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毕业生就业难点及对策研究(一)
本论文在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毕业生就业难点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日趋严重,国家高度强调各级政府及高校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政策落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虽然就业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仍然日益突出。本论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最后,从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政府等多方主体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对策。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现状 困难 对策
一、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现状分析
201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为680万人,2013年为700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每年增长20万左右,然而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却不是很乐观。从实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看2011年为83%、2012年为78%、2013年为70%,毕业人数不断增加而就业率却不断下降。数据显示各大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一些基层工作岗位却无人问津,导致人员分配极度不平衡,城市趋于饱和而农村却是极度匮乏[1]。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困扰高等教育发展一大难题。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引导毕业生广泛就业,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导致就业难、分配不均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类是“考霸”大量累积存在。部分大学生本科一、二年级就开始准备考公务员或考研。注重自己应试能力提升,加强应考技术培养,提高规划形成规模效应,使得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重现当年千人、万人过“独木桥”现象[2]。这类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或考上公务员,又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就会集聚在大学附近,利用高校资源继续“考”。此类毕业生被称之为“考霸”,他们不选择另寻出路,又无缘公务员,只能肄业,造成大量优秀人力资源浪费。
第二类是再择业者再次参与竞争。有些毕业生盲目找工作,甚至零薪工作也接受,因此会落进一些不法企业或法人的陷阱,不得不频繁变换工作岗位,但他们目标不明确,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
第三类是无业人员仍存在侥幸心理。他们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或人才市场,积极参加各种形势的招聘,简历投多次,但如泥入海,音讯全无,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就是找不到满意工作。
二、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
1.高校扩招
老话讲:“物极必反,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近年来,高考学生逐年增加,高校纷纷各出奇招来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拼了命的招生,学生是增加了不少,但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社会就业需求量不变,而学生供给却逐年增加,造成人才市场饱和,应届生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待就业毕业生和其他就业人员(下岗工人、进城农民、转业军人)的竞争[3]。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就业岗位与就业毕业生形成了一比几十或几百甚至上千人的状况,使大学生就业负担大大增加。
2.高校培养的专业性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不少高校麻木追求招生人数,新增专业或已有专业扩大招生,却忽视了专业与市场的需求关系。虽然加快了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但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各高校主要力量集中在增加自己的各科专业设置,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却没有将自有高精尖专业做大做强,造成部分专业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市场趋于饱和,就业率过低。如2006年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对清华、首都师范大学等全国16所高校3475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4]:热门学科就业率垫底。在被调查学生专业所涉及的11个学科领域中,冷门专业农学已签约和有意向签约率达到了78.38%,排在第一;而热门专业法学、教育学和医学就业率排在后三位,签约率均不到30%。同时为了迎接上级评估,各高校只注重硬件设施,忽略了各专业教学软件等方面的建设,导致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3.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欠缺
毕业生就业观念与自身素质不符,期望过高,也成为就业困难一大难题。一方面,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只强调应试教育而过多的忽略素质教育,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许多高校仍存在只注重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阅历培养的问题,造成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知识面狭窄,心理承受能力差。另一方面,就业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没有就业机会,而是难在没有理想的就业机会。有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的应聘国家干部,期许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并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择业取向导致了国企、事业单位、机关应聘者云集,而条件艰苦、农村基层、西部却招不到急需的大学生。不少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最基层的工作被同学、朋友、亲戚看不起。此外,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一大重要原因。
4.大学生的职业目标不明确
毕业生职业目标不明确,对社会、企业不了解,盲目跟风考证都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观因素。很多大学生这样总结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茫然地上课下课,寒假暑假,一学期接着一学期,周而复始,很快大学生活结束了。临近毕业,在大四最后一学期,大部分同学工作都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马上就要走向社会,既茫然又害怕,专业没学好,又没有社会经验,并且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参加人才招聘会就像去“赶集”,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都是现有毕业生就业现状[5]。再者,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并不了解自己所选单位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一味要求单位地域好、办公条件好、工作压力轻、待遇高等,太过要求完美,到头来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5.用人单位招聘标准不公平
招聘时,企业往往会盲目要求高文凭,高学历。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导致高学历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素质要求也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方面认为学历越高代表素质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打字等简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上一篇
:
杭州房价飙升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
:
浅析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Tags:
毕业
生就业
难点
对策
研究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