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酒驾入罪争议的法律思考2015(二)
本论文在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因为一开始我国对于酒驾只是拘留和罚款,很多人不以为然,就算被抓住也只不过就是被关上几天缴一点罚款而已,威胁不大。所以,最新的处罚条文应运而生。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只有严格的条文规定,严厉的处理方式,才能更好的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才能使社会更和谐。
四、“醉驾是否一律入罪”的思考与建议
(一)“醉驾一律入罪”是否违反刑法的谦抑性
谦抑性的概念:谦抑性原则,又称必要性原则。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
谦指谦虚,抑指抑制,它是说刑法作为惩治犯罪的手段,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求刑罚不能过于广泛的介入社会生活,要本能的保持“谦虚”,不能一有违法行为就马上动用刑法对其进行处罚,必须有所抑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构成条件,危害社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3.张伟刚、谢晓曦:《加强对适用禁止令监督指导》,《人民法院报》,2011.5]。在新疆地区就有一例,市民王某酒后驾驶皮卡车,在新疆克拉玛依市胜利路与昆仑路路口,被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大队执勤民警拦停,并带至医院抽血化验。经司法鉴定,王某血液酒精含量为83.06mg/100ml。超出了标准80mg/100ml[4.张蕾:《全国首例醉驾免刑案引争论 反对者称执法弹性过大》,《北京晚报》,2011.6]。据了解,是因为心情不好,独自喝了杯白酒就外出,刚到路口就被抓了。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但考虑到当时路上人少,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被告认罪的态度也较好,所以只判处了王某危险驾驶罪,免于刑事处罚。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王某的行为不可宽容,这就引发了一个很可怕的社会现象,大众的宽容度不断在降低,相对而言,有了大众的宽容度来衡量法治的指标,才能让我们有更好的判断,所以让我们明白,法治要求不是严刑峻法的。从此点我们可以看出刑法是具有谦抑性原则的,所以我们在适用刑法时应谨慎。
(二)“醉驾一律入罪”是否具有科学性
采取醉驾的判定标准数值测量或者不具备呼气、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条件的进行人体平衡的步行回转试验与单腿直立试验评价驾驶能力,是不科学的表现。
1、采取醉驾的判定标准数值测量是具科学性的,但是经过补充之后就显出了执法的随意。补充了做平衡测试单腿测试这些在大马路上做确实不合适,还会否认了采取醉驾的判定标准数值测量的不科学性,对于只超标不多而且意志清醒的人来说,平衡测试单腿测试根本不是大问题。这就是不公平、不科学的体现。
2、有人做过实验,吃荔枝有酒精反应,吃一颗呼气测试结果为55mg/100ml,然而继续吃两颗吹气的结果是102mg/100ml,明显已经达到醉酒驾驶的标准,太可怕了,如果在服用荔枝以后开车被查真就冤枉了,但是在吃完十来分钟后再测试,吹气结果为0mg/100ml[5.汪永森、王治:《网传司机吃荔枝被查出酒驾 交警实验吃三颗"醉驾"》,《郑州晚报》,2014.6 ],完全检测不到酒精。此后还试验出吃豆腐乳、喝漱口水也能测出超标。因此对上述情况测出的酒后驾驶人员不区分就立案,难免出现不公不科学。
(三)“醉驾一律入罪”是否能杜绝醉驾的发生
由于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饮酒文化,想在一夜间完全禁止杜绝是不可能的,况且人总有侥幸心理,不到黄河心不死、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是,我们还是要去认知,去明确酒后驾驶。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别人的安全拿出来试验,严格的入罪法律,更加能够保障我们的每一天,谁说不能够完全杜绝,但是一天天的减少,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能够把危险系数降至最低,是跨进成功的每一步。
五、结语
本文只是粗浅的论述了刑法中的醉驾概念和醉驾入罪的处理,每一个案件的复杂程度各有所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就是,我们不能被民意的报应思想所左右[6.陈晓宇:《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适用》,《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2
参考文献
1.李立众:《刑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尚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张莉:《醉酒驾驶犯罪争议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赵琪:《醉酒驾车现象的法律分析》,《法制与社会》2010.3
5.张伟刚、谢晓曦:《加强对适用禁止令监督指导》,《人民法院报》2011.5
6.张普定:《“酒驾”入罪法理探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
7.汪永森、王治:《网传司机吃荔枝被查出酒驾 交警实验:吃三颗"醉驾"》,《郑州晚报》2014.6
8.夏静、汪晓清:《为何醉驾要入罪,我国饮酒行为的法律与道德透视》,《光明日报》2011.5
致谢
本次论文写作是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习到完成一件事的态度和坚持的信心,还学习到许许多多课外的书籍知识。在此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吴海航老师、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办公室所有老师和帮助过我,一起学习的同学们,我才能完成论文写作。谢谢大家!],要明确立法目的,不能违背法律的理性。醉驾入罪要理性执法,才能立足威严,使民众信服,保障法律公平公正的判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原因复杂,环境各异。所以在判决时应让被告人心服口服,做到既能打击犯罪,又能减少犯罪。对于“醉驾入醉争议的法律思考”,还有很对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与研究的地方。我们应在学习与探究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律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初探
下一篇
:
客户投诉对酒店领域营销活动影响
Tags:
关于
争议
法律
思考
2015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