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茶馆》中的京味特色01(一)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论«茶馆»中的京味特色
【摘要】:老舍先生的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其作品《茶馆》最具代表性。“京味”是一种文化特色,以致到近几年,又开始颇受欢迎。凡开电视,荧屏上大多频道都是在播放着具有“京味儿特色”的连续剧,如果算不上“京味儿”,至少也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所以怎么着都离不开具有北京特色的生活方式。这也正是我所喜闻乐见的!因为皇城根儿下百姓的生活确实具有其特殊性,且是唯一不可复制的。即使到了今天,北京的现代生活依然充满了“北京味儿”,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但是要真让我说到底什么是“京味 ”特色,一时我还真说不清楚,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舍先生的《茶馆》通过从清王朝崩溃前夕到灭亡,再到军阀混战,最后到抗战胜利后的内战“莫谈国事”时期浓缩在了此部三幕话剧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将 “京味儿”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京腔京韵 老北京生活 老北京文化
大概六年前,在纽约被朋友拉到中国城看了一场舞台剧,正是老舍先生的《茶馆》。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其道具布景都接近于老舍先生的原著,连舞台下的我们也是围着刻意布置过的圆桌而坐,边喝着茶边欣赏表演。表演结束,大家都站起来为演员们鼓掌欢呼,久久不愿离去,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聊着表演和家乡。但整晚的气氛 总让我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借这次写论文的机会,在网上找到北京人艺的《茶馆》视频观看后,才恍然大悟。由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于是之、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的表演中,首先是茶房上场,他往台上一站,扎腿裤下穿着黑北京布鞋,蓝色长褂盖着膝盖,站姿也显得特别,脚一前一后,身子略前倾,一边儿的肩膀也略前于另一边儿,因为略前的肩膀指需要带动着手在空中比划,当然最前面的还是扣着西瓜帽的脑袋,我称其为“京站”;紧接着一段儿京味儿十足的打板儿及自说自话,然后那大幕才拉开。幕开马不停蹄接着的京韵大鼓立马就将人拉入到情境之中,背景中的竹板儿声、桌上的鸟笼、时而飘过的京剧声,最重要的是清一水儿的北京演员,那一口纯正的京腔京韵,加上整部剧中穿插的时近时远拖着长腔的叫卖声,活生生地体现了老北京的特殊地位所造就的生活与文化。
老舍先生的《茶馆》之所以将“京味儿”文学写得如此地吸引人,大概都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不得不提京腔京韵的语言表达。老舍先生的作品不少,诸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也都被搬上过荧幕,但仍然是老舍先生的这部《茶馆》最为经典。这部三幕话剧可以说是句句都透着北京腔的韵味。一个“您”更是贯穿了始终,这个字更多地体现了北京话中的礼貌,也说明了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时至今日,在北京也是满大街都能听到“您吃了吗”、“您几点到”等等。第一幕中王利发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哥儿们”“爷”等词也充分地体现了北京话中的市井味儿。连我台湾的朋友现在也是天天拖着嗲嗲的长腔说着“哥儿们”,虽然听起来总是像“根儿们”,却也是乐此不疲。那为什么北京话在北京文学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北京话使用的广泛性。作为近八百年的帝都,北京话融合了满、旗、汉等语言的
词汇及发音,像现在普通话的地位,是一种官话。忘记了在哪儿看过一篇当代北京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赵大年先生的文章,里面提到明嘉靖年间,“桂林王”派大臣进京向朝廷进贡三花酒,可是由于进贡大臣只懂讲方言而始终无法解释清楚三花酒名称的由来,嘉靖皇帝随提出凡进京各地官员必须要讲北京话,即当时的官话。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全国提倡的普通话即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语言。这并不表示北京话就是普通话,但以北方语言为基础,以北京话发音为标准的普通话确实是在中国不管走到哪儿大家都能用来互相交流的一种语言。否则,几千种的方言可能就将“旅游”这个词改写了。在做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12年里,曾经不止一次听学生说:从北京回来后对学习汉语又充满了自信与积极性,因为在那儿对当地人讲的话差不多都能听懂,而且他们也能听懂学生的话。试想一个上海人或一个广东人不管在哪儿都讲自己的方言,我想他们在外的生活和工作或许连一天也坚持不了,可是北京人就没这个问题。可见北京话真真儿是走遍中国都可以通用的语言。
北京话中的痞气。其实这种“痞气”也可以说是江湖气,包含了大气与仗义,让人
听了心里舒服。这与几百年来生活在皇城根儿下也不无关系。不管您是哪个阶层,只要是有了能耐和本事,就会被人尊称一声“爷”。老舍先生在《茶馆》十几个重要人物中就刻画了松二爷和常四爷等一众爷。就算不相识,称一声“爷”也准没错。第一幕中松二爷第一次看到二德子,打量了一番就说:“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王利发为避免在茶馆中生事,也赶忙对二德子说:“德爷,您后边坐!”紧接着马五爷的出场似乎更多了几分气势。就算不被旁人喜欢的刘麻子,也被康六左一声“爷”右一声“爷”的叫着。同样是第一幕中秦二爷要将地和房子都卖了,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这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都发生在北京城,才造就了如此充满侠义的“爷”们。“成嘞,您放心”!不管是什么情况下您听到这句话就放心吧,北京人一旦说了这句话,就算再难也会费尽心思地去帮您把事儿办好。
北京话中的贫。贫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油”,但这不是损人的“油”,而是利己不损
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茶馆》第一幕中秦仲义想加租就充分地体现了北京话中的贫。“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儿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王利发:“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儿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秦仲义:“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 ”王利发:“您甭吓唬着我玩儿,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绝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看,这即没伤和气,又解决了房东要收回房子的问题。同样在第一幕,刘麻子对松二爷道:“松二爷,留下这个表吧,这年月,戴着这么好的洋表,会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这么说,您哪?”这是种只有在北京话里才会用到的语法,也可以切切实实地体会北京话中的“贫”,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这种建议,似乎没有反驳的余地。北京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报站就很有特色,其上下唇不分,一长串奔流而出,似是不想多费一分的力气,也体现了现代北京生活中的“贫”。北京话中的“贫”真可谓是“京味儿”的精华。
老舍先生不光用北京话写文章,且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在其传统市井土话里经过加工,从而熔炼出了京韵的香气。
二.老北京情结。老舍先生的这部《茶馆》最能体现老北京中下阶层的生活。一个不大的茶馆融合了各色人,可以说就是一个浓缩了的当时的社会。而“老北京”恰恰就是指的这一个阶层。茶馆这一个公共场所,在别的地方是不常见的,但在那时的北京却很受欢迎。“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饭菜。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量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是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也是三教九流,拉洋车的车夫、小商贩、说媒的、官府的、街上的乞丐,甚至是清末宫里的太监以及后来的学生群体,都充分地演绎了老北京的市井生活。他们一方面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朴素美德,秉持宽厚善良与勤劳,同时又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具有诸多缺陷,如自私狭隘以及虚荣平庸等,在茶馆中的各色人身上你都能看到这种矛盾的综合体。
1. 不管如何,老北京式的悠闲生活是必须保持的。比如松二爷和常四爷,在第一幕开始不久就提着鸟笼子上场,拿出自带的茶叶。拿自带的茶叶是为了省下几个钱,可以看出就算没钱也要上茶馆,自带茶叶即保住了颜面又享受了生活。可是不管怎样,鸟不能次,还得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而且礼数不能少,第一幕中有一个细节就证明了此。茶房李三泡好了茶,松二爷和常四爷先是向邻近的茶座让了让,而不是直接端起自顾自的饮用。第二幕中茶馆重新开业前,也正是开战前夕,没人知道第二天是否还能看到日出,但常四爷还是提着几斤老腌萝卜“特意给你送来了”;松二爷即使“穿的很寒酸,可是还提着鸟笼”前来道喜。现如今大家说道“老北京”也总是让我想到那个年代,青瓦灰墙的胡同里叫卖着冰糖葫芦,那拖着的长腔足以穿透厚厚的城墙,穿进每个人的耳朵里;早上必须有豆汁儿,那腥中带臭的味道还真是每早都离不了;遛鸟后到固定的大茶馆坐坐,跟相熟不相熟的人聊聊天。
2. 老舍先生把北京的人和事熟记于心,点点滴滴融化在《茶馆》里。剧中还体现出了北京人做事的“派”,这个“派”可以是大气,大派,气派。比如同样在第一幕中,茶碗摔碎后,都要自带茶叶的松二爷居然说:“盖碗多少钱?我赔!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上一篇
:
论《红楼梦》对张爱玲作品的影响
下一篇
: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01
Tags:
《茶馆》
京味
特色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