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薛宝钗的性格及其悲剧命运 内容摘要: 薛宝钗是一个文学艺术史上具有恒久魅力的人物形象,世人评价她多褒贬不一。她是封建淑女的完美典范,集美貌、才能于一身。然而悲剧的命运还是最终降临在她的身上,她可以说是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从这一角度而言,我们从她身上看到的也许就只有辛酸、悲苦和同情了。 关键词:薛宝钗 封建淑女 悲剧命运
正文: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她集美貌、才能于一身,说话做事识大体、顾大局,在贾府赢得了自上而下的好评。然而她还是不能逃脱自己的悲剧命运,婚姻最终成为一场空。如此完美的封建淑女的典范,却也承受着封建礼教的重压,命运不能自主,我们只有在同情其遭遇的同时,深深地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及其杀人的本质。薛宝钗的形象塑造得丰富、细腻而具个性化,充满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薛宝钗的性格及品质 薛宝钗作为“金陵十二钗之首”,有着非同常人的气质,具有很多优良的品质。她秉花容月貌,艳冠群芳。无怪乎林黛玉说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她天生丽质,有着卓越的才气。不但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而且还晓知文学、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致使史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她“知道的竟多”。在诗歌的创作上,构思新颖、意境深远、雍荣典雅、含蓄深厚,能与林黛玉相媲美。 自从薛宝钗进入贾府后,赢得了众人的称赞。就连赵姨娘也对她赞赏有加。这主要因为宝钗待人宽厚,为人真诚,豁达。尽管林黛玉一次次挖苦讥笑宝钗,可她却“浑然不觉,从不心存芥蒂。”以致林黛玉也这样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及好的,而我最是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除此之外,她还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林黛玉吃的药需要燕窝,宝钗就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接济她;处境窘迫的刑岫烟把冬衣当了,她命人取了回来予他。 如此种种,薛宝钗所具有卓越气质和品质正是一个封建淑女的集中体现。然而有的学者却将其大大的歪曲,说宝钗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了个人的功利目的,以获取当权势力的欢心和支持,以实现她的“青云之志”。我想这是对薛宝钗的片面性认识。 在封建社会里,男权是至高无上的,男子可以走出大门,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而作为一个卑微的弱女子,是没有任何出路可言的。“白玉堂前春作舞,东风卷的均匀。蜂团蝶阵乱了分分。几层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垠,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得“青云之志”最初不过是想以候选才女的身份挤入后宫,实现自己的大志,但这条路,也并非是她一个人所能左右的,在迷冥之中家人早已为其安排选择了。入选落空后,他和家人寄居贾府,争“宝二奶奶”的宝座也并非是当初她想实现宏图大志的第二步。只不过在她踏入贾府后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