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公文写作中的模糊性语言(二)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活性,避免绝对化,这就需要运用模糊语言。
(3)委婉性。虽说公文中的法令法规及各项政策是处理问题的依据,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绳,具有法定的权威性,但其用语也要适当带有委婉性,要做到刚中带柔,威而不露。在外交辞令及公文的结束语中,就常常使用委婉语言。如,“请参照执行”、“请研究执行"、“望及时告诉我们”、“届时敬请光临"、“请及时函复”、“请及时函告"、“希即研究执行”等,尽管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气势,但也不容你有禁不止,有令不行。
二、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作用
(一)使繁琐冗长的列举变为简洁的概括
有些公文,由于公文内容所包含的某些信息就有许多不同的成分组成的,这时如果使用精确语言一一列举,就会使公文变得繁琐冗长。同时,公文中所涉及到的公务活动,有很多是具有普遍性的,如工作性通知、指挥性决定等都反映普遍问题,有的文件也是普发的,在全国或全省较大范围内发挥效力,这时多需要用到根据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如:“计量单位的改革是一项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事,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充分重视,制定积极稳妥的实施计划,保证顺利完成。”这里的“各行各业”、“各地区、各部门”具体说来会有很多,一一列举,文章会不胜繁琐,用模糊词语概括就为大家所接受。我们经常可以在公文中看到“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各种措施”、“酌情办理”等模糊性词语,显然,这些词语的使用对公文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减少了公文的字句,是十分必要的。
(二)使公文内容的表述留有余地、更具灵活性
公文写作中,表达分寸、程度时,虽然可以用不同等级语义表示,但仍难以做到准确,而用模糊语言却给人一定想象,让我们把握一定的准确性。这是由于模糊词语弹性强、可伸缩。在表达时可以根据需要,留有一定的分寸和回旋余地,给执行者以变通的可能性。如:“近年来,受世界气候的影响,本市不断出现灾害性天气,各级政府和防讯机构必须抓紧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全市工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X X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二零一X年防汛抗台准备工作的通知》)这里没有说“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哪些措施,各地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统一硬性规定,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这种指导性语言对于执行者来说,既有方向性,又能各行其是,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模糊词语,对主体的表达、语体风格的变化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符合公文的政策性要求和公文的实际行文需要。
(三)发挥比精确语言更周密严谨的表达作用
严密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在有些情况下,我们无法使用精确的语言来表意,也只好求助于模糊语言。就语言来说,模糊是绝对的,而精确是相对的。特别是在有些内容无法精确或无需精确的情况下,模糊词语是最好的选择。如:“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这里“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收获,无法明确。“进一步”有多大的一步,决不会有人去追究。如果将这两个词换成精确词语,谁也不会表达了。
三、在公文写作中如何正确把握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大量使用,并非始自近来,作为一种独特语言现象而单独提出,意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使模糊语言的使用由不自觉而自觉,更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和一切事物一样,模糊语言有其积极的一面,自然有其消极之处。
(一)不要错把模糊语言当语言模糊
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专指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不确定性的语言。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与语言本身内涵、外延的模糊相对应,从而达到准确表述事物这一目的。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表述含糊不清。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而是形成了错位对应:一种是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是模糊的;一种是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这里所需要的却是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体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语言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其中,“十年前”本身是一个模糊概念,而“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了,这是客体的模糊性和表述语言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在表述客观事物过程中出现的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语言模糊现象在现代公文中并不鲜见。
由此可见,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能做到的便是模糊语言;否则,便是语言模糊。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必须从语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真正把握模糊语言的实质,正确使用模糊语言。
(二)公文写作中不要为求得“委婉”,一味搞模糊由于多种原因,公文在表述上有时需讲究一定的策略性和灵活性,或委婉含蓄,或旁敲侧击,这就需要借助模糊语言来实现。例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关系曾经一度处于紧张状态。”(《中美联合公报》)这里用“众所周知”这种模糊语言就回避了心照不宣的具体内容,避免了重提两国关系史上不愉快的往事。但是,现实情况错综复杂,当需要直言不讳、慷慨陈词的时候就不能躲躲闪闪。如果为了委婉含蓄而一味使用模糊语言,就会使读者因不能领悟语言的潜在含义而错误理解发文意图。如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出台的一条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事项的政策中说,要“支持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这个“支持”就是模糊语言。如果仅此一句,人们是无从知道国家支持的力度有多大的。因此,有必要对这句话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以弥补模糊语言所造成的欠缺和不足。
(三)不要脱离语境,滥用模糊语言
任何词语、句子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准确传达其内在意蕴,因此,公文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必须根据上下文表达的需要及具体的影响因素而定。有些人不顾语境滥用模糊语言,像“一般不能挪用专款”、“大体符合制度规定”、“有些盗版影碟必须严格查禁”、“原则上不准超编”等语句就严重违背了发文的本意,有可能使收文机关在理解上产生歧义而给工作带来损失。因此,使用模糊语言要综合考虑具体语境、作者的身份地位、行文关系及发文意图等各要素,这样才能使模糊语言的运用和谐恰当。如一项新的规章出台,为使执行机关统一标准,运用精确语言规定施行时限的“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断不可写成“本办法自2010年初施行”。
(四)模糊语言在运用时要适度
不能因其具有无可替代、妙不可言的作用,就任意使用,过多使用,不仅不能带来好的效果,还会给人一种冗长、空泛的感觉。如一份公文中写道:“在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有关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个别领导的大力指导下,在一些上级机关的扶持下,在兄弟单位的支援下,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此文旨在表达工作的完成,是靠各方面的支持与协助,但这样多地使用模糊语言,让人感觉空洞,不确切。因此,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要适当动用,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度”,该用则用,不该用时则不用。
参考文献:
[1] 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符淮青.词的释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3] 蒋有经.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公务员必读法律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5] 何英玉.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论《阿Q正传》中的精神胜利法01
下一篇
:
论史铁生的心魂之舞
Tags:
公文写作
模糊性
语言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