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杭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三)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杭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支农民群众满意的公共文化队伍,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但从调查来看,杭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据调查,目前杭州市除江干区(数据缺失)外,其余十二个区、县(市)的乡镇文化站所有在职工作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者所占比例约为67.91%,其区、县(市)级文化馆工作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比例为72.79%;在颇能反映专业素质的职称方面,上述十二个区、县(市)级文化站工作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19.87%,中级职称都比例为49.09%.两组数据说明,杭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沿不如人意,其结果必须对新农村文化服务能力的提高构成了制约。新农村公共文化队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从对象范围来看,这支文化建设队伍数量不足,难以担当大文化工作的职责;其素质不高,在年龄、学历和能力等方面不适应现实需要,难以担当当前的文化工作,同时由于待遇偏低,造成现有人员流失严重,这些都制约了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李询,2009) 。而乡镇文化干部大多是兼职人员,他们忙于其他社会事务,文化专干不专,真正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农村文化干部人数较少,而且经常得不到培训,知识更新较慢。(孙宏健,2009)
(3)新农村文化活动稀少,市场发展缓慢
杭州市新农村业余文化队伍数量稀少,导致了杭州市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比较缺乏。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市各地现有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年平均开展活动次数在1次到4次之间,活动开展的频率明显偏低。显然这些数据也就意味着农民群众参与业余文化活动时间不多,受益面和受益程度都比较有限。
林甲乙在《开发乡土人才资源,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指出农村市场发展缓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温饱问题的解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已经步入小康阶段的农村,文化市场也随之跳跃式发展。但是东西部地区之间文化市场的发展水平落成明显,对比强烈。
余靖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农村的情况看,虽然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精神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4)新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规范、不健全,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受到制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农村文化建设其实就是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经费等文化物力资源与各类文化队伍等文化人力资源相互匹配、高效组合的过程。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满意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系列相关制度的保障和支撑。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于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规定不够健全和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不顺,涉及农村文化生活的科技培训、广播电视、体育设施等部门各行其事,使得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不能实现共享,难以综合有效利用。新农村文化工作机制不活,文化站从兴起就对乡镇政府有绝对有依赖性,缺少自主权。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形成一套文化产业投入、管理和文化建设评估等机制,基层文化单位的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5)思想文化教育弱化,落后文化影响还较大
袁祖浩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中提到一些封建的落后思想观念和活动仍然很有市场。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色情演出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修宗庙、续家谱、订家规活动屡见不鲜。唐林丽对“信仰危机”进行了分析。我国农民存在一种信仰断层的局面,他们的文化自觉性较差,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他们要么消极从众,容易“赶热”、“跟风”,要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3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为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设:
3.1 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加强新农村文化基础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农村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基础。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这样才能真正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的精神面貌。对政府而言,将基层农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落脚点和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建设一些面积较大,功能多样、设施齐全、文化资源丰富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心,且向本乡镇全体居民开放。并且加大政府的文化购买力度,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并经常培训。
在具体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一是要建立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强化政策导向,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基层文化工作者安心生活和积极工作的宽松环境,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冯飞龙、王红梅,2008);四是要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加强乡土文化队伍建设。五是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加强农村队伍建设。政府有关部门除了将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文化骨干纳入政府的免费培训对象范围之外,还可将其活动开展、社会贡献等方面的状况列为表彰奖励的参考依据。
3.3 开展形式多样、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繁荣文化市场。
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使农民群众经常“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开展。”(张君 2009)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第一、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和政策法规,使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激发他们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第二,帮助农民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要正确处理好农村的各种关系和各利益团体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第三,开展科技、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卫生知识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内在要求。(孙宏健,2009)
3.4 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各种体制和机制,严格把握文化人才、队伍准入制度,做到知识化、专业化,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要大量聘用那些文艺专业人才。改革文化体制,激活用人机制。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行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逐步、积极、稳妥地在县域文化事业单位中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对于文化事业单位中现有的各类人才,要切实落实生活、工作等各项待遇,为文化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农村青年,特别是大中院校毕业生吸收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来,激活用人机制。
3.5 加强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现实状况的不同,决定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是多形式、多层次的。具体来说:一是要大力强调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把系统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即对一般农民进行专项培训。而对农村党员干部或农村科技带头人要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把专家或教师面授与各种媒体培训相结合,不仅要面对面地向农民传授知识、技术(而且还要善于通过广播电视、现代网等方式培训农民。四是把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村政策法规培训相结合。
4 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4.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4.2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行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4.3 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都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09)
[2]李珣.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干思考[J].城乡建设,2009,(01)
[3]孙宏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6)
[4]袁祖浩.和谐视野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J].宜春学院报,2009,(06)
[5]冯飞龙,王红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三农论坛,2008
[6]余靖.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闻世界,2009,(11)
[7]郭国祥,丁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
[8]姚凯伦.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建议[J].参政议政,2007,(03)
[9]冯锋.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视阈下岗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J].东岳论丛,2009
[10]李小璐.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建设[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11]冯飞龙,王红梅.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创建 推进现代..
下一篇
:
依托“红船精神” 加强高校学生干..
Tags:
杭州市
农村
文化建设
现状
对策
研究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