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苏轼诗词的理趣(二)

本论文在中文系文学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西湖风光,不管在艳阳高照的晴天,还是山色朦胧的雨季,正好像美丽的西施姑娘一样,“淡妆浓抹”,无论怎样打扮都是漂亮的、迷人的。这里抓住了西湖和西施的共同特征:淡妆浓抹总相宜。事实上,岂止是西湖,其它美丽的山川景物,难道不也是这样的吗?又岂止是美的景、美的人,其它一切美好的事物,不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吗?诗人笔下的西湖与西子,实际上是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这首诗的理趣即在这里,这是苏轼诗词的一大特色。
 我们再来看看那首著名的《琴诗》:
 四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以谈琴为喻,说明只有琴与指两者紧密配合,方能弹出妙音,音乐家除了要有琴这一客观条件外,还须具备精湛的琴技这一主观因素,这首诗启迪人们:只有主观和客观条件的有机配合,方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琴对古代人来说本是随身常物,但苏轼稍加点染,便在高山流水的情趣中蕴涵着睿智的哲理。
 再如他的《纵笔》诗:
 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诗人一生道路坎坷不平,到了晚年还被当权者逐到当时最荒凉的地区惠洲,当时诗人虽然已满头白发,又有病缠身,处境非常艰难,照常情,诗的后半首一定会出现伤心落泪悲愤欲绝之类的常景,然而诗人笔锋一转,竟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自己“春睡美”的乐趣,“无官一身轻”,乐得清闲,睡得非常甜美,言外之意是说:尽管我被当权者一贬再贬,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可是结果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我照样春睡美!这叫反话正说,即从字面看只是病中求闲,睡得很好;实际上是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作者高超的手法,活化了一位飘逸旷达的诗人自我形象,并蕴涵着对权贵及其所造成的困境的蔑视,读者可从中感受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理趣。
 苏轼的理趣诗,许多是结合生活中所见的常景,提出了富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出了形象的、精辟的回答,启示人们作多方面的思考。如被人们广为推崇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总结苏轼诗词特点。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遍庐山之后对庐山带有总结性的题咏。诗人眺望庐山,看到山岭连绵,峰峦环列,高低嵯峨的景象,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视角不同,看到的情况各不相同。作者于是想到,人们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只看见其中的一个局部,或被某种现象所迷惑。读者可由此推想出:只有远离此山,才能看到整座山的全貌真相。这就寄寓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哲理:凡是主观片面,各执一端,都不能认识事物的真面目;欲见真相,需要脱出自身的局限,从高处从全面观察;同时也可理解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的时空再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就是从纯粹的写景角度出发,也是形象鲜明生动,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而画中又蕴含如此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哲理,景理交融,了无痕迹,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除此以外,《书焦山纶长老辈》、《霜筠亭》等诗,都是富有理趣的佳作。此外,大量富有理趣的佳句,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如:“且并水村几侧过,人间何处不几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极富于理趣而耐人寻味的。
 理趣诗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理趣诗靠它所射出的深邃的哲理的火焰来征服读者,但这个理又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让读者通过作品的形象去感受、联想然后悟出一些新颖而深邃的哲理,一首新奇的理趣诗,总是形与神的统一,情与景的统一,艺术与哲理的统一,也是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诗趣的完美统一。苏轼的这些理趣诗,对于促进诗歌风格多样化,丰富和繁荣我国古典诗坛,是起着积极作用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上一篇:论陶渊明的思想 下一篇:论如何做好一名创新型教师
Tags:苏轼 诗词 理趣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中文系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