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心中的张爱玲谈谈我心中的张爱玲 [摘要]:本文从张爱玲的作品切入,披露了她独特的女性感性,雅俗共赏的永恒魅力,和那 苍凉的美学立足于社会城市中。通过读她使我迷恋、顿悟、倘徉。 [关键词]:感性 雅俗共赏 苍凉 读了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只有与张爱玲结下了不解之缘。阅读张爱玲几乎成了我的生活情结,通过读她读懂了我自己,读懂了人世间的各种面孔。她使我迷恋、顿悟、倘徉。她的作品让我坐不安,睡无眠。我知道自己早以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感性天才 其实,张爱玲写作很大程度靠的是天赋才情,她既是一个极感性的人,同时她又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依据的更多是女性的感性。她抒写的女性只从女人真实而又独特的心态去无忌地披露。她笔下的女性没有意识到要改变定形的社会制度,固有的观念,要与命运抗争。她们只在现实的生活圈子里,寻找更多的缝隙,痛并快乐地活着。因此,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总对命运下着青春的赌注。且看《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知道你们都是清门静户的小姐,你们跟我换一换试试,只怕你一晚上;也过不惯。”[ 孔庆茂《张爱玲传》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所以说,张爱玲不像别的闻名女作家如冰心、萧红、丁玲,她们关照世界多从纯女性视觉出发,更多抒发女性的不幸,时刻关注着制度的变革、命运的抗争等等宏大命题。张爱玲仅仅关心笔下女性人物的所去所向,这是凭着她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直觉。 在她与胡兰成的婚恋上,也渗透着她极感性的情感。胡兰成曾任汪伪政权宣传部次长,伪行政院长法制局长,但张爱玲素不问政治,也不关心胡兰成政治上的事。她只倾慕于胡兰成的名士风度、满腹才学。“她知道胡有妻有室,但她并不在意,她也知道胡这个人很招女人喜欢,她也不吃醋,这倒证明她所爱的胡兰成是有魅力的”[ 张爱玲《金锁记》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就因为张爱玲的太感性,造成了她的婚姻悲剧,我们不得不为她感到可惜。 雅俗共赏 张爱玲是读着张恨水的小说,在上海世俗化的都市生活圈子里成长起来的女性。她有着大虚无的人生观作底子,对世俗生活的种种烦琐、杂碎,大彻大悟。她叙事也立足于这个世俗世界,没有抬高世俗,也没有孤高自立。她宣称自己是一个俗人,一个拜金主义者。她曾对她姑姑说他她很爱钱,她姑姑戏说她是“财迷”。她对钱的热爱从来都是公开的不像别人那样假清高的人,有钱的时候固然绝口不提钱,即至后来也为钱逼迫得很厉害的时候也还把钱看得很轻。这种一尘不染的态度很引起我的反感,激我走到对立面去。张爱玲的日常生活也很俗,是典型的上海世俗女人。“她俗得吃零食,常和炎樱、苏青逛商店,买布料、试衣服,对钱斤斤计较,甚至与姑姑、炎樱也要钱款两清。”[ 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44年8月出版 ]在她嗜好的口味上也显得很俗,在《童言无忌》里,她说自己是一个最安分的肉食者。“别人不喜欢的有许多气味我都喜欢,雾的轻微的霉气,雨打湿的灰尘、葱、蒜、廉价的香水。像汽油,有人闻见了要头昏,我却特意要坐在汽车夫旁边,或是走到汽车后面,等它开动的时候“布布布”放气。就因为张爱玲能够随俗,因此她能在上海这个世俗都市感受着世界,感受着生活,可张爱玲的俗又不同于别的女性,除了俗,再没有别的了。张爱玲的俗深深蕴含着一种雅。就穿着打扮上“如果一个人以穿衣打扮为唯一职业,像一个衣服架子人云亦云地赶时髦,那时一般女人的俗。但是如果有思想有事业的女人,对服饰对美容有兴趣有研究又有创新,美化自己,美化生活,像巴黎的时装设计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