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小学后进生激励方法的研究(二)
本论文在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2、社会的原因
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今是开放的社会,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有时候社会的舆论,网络的,报刊杂志的,口头交流的,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导向。同时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诱导,最典型的黄、赌、毒,会让孩子们的身心受到很大影响,接触多了就会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学生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当然思想浮躁,性格偏激,岂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3、学校的原因
后进生与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关系。有的学校教育围绕“升学率”这一指标进行,单纯以成绩为界定标准,忽视了后进生的群体需求,教育资源偏向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升学率”指挥下的人为不平等,对后进生是莫大的伤害,更强化他们的厌学心理。有的学校的管理制度热衷于各种“排名”,虽然本意是激励学生,班级甚至年级之间的竞争,但缺乏有效引导和教育的过度竞争只能导致后进生更受歧视,加剧这个群体的边缘化。
三、激励小学后进生的措施和方法
(一)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冷漠是师生之间隔着的冰冷面具,对后进生一味的批评和处分只会使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后进生表面上逆来顺受,但内心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我们必须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爱心,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对后进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缩短了。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不定期谈话,走访家庭与父母交流等方式,多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以获得学生的信任。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一名教师,当他充满爱心的时候,不管面对学生的什么问题,他的表情一定是和蔼的,他的批评一定是善意的,他的话语一定是温暖的,那么,他的学生才能做到如古人所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尊重后进生的尊严,培养健全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动力。”儿童的自尊心就像含羞草。特别是后进生的心理更加脆弱,情感波动大。他们表面上可能傲慢骄横,内心却又常常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表面上也许对很多事情都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他们表面上表现出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渴望得到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有时老师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会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从心理学上分析,教师对学生寄予诚挚的期待时,就会用赞赏的情绪因素对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给以肯定与鼓励,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快会感染学生,学生就会更加信赖老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做好。
人格的形成,尽管心理学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可以确定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师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尤其针对后进生群体,由于在学习生活上的种种缺陷,他们已经深陷迷惑之中,长久得不到有效引导并取得进步,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莫大危害。 所以,后进生是更加值得关注的对象,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逐步克服性格上的诸如胆小怕事,自卑狂妄,消极冷漠等潜在弱点,这样他们才能有动力渐渐跟上整个集体,真正形成良好的团结共进氛围。
(三)赏识后进生的优点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要素,其中一个重要改变,就是承认个体差异,赏识每个孩子在不同方面拥有的能力,决不能仅以考试成绩定优劣,尤其对于后进生,最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后进生中,有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高手,舞蹈的精灵,服务的标兵......教师要善于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并多加赞赏,满足他们需要理解和肯定的心理需求,就能激发他自身的原动力去不断克服原有的不良习性。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优缺点,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却无法去客观分析自己的好与坏,所以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不断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善”根,从而去发展,去坚持,这样,既可以很好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又可以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对自己对学习产生信心,主动地学习和奋斗并渴望最终取得成功。
赏识后进生的优点,重点在于以尊重,信任,理解为基础,激励、宽容、提醒为原则,挖掘孩子闪光的点滴小事并适当激励,并且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耐心与爱心并举,不能让负面情绪成为恶性循环,更不能让孩子在自卑自弃中沉沦。著名的教育心理学案例“罗森塔尔效应”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教师的任何赞美、信任和期待都具有一种能量,它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从而使学生变得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四)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荀子在《劝学》篇中曰:学不可以已。学习是小学生理所当然的责任,是他们成长历程中获取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工具。后进生由于生活经历,成长环境,自身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因素造成学习困难,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就会产生厌学。作为教师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感受成功。大多数后进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作为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和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切勿操之过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点滴成功,并因为成功的喜悦激发他进一步前进的动力。二是区别对待个体差异,取长补短,不断激励。教师要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组成互帮互助小团队,既培养了团队凝聚力,又能让每个孩子的优点发光,还可以帮助其他孩子进步,一举多得。三是积极为后进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后进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四是持续关注,巩固成果。要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殊非易事,小学生又处在情绪化的阶段,注意力和坚持力本身就欠缺,所以教师必须给以长期的关注和引导,疏通任何消极的情绪,不断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让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树立后进生的信心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后进生之所以没有信心,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症结。我们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要把他们心中的结打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鼓励性评价(表扬与奖赏)比否定性评价(批语与惩罚)的效果好。批评和惩罚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自卑心态,降低教育效果;而表扬与鼓励则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强教育效果。教师应当让后进生知道自己的潜力,并对他做出的任何努力给予鼓励,不断用心理的暗示和语言的明示加强孩子们的自信,让他相信自己能行。可以先从后进生的个性特长着手,创造展示平台,当后进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再逐步过渡到学习上,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鼓励他们的每一次努力,让他们在喜悦中看到希望,自然而然会自信地认为:我能做得更好!
(六)形成家校和社会的合力
每个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孩子个体的不同,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并施以不同的引导手段。父母的言行和思想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尤其后进生的家庭,很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进行家校联合,比如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家校互动机制,让家长也能尽可能多地分享孩子的进步。积极利用家委会的作用,让家长们相互交流沟通,定期举行活动,分享教育心得。制定家校教育调研问卷,定期了解家庭教育状况,并分类、整理、分析,以局部调整学生个体的教育策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需要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打击不良习气,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唯有形成了家、校、社会的联合体,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后进生们,克服性格的弱点,改正品行的不端,屏弃不良习惯,重塑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人生观,持之以恒,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84年,第3版,第278页。
张向葵:《学生的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7页。
刘志选:《帮助和教育学生的方法——班级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6页。
王德林:《学生激励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对策初探
下一篇
:
中小学学生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Tags:
小学后进生激励方法的研究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