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酒驾入罪争议的法律思考01(一)
本论文在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关于酒驾入罪争议的法律思考
[摘 要]法律调整的酒驾行为指机动车驾驶人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的行为, 包括饮酒驾车与醉酒驾车两种。我国法律法规对酒后驾车行为的处罚普遍过轻, 造成酒后驾车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国外对酒后驾车行为处罚与我国相比较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了酒驾行为的发生。鉴于酒驾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及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酒驾入罪的争议之所在,本文旨在探讨相关法律条文,对酒驾入罪展开系统性分析。
[关键词] 酒驾行为 危害 刑法 法律思考
日本学者森下忠曾提出:对于凶恶的犯罪及危险的犯罪人应使用严格的处理为目标的刑事政策;相对地, 对于轻微犯罪及具有矫治可能性的犯罪人则应使用缓和的刑事政策, 使其不受刑罚的制裁或以缓和的方式处理。例如, 除罪化、除刑化或者非机构性的社会处理等。通过对近年来交通肇事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的考量发现,酒驾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在法律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议。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人重伤、死亡, 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违法犯罪问题频发, 促使法律实务界与法学理论界开始思考关于酒驾行为的立法。
一、酒驾行为及其危害
法律定义的酒驾行为指机动车驾驶人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的行为, 包括饮酒驾车与醉酒驾车两种。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522- 2004)于 2004年5月31正式发布实施的机动车驾驶人员饮酒驾车及醉酒驾车的全国统一标准中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20 毫克/ 100 毫升、小于 80 毫克/ 100 毫升为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80 毫克/ 100 毫升为醉酒驾车。[注释:
1.赵秉志, 张磊:“酒驾” 危害行为的刑法立法对策[J]. 法学杂志, 2009 (12): 10-13.]该标准是执法机关判定机动车驾驶人员饮酒驾车及醉酒驾车的统一标准。
(一)饮酒驾车与醉酒驾车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 大多数人属于饮酒驾车不属于醉酒驾车, 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醉酒驾车行为危害性比一般的饮酒驾车严重得多, 因此不能把饮酒驾车与醉酒驾车混为一谈。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别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 主要由交警部门通过酒精检测器检测。测量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522- 2004) 2004 年 5 月 31 日正式发布实施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查》规定的标准执行, 从而对酒驾人员予以相应处罚。据有关专家计算,如果人类的血液中所含有的酒精的含量超过 0.5毫克/毫升则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比平时大 3.5倍; 超过 1毫克/ 毫升的车祸几率比平时高 7 倍; 超过 115毫克/毫升则发生车祸的可能性就是平时的 26倍。[2.袁彬, 高雪梅:论 “酒驾肇事” 案件的刑法理论问题[J]. 法学杂志, 2009 (12): 21-23.]而如果人类血液中红所含有的酒精超过1.5毫克,则将这些酒精代谢完全需要的时间约为 10 个小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同时这意味着,机动车驾驶人员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饮酒的量过多,那么即使经过一晚上的睡眠,身体内的酒精也不能代谢完全,这有可能影响行车安全。根据以上标准和规定, 饮酒驾车不一定就是醉酒驾车, 但醉酒驾车一定是饮酒驾车。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公安交警部门在日常执法中需要仔细的区分饮酒驾车与醉酒驾车的不同, 对它们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
(二)酒驾行为的危害
饮酒后开车,驾驶者的注意力、视觉、听觉、反应能力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人在饮酒后,注意力容易产生偏向,不能很快的集中注意力,面对千变万化的交通状况和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一旦注意力产生偏差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酒精会使得视力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损害,造成视线模糊,眼前出现重影等等。视野的减小会使得驾驶者只注意正前方的目标,忽略视野边缘的危险。而对于色度感知力的降低则使得驾驶者无法准确的分辨三色信号灯。众所周知,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会降低,对于危险情况一旦不能及时的反应就会酿成事故。同时,喝酒之后人的心理处于亢奋的状态,比以往难以控制情绪,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从法律方面来看。首先,饮酒驾车的行为危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其次, 饮酒驾车的行为主体只要年满 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再次, 主观方面酒后驾车在没达到醉酒状态时导致的交通肇事主观上可能是一种过失, 行为人已经预见酒后驾车是法律法规严厉禁止的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但仍然相信凭借自己的驾驶技术不会发生事故。最后, 客观方面饮酒驾车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行为。
醉酒驾驶行为的危险性与“放火”、“决水”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害程度有着“等量性”且这种行为一旦发生就具有高度现实危险性, 应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犯。结合我国刑法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理论分析醉酒驾车的危害。首先, 醉酒驾车的行为侵害的是公共道路上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即醉酒驾驶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其次, 醉酒驾车表现为行为人处于醉酒状态, 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驾驶机动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 对公共道路上不特定人的人身和财产具有高度现实危险性。醉酒驾车行为的危险性与刑法第115 条规定的放火、决水、爆炸等等的行为相当, 符合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危险犯的规定。醉酒驾车行为人主观上处于一种间接故意。明知醉酒驾车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公共安全具有极大危险性且放任其行为的发生, 即意味着行为人是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绝不是过失。最后,根据我国修订后的2007 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规定,只有年满 18 周岁的人才能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即年满 18周岁机动车驾驶人员应该认识到醉酒驾车的危害性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笔者认为: 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为年满16 周岁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即应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醉酒驾车的犯罪主体即使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只要年满 16 周岁且精神正常就应认识到其行为的后果并为此承担责任。
二、酒驾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百分之三,但中国因为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确实世界此类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报道统计: 仅2008 年一年之内,在我国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居然有73484 人之多, 如果按照国际上的统计比例计算,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站全部交通事故的25%,这样算来,在这一年因为酒驾而导致的事故使得将近上万人死亡。这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并努力实行一系列政策力图改善这种情况。在往后的几年,因酒驾死亡的人员数量有所下降。2013年,因为酒驾入法使得因酒驾死亡的人数比列下降较多。但是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酒驾而产生的交通事故使得许多无辜的生命与幸福的家庭丧失, 因此酒驾者必须要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现行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1.酒驾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针对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但尚未构成犯罪者,所规定的赔偿责任。民事处罚的主要依据是《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交通事故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主要有:(1) 未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 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2) 行为人主观上不是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引起的交通事故, 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3)如果行为人对事故不应负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 则不能认定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从上可知, 机动车驾驶人员交通肇事后无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均对受害人造成了人身或财产损害, 均应承担其侵权赔偿责任。在民事处罚中没有对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做出明确的区分,将它们统一归为酒后驾车。而对于受害者的赔偿则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界定。
2.酒驾行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上一篇
:
关于学习继承法的体会
下一篇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问题研究
Tags:
关于
争议
法律
思考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