的,孩子只要发现某个同伴的做法不符合老师提出的要求,马上就会大呼小叫,他们甚至眼睛都来不及看一下老师就开始告状了。
5、同情心驱使幼儿告状 案例:,如:“幼儿甲看见好伙伴被人欺负,马上向老师告状”“某某乱拿别人的玩具”等。
分析原因:看到幼儿受到别人欺负时,他会以仗义的身份向老师告状,幼儿懂的一些初步的道德观念,知道良好行为和不良好行为的区别,在一般能分清行为的是非、好坏。但他们仍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老师仍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现象表明,当幼儿遇到欺负人的不良现象时,会产生同情心和正义感,并向老师报告。
6、帮助类告状 案例:如“老师,某某喝我的牛奶”“某某抢我的贴纸”“老师,某某抢我的书”若老师出面解决,幼儿会高高兴兴继续玩,说明他是出于请求帮助类告状。
分析原因:即幼儿被别人欺负后,想寻求大人的保护,幼儿在家都是宝,倍受父母长辈的疼爱,当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成人,另外,幼儿心理调节能力较差,每当受到他人的伤害时,极力想寻求保护,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同情。
以上是我总结出孩子的几种告状行为,及我对告状行为所举出的案例及解析,只有清楚的交界孩子告状行为的各种类型才能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
六.教师处理告状行为的不正确态度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要面对幼儿各种各样的告状,对于这些告状,每位教师所持态度也有所不同,有些教师能耐心处理,为幼儿解决困扰。但也有部分教师对幼儿的告状采取了不正确的方式,分析所查资料和以往对教师的观察,总结出教师对待幼儿告状所处理不当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态度粗暴 有些幼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差,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用告状来解决,告状次数变多,老师也失去了耐心。当幼儿再去告状时,老师就有些粗暴了。如:“你事真多,动不动就告状。真烦”。
2、不予理睬 有些老师对于幼儿的告状很不耐烦,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去尊重他、理解他,只要幼儿告状,不管什么原因,都会表现的不耐烦,反以简单的一句:“我在知道了”“去,我忙呢!”来应付幼儿。
3、遇事老师解决 幼儿每天告状次数之多,有些老师为避免麻烦,只要幼儿告状都是教师出马替幼儿解决,因为教师凡是都亲自处理,会让幼儿直接把教师看为是解决问题的渠道,什么事都会去找老师。 4、认为告状双方都有错 这是比较常见的错误方法,老师不弄清事情是怎么一回事,既然来告状,那么两个人都有错,虽然看起来比不予理睬强。但实质上与它的性质差不多,在解决事情之后,幼儿还是不理解对错的因果,它仅仅表明事情的完结。
5、对调皮的幼儿带有偏见 遇到幼儿告状,特别是班上比较吵闹、调皮的幼儿。不问清事情的原委,就去批评调皮的幼儿,这也给其他幼儿造成误解,认为调皮的幼儿做的一定是错的。
6.事必亲为
任何事情都必须自己亲自去做,不允许幼儿自己解决矛盾,不论幼儿遇到什么事都要告诉老师,要老师解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师在批评幼儿的时候喜欢说:“谁让你自己解决的,遇到什么事都要告诉老师,让老师解决,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差,而且有时候有些孩子的确处理的也不对,但老师不应该以篇盖全,幼儿每天告状次数多,有些老师为了避免麻烦,只要有幼儿告状,幼儿都会亲自出马,替幼儿解决问题,教师凡事都会亲自处理,会让幼儿直接把老师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渠道,无论什么问题都要告到老师这里。
7.偏袒一方
偏袒即是偏护一方,保护一方不受伤害,对于自己喜欢的幼儿不听告状的原因偏爱一方,认为另一方是错的。在幼儿园一般都会有这种现象,有几个小朋友很聪明,上课认真,在老师眼里什么都好,而且长的特别可爱,一看就招人喜欢的那种,老师对待这样的幼儿特别的偏爱,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样的孩子就永远不会犯错,久而久之,这会滋长孩子的自负心理,同时,也会让其他的幼儿产生自卑感。
存在以上教师的错误态度和错误的教学方法,是因为教师没有重视幼儿的告状,教师认为那些都是小事,幼儿告状都是无理取闹,“人来疯”随便打发他们就可以了,过会就会好的,教师在处理幼儿告状的方式上,没有正确的分析到他们告状的动机是什么,以及教师的正确处理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让教师重视、了解幼儿告状的心理动机,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这些告状现象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都很常见,幼儿告状不完全是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应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幼儿的告状,孩子们很在意老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门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在幼儿的眼里,老师是最受崇拜的、是最可信赖的,只有老师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七、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1、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态度
幼儿爱告状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普遍的现象,老师不要怕幼儿告状,从积极意义上说,幼儿告状正是他们亲社会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对幼儿的告状应斥欢迎的态度,在工作中遇到幼儿告状,可以先停一停别急着截断或不耐烦,微笑会让自己与幼儿都得到放松,要耐心指导,帮助幼儿,只要教师能重视幼儿告状,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指导,相信幼儿的这些良好心理品质会得到发展。
2、认真倾听幼儿的告状,要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遇到幼儿告状教师应耐心倾听,细致、全面的调查,争吵、控告的原因,详细的弄清告状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以下列举个别类型进行分析:
(1)、检举类告状的幼儿,他们以揭发检举他人的方式显示 自己的优秀,其目的就是为了讨好老师,表现自己,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不宜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幼儿的面批评另一个幼儿,可以这样对告状的孩子说:“你知道他打人不对,这很好,那你看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呢?”
(2)、求赏类告状,这是幼儿比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因为幼儿告状常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老师不宜鼓励。
(3)、为自己辩解的告状,这时老师要分清责任,该惩罚的绝不姑息,同时要让本以为告了别人的状自己就没事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4)、保护弱者类告状行为,这是幼儿道德意识发展的表现,教师应视之为一种可喜的想象,并应及时的加以肯定、鼓励,然后应认真予以引导,与孩子共商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
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的任务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也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从而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告状行为,幼儿到了幼儿园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能力、认识社会、与同伴交往、学习交往技能、学会解决身边的矛盾。所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4、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幼儿的告状一部分是由不能很好的分享同一件物品而产生的。培养幼儿懂得分享,必定会减少告状次数,教师要尽量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和启发幼儿参与活动时互相交流、协商,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分享,让同伴直接用商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5、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自信但不自我
太喜欢告状的孩子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过于自我的表现,老师需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幼儿处理好自信与自我的关系。充满自信的孩子不会有事没事跑到老师那里去告状的,他们对待自己有一定的信心,遇到一些小毛病,自己能处理好,所以培养孩子很棒。
八.结束语
态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是只要我们有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到,一定能做好。日常生活中,幼儿因纠纷而产生各种告状行为,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告状,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孩子们争吵控告的原因,弄清楚孩子争吵的原委,如果我们漠视孩子的告状,既伤害了孩子的幼小心灵,又让孩子产生了压抑感,有话无处说,有委屈无处倾诉。但是相反,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保护孩子,时间久了,又会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教师在了解纠纷的原因后,老师要认真调节,并要加以解决,对那些恃强凌弱的幼儿给以适当的批评,对被欺负的给以安慰和保护。无论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大法官。任何不予理睬,敷衍的态度对孩子是不尊重不礼貌的,幼儿的告状行为看来事小,但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老师要重视幼儿的告状,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其实爱告状的孩子也不乏可爱之处。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无论他们的告状理由是什么,都希望老师能多一点耐心,多一些爱心,好好的爱孩子,帮助孩子。
参考文献
1.孩子的五种常见告状动机
2.周长秋 谈老师对幼儿告状的分析评判能力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2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9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浅谈幼儿道德教育的发展与策略
下一篇
: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02
Tags:
教师
如何
正确
对待
幼儿
告状
行为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