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试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死观(一)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试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死观
[提要]《古诗十九首》所反映的生命意识,真正地体现了东汉末年下层文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对生命的痛彻清醒的认识、对生命短促的感伤和对短促生命的欲求与留恋。是特殊时代下的真实写照。诗歌中体现的是人生苦短、感怀伤时、孤独焦虑,在迷茫中把握生命的存在。实现了儒学价值观向个人的主体价值观的进步,开创了新的五言新诗体,为魏晋六朝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生命 觉醒 痛苦 失落 主体
小时候 读刘庶凝的《还乡梦自序》时,常常为文中所表达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那种对故土依恋的叶落归根的思乡情感所感动,尤其是“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和“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两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迢迢牵牛星》时,也曾为诗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饱含离恨、幽怨的情感所感动。 这也是本次我选《古诗十九首》作为自己学习的缘由。然而,品读、学习之后,发现其包含内容远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透视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们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更令我深思。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面对生与死,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人文背景和政治背景下,便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西方人本着对宗教的虔诚,在“上帝”的信念中解脱死亡的恐惧、获得永生的慰藉。那么,对于不相信另一个世界的中国文化人又是如何对待生死的呢?秦始皇、汉武帝希求不死之药使自己获得永生。哲学上的道家把生死看作是万物之自然规律,人应与其它生物一样任其自然。庄子《逍遥游》中以“大鹏”这种神鸟化为自己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而儒家真正考虑的则是“生”态度。在“生”的有限空间里完成生命的不朽。古代曾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说 ①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最高层次为树德立业,其次建立功勋,再次有著书立说。此“说”为历代中国文人所信奉,并不断激励着后来人积德行善、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也因此有了后代的孟子的“舍生取义”、司马迁的《史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诗十九首》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另一种生死观。
通读《古诗十九首》,我们看到的是东汉末年下层文人对生活的态度与感情。这种态度与感情,既不同于老庄的哲学意识,也不同于儒家的对生活的积极进取与追求。而是一种特殊背景下的对生命的深深思考。
一、《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汉末的下层文人对生命痛切而清醒的认识
《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诗反映了中下层文人在异乡求取功名屡遭挫折后,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痛切而清醒认识。如诗篇《青春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古柏青青,四季不凋;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天”与“地”构成了大自然的永恒, 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远行的 “羁旅”客那样,匆匆忙忙。诗人以鲜明而截然的对比,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的飘忽如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一个“忽”道出了人生瞬息苦短的悲哀;“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驱车上东门》)以坟墓如堆的凄清景象来揭示对短暂的生命的惊恐和面对死亡的恐惧;“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去者日以疏》)目之所见,“丘”、“坟”、“古墓”、“松柏”、“悲风”,一个个具象中,展现的是阴森幽暗的景象,凸显的是对死亡的万般忧焚与无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飙尘,本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这里喻指人生,言其瞬息、短促、虚无。人生一世,仿佛旅客住店。又若飘飞的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体现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一个“俱”蕴含了人生无常的无限悲哀;“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等等,这些诗篇并非一人一时所写,却无不展现着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感伤…… 天地、大自然是永恒的,而死亡却随时随地、如影随形的窥视着自己。正是这种忧虑的真情流露,使读者深深体会到,诗人们对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的体味之强烈。 这种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 由此也成为了当时时代下层文人作品的典型音调。而且一直影响到魏晋时期。但是,这种表面看来似乎是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深藏着的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二、表现汉末的下层文人对生命真谛的思索
我们知道,马斯洛曾有人生自我实现的五个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首要层次便是生理的需求,其次是安全的需求。中国传统文人的“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一度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种凡世的永恒价值。司马迁之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在于“立名者,行之极也。”(《报任安书》) 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即使是下层的文人也是如此。但是,惨烈的现实,又使他们不能不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重新作出思考。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集团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政治腐朽,社会黑暗。“公赋既重,私敛又深。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猒,遇人如虏,或绝命于棰楚之下,或自贼于迫切之求。”②再加上连年战争饥荒、社会动荡,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这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一个视人命如同草芥的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东汉·曹操·《蒿里行)充分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特色。
那时,佛教尚不流行,玄学尚未兴起,现实的痛苦无法消弭,又无法安顿自己的灵魂。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这些下层文人连“安全”这一层次都无法保证,罔论归宿、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各种思想的产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纵观《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的思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是《青青陵上柏》。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② 诚非虚言。请看原诗:“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官遥相望,双阙百馀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这里作者所谓游戏宛洛,其意在仕途。“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为东汉京城。“洛中何郁郁”,——“何郁郁”一方面道出了京城的繁华程度,另一方面“何”字把作者的复杂感情也蕴含其中,惊异?羡慕?鄙视?仔细观来,这种“繁华”也只指这一京城中达官显贵之人的相互探访,相互往来。“冠带自相索”——“相索”二字写出了他们无非都是为些酒食、俗利,一帮趋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上一篇
:
论黄庭坚诗歌的理趣取向
下一篇
:
谈谈如何驾驭我校语文课堂高效延伸
Tags:
试论
《古诗十九首》
生死观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