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当前我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一)
本论文在
工商管理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当前我国失业的成因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其发展的潜在趋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为什么失业问题如此严峻?原因究竟在哪里?人口、结构、发展、周期、体制因素都是我国失业的成因,而我认为体制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用翔实的数据,客观的态度,从人口、体制、结构、发展、周期等方面,对失业的成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失业 人口 体制 经济结构 劳动力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特征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劳动者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年龄,并且在某一特定时期里符合:(1)没有工作:没有受雇或自我雇佣;(2)目前可以工作:根据某些条件,特定时间里可获得受雇或自我雇佣机会;(3)正在寻找工作:在最近某一特定时间里通过登记、申请等特定方式正在寻求受雇或自我雇佣三个条件的,这部分人口即为失业人口。这种现象即为失业。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不断加快,我国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从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数字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公开失业状况正逐渐恶化。具体数字见下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年份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失业率(%)
1990 383.2 2.5
1991 352.2 2.3
1992 363.9 2.3
1993 420.1 2.6
1994 476.4 2.8
1995 519.6 2.9
1996 552.8 3.0
1997 600 3.1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年鉴》1991~1997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0年的383.2万增加到1997年的600万人,失业率从1990年的2.5%上升到1997年的3.1%。总的看来我国失业率是不断提高的。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讲,3%左右的失业率应该说是极低的,而600万失业人口对于一个12亿人口大国来说也无大碍。之所以这个数字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较大差别,是因为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仅限于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者,这样就起码漏掉了两大块失业群体:一是城镇中的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二是农村隐性失业者。我国农村还存在大约1.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置。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我国传统就业体制下所掩盖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社会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就业矛盾更趋尖锐。在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如何妥善安置日益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和消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快速、持续、稳定地增长,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通过深化改革实现脱困目标,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经济转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跨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国以来,中国曾经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全国性的就业问题。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镇失业人数曾经达到400万人。但由于当时正处于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建设时期,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政府通过对失业者采取以工代赈、移民垦荒、介绍就业与鼓励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到1957年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第二次是在60年代初,由于50年代末“大跃进”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城镇就业人口急剧增加。1958-1960年,职工人数净增2868万人,增长近一倍多,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中75%以上来自农村。60年代初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整顿经济,在全国范围精简多余职工、压缩城市人口。精简后,大约有近2000万劳动力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第三次是在70年代末期。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下乡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加上城镇积累的大量待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70年代又吸收了近1300万农民进城,我国城镇出现了空前严重的待业问题。进入80年代,国家调整所有制和产业结构,搞活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安置待业青年。1979-1987年间,共安置7000万人次实现就业,基本缓解了这次就业压力。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以渐进式改革为特征的市场化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劳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之后,我国就业问题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电子商务及其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
下一篇
:
当前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Tags:
当前
我国
失业
成因
分析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