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艺术和艺术特色(二)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2、构图巧妙。国画中的留白也被王维巧妙地运用到他的诗歌中,这种构图技巧在王维描写大漠景色的诗句中充分体现出来。我常常再想,如果是我身处辽阔荒凉的大漠,我能想到什么样的诗句来形容我所看到的景色。最适合的也就是这一句了,它已经是描述大漠景物的不朽诗句,那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王维的这两句诗用词简单平实得让人吃惊,没有绚烂的辞藻,没有一鸣惊人的修饰,而是用了两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直、圆”。但就是这两个词展现了王维高超的构图技巧。整首诗的画面只有两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直线,圆圈。而在这线条之外,画面剩下的只有大片的空白。而这大片的空白恰恰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正是另外一位神灵的居所,那就是想象。王维最大限度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真正的诗意不在这孤烟与落日之内,而是在这之外的广阔天地中。于是,任何对大漠苍茫壮阔的描写都显得多余。因为真正的描写,是读者凭借着满纸留白看到的只有属于自己的景象:将军想到疆场,士兵怀念家乡,旅人驻足凝望,思妇暗自神伤······
3、主次分明。构图中讲究宾主关系,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证,诗歌以颔联和颈联为我们描写了四幅流动的画面:月照松间的稀疏树影;泉流石上的耳闻之音;浣女嬉戏的清脆欢笑;莲船移动的归来之影。而其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山”“清泉”“日暮”的环境只是给后面营造了一个清新、爽朗的气围,衬托出中景的清静空灵,充满了灵性的禅意美。不仅呼应了主题,而且使诗中山水不再只是僵化的存在,而是充满了哲理与智慧。从而使主次之间得到和谐一致。 4、虚实相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构图法则赋空间以生命,王维的《汉江临眺》就是这众多关系巧妙布局的力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从大处泼墨渲染了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以此为画幅的背景底色,将目力所不及之景,略加绘之,收漠漠平野于纸卷,纳浩浩江河于画幅,众水交汇,密不间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色作为画幅的远景,则亦实亦虚:前句江水滔滔,后句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整个画面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接着诗人从“天地外”收拢,由远及近,绘出了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该句则具浪漫主义的雄奇夸张和想象,以虚实相间且飘逸流动的笔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的视觉交错造成的美感。城郭宛若水中小舟,浪拍云天,恰似天水一色共舞的壮阔画面。这种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的技法使得田园诗中的美景既丰富又有层次,表现出了王维的融画理入诗理的高深艺术造诣。 (二)从透视法的运用来看,“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③”这恰恰就是运用现代透视理论对山水画法的精辟论述。而此画理被王维融入山水诗中,真是妙不可言。在王维的《终南山》中,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联是未入山之前,立足山下所观之景。巧妙的运用了自山下仰视山颠的“高原法” ,从主峰太乙峰着笔,先用夸张手法勾画终南山的总轮廓,写远景,写终南山的高和远,描绘出终南山的突兀之势和旷阔气韵;而颔联立足山腰之景,写近景,写烟云变灭,出神入化,显出终南山深远意境。颈联则是游至山颠,立足山顶所望之景,用“分野中峰变”写终南山从南到北的阔,而“阴晴众壑殊”则是以阳光的浓淡、有无来表现千岩万壑的形态。尾联则是下山后,立足山下之视点所及,撇开山写人,更反衬出山之崇峻。。王维通过移步换景,流动观照,把四个散开的观点结合在一个画面上,这种散点透视法把诗中画面透视规律演绎到了极致。 (三)多种笔墨的运用和色彩的捕捉。王维作为一代山水画大师,在笔墨上,风格是“水墨渲淡”,没有浓妆艳抹,只有清淡素雅。这种水墨风格在他的《鸟鸣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不设色,清淡到极点,空灵到极点,静谧到极点,神韵也到了极点。读之让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在设色上,有以淡彩为主,表现自然韵致。如宁静空灵的《山中》一诗则是刻画山中景的,恬静而带生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淡淡的水墨,冷冷的颜色中,又点缀着几点星光样的红叶,平淡中显露了生机。特别是“空翠湿人衣”一句,运用环境色把物我交融在一起。当然,在绘画上,色彩的运用是不拘一格的,王维的田园诗也有用色夸张大胆的。如《辋川别业》中“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从这四句诗中就使我们窥见到这种夸张的设色法。春播的季节,山野之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春草与桃花。春草是怎样的,桃花是怎样的,人们大都有亲身感受。所以,要处理得使人如身临其境,是不大容易的。但王维自有见地,他使用了“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这就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用色法。把红与绿给予高度的强调——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于是盎然的春意,便通过红绿二色的强烈对比而跃然于纸上了。
(四)传神的写意手法与工笔刻画技巧双重运用。写意以表现印象情趣的雄浑完整为旨,工笔以具体刻画,精雕细刻见长。王维以工笔细描出《辛夷坞》中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诗人通过对辛夷坞中之辛夷花的细致刻画,展示出辛夷花默默地开放, 又默默地凋零。既没有生的快乐, 也没有死的悲哀; 它从自然中来, 又回归于自然,生命繁衍不息。诗歌是诗人在瞬间用直觉捕捉住的画面。它展示了一种感悟, 即万物在片刻中得到永恒, 刹那间又成终古。人超越了时间、空间、因果, 超越了一切有无差别, 挣脱了束缚人的心灵的精神锁链, 从而得到了自由。诗歌展示了一种清静空灵的境界。这份清静空寂的情绪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④。而《终南山》则以大写意的手法绘出“太乙近天都”的高峻和“连山到海隅”的意广。颔联以“白云”、“青霭“的迷朦挥洒流动之势,以“阴睛”两分的众壑衬托出幽深之境。上述两首诗,一工笔细刻,一传神写意,把绘画艺术运用的出神入化。。而《山居秋暝》则是二者兼用。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大写意手法营造出秋雨过后的空山之静与净。而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工笔刻画出山中松间光影变幻之韵味和山泉清澈流动之感觉。写意传神和工笔细雕两相结合,两相呼应,相得益彰。三、王维山水田园诗绘画艺术的影响
中国的山水诗诞生于南北朝,并创于谢灵运。在此之前,山水只是作为诗歌的背景出现的,谢灵运首先将自然景物当做主体进行描绘,开风气之先。但是,谢灵运对山水的临摹还仅仅停留在模山范水的层次,尚未将思想与灵性赋予山水之中,因此,山水诗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而上天选中王维作为唐代山水诗的代言人,这不得不说是唐诗的幸运。这位令人叹服的天才,将诗、画、乐、禅融为一体,创造出诗歌史上最具灵性的诗歌。他为我们在诗歌史上打开了另一扇大门。通过这扇大门,我们看到的是山水的清灵和静溢,这是经历了红尘的喧嚣之后的静溢,也是还山水以神性的本真。“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可见王维在唐诗发展中地位之重,影响之大。而王维正是用这种独特而又美丽的诗歌艺术滋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王维其“一片水墨不着色画” ⑤,融画入诗,将绘画艺术运用到诗中,倍增诗的韵致,达到了诗情画意的效果。把画(空间艺术)和诗(时间艺术)这两种不同的艺术相结合,正是体现了现代学科的交叉,知识的融合的重要性。
四、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充满了生活的真意
艺术源自生活。在王维的很多山水诗中,诗人从优美的景色描写中,抒发了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在很多田园诗中,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出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在山水诗的写景中,在田园诗的描绘下,王维的不少诗作饱含浓情。
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文赋》)。意思是诗歌理当发自真情而且必须有美丽繁盛的文采。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中,就是通过对田园生活和自然山水的描绘,真情流露,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情。
1、山水诗作中充满了生活的真情。在描绘景色优美的山水诗作中,诗人通过对优美的山水景色的描绘,融入自己的情感,表现了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真情。如《青溪》中: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人王维描绘进入黄花川漫游,沿着清溪漂荡,依着山水千回万转,路途百里。听到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看到松林深处山色静谧秀静,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的碧水中倒映着芦苇。心平闲静,使人忘忧,希望能在这里一直垂钓直老。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并在自己的感受体验融入其中,抒发了诗人冲淡的闲情。又如《汉江临眺》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
/4/4
上一篇
:
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论文提纲
下一篇
: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Tags:
王维
山水
田园诗
绘画
艺术
特色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