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及分馏系统工艺设计(五)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p提 =△ph+△pf+△pa
     =12.4+0.67+5.81=18.89KPa
5)校核原料油进口处压力
   提升管出口至沉降器顶部压降:8×7×10-4=0.56KPa
  提升管内原料入口处压力:
沉降器顶部压力+0.56+△p提 =200+0.56+18.89=219.45KPa(表)
  此值与前面假设的219.5 KPa(表)基本相同,故前面计算时假设的压力不用重算。
4.2.3.3 预提升段的直径和高度
1)直径
预提升段的烟气及预提升蒸汽的流率
 43.79+1270/18=114.35kmol/h 
 体积流率=114.35×22.4×(700+273)×101.3/[273×(219.45+101.3)×3600]=0.8m3/s
取预提升段气速为1.5 m/s,则预提升段直径D预=[0.8×4/(1.5×3.14)]1/2=0.82m
取预提升段直径0.82m.
2) 高度
 考虑到进料喷嘴以下设有事故蒸汽进口管、人孔、再生剂斜管入口等,预提升段的高度取4m。
由上面的计算可知预提升段长度4m,内径0.82m;反应段长30.11m,内径1.2m,其中25m是直立管、6m是水平管;提升管全长35m,直立管29m,见图4-3所示。
 
 
 
4.2.4 旋风分离器工工艺计算     选用我国自主开发的PV型旋风分离器,采用二级串联,按PV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方法和规格进行工艺计算。
4.2.4.1 筒体直径
 湿烟气流率: 6147.39×22.4×(700+273)×101.3/273×(101.3+200)×3600=45.83m2/s
 旋风分离器的压力如表4-11。
 表4-11旋风分离器压力
再生器顶部压力 200KPa
 再生温度 700℃
密相床密度 300Kg/m3
湿烟气流率 15.83m3/s
湿烟气密度 1.25Kg/m3
 按筒体的内气速为4m/s结算,则
 总筒体截面积=湿烟气流率/4=45.83/4=11.46m2,选用10组旋风分离器,则每个旋风分离器筒体截面积为1.146m2
 筒体直径=(1.14×4/π)1/2=1.21m
 选用直径1300㎜的旋风分离器。一级和二级用此直径的筒体。
 
4.2.2.2一级入口截面积
  按入口线速为18m /s考虑则
  一级入口截面积为A1/筒体截面积A=4/18
  A1=1.146×4/18=0.25m2
  旋风分离器入口为矩形,其高度为a是宽度b的2.5倍,由此得b=0.32m,a=0.79m 。
4.2.2.3 二级入口截面积
按二级入口线速为22m/s考虑则二级入口截面积A2/筒体截面积A=4/22
 A2=1.146×4/22=.0.21m2
 入口高度a=0.72m,宽度b=0.28m
4.2.2.4核算旋风分离器组数
    一级入口线速 = 湿烟气流率 / 一级入口截面积
                  = 45.82/(10×0..25) = 18.11m/s
  二级入口线速 = 湿烟气流率 / 二级入口截面积
                  =45.83/(10×0.21) =21.82m/s
 由计算结果得:一级、二级入口线速符合
                   一级线速最高不大于25m/s;
 二级线速最高不大于35m/s;
 最小线速不小于 15m/s 。
 因此, 选用10组旋风分离器符合要求。
4.2.2.5一级料腿负荷及管径
 Pv型一级旋风分离器料腿的适宜固体质量速度为300~500(kg/m2·s)设一级旋风分离器的入口气体的固体浓度为10Kg/m3
则对每一个旋风分离器的进入固体流量为
   45.83×10×1/10=45.83Kg/s
选用直径为350m管子作一级料腿
 45.83/(0.352×3.14/4)=476.59kg/m2·s
所选管径合适。
对直径1300mm的旋风分离器,二级料腿选用直径350mm的管子。
旋风分离器的压降
PV型旋风分离的压降计算公式:
P=(ρg+Ci/1000)vi/2+ε(ci0/ci)0.045×(ρgvi2/2)
 ε=8.54KA-0.833dr-1.745D-0.161Re0.036-1
       Re=ρg viD/μ
      式中   ρg-——气体密度   kg/m3;
             μ——气体黏度,Pa.s;
             Ci0——基准入口浓度,10kg/m3;
             KA——筒体与入口截面积之比;
             dr——出口管与筒体的直径之比;
             ε——系数;
            Ci——入口气体中固体浓度,kg/m3;
             D——筒体直径,m;
             Vi——入口气体线速  m/s;
             Re——雷诺数。
 1)计算一级旋风分离器压降△P1
 Re=0.88×18×1.21/0.000035=543085.71
 ε=8.54(1.146/0.25)-0.833(0.44)-1.7451.21-0.161543085.710.036-1=15.8
P1=(ρg+Ci/1000)vi/2+ε(ci0/ci)0.045×(ρgvi2/2)
 =(0.88+10/1000) ×(182/2)+15.8×(10/10)0.045×(0.88×182/2)
 =2.4KPa
2) 计算二级旋风分离器压降△P2
      Re=0.88×22×1.21/0.000035=669303
 ε=8.54(1.146/0.21)-0.833(0.44)-1.7451.4-0.1616693030.036-1
        =20.1
P2=(ρg+Ci/1000)vi/2+ε(ci0/ci)0.045×(ρgvi2/2)
      =(0.88+1/1000) ×(222/2)+20.1×(10/1)0.045×(0.88×222/2)=4.9KPa

第五章  分馏塔能量平衡计算

分馏塔能量平衡计算

 分馏系统主要设备是分馏塔,裂化产物由分馏塔分馏成各种馏分的油品,塔顶产品为粗汽油油汽和富气;塔底产品为回炼油浆;侧线采出有轻柴油,重柴油和回炼油。全塔物料和热量平衡如表5-1。
表5-1 分馏塔物料和热量平衡
名 称 进     料 出     料
 温 度
 0。C 状态 流  量
103kg/h 焓流量
106kg/h 温 度
 。C 状 态 流 量103kg/h 焓流量106kg/h
烟 气 500 气 1.27 0.72 125 气 1.27 0.17
干 气 500 气 6.5 11.14 125 气 0.65 4.03
液化气 500 气 14.3 23.03 125 气 14.3 8.56
稳 定
汽 油 500 气 62.4 91.40 125 气 62.4 39.44
轻柴油 500 气 27.56 42.96 220 液 27.56 14.50
油 浆 500 气 7.8 12.13 350 液 7.8 6.89
回炼油 500 气 5.2 8.12 265 液 5.2 3.68
回 炼 油 浆 500 气 13 20.18 350 液 13 11.94
水蒸汽 500 气 14.048 49.90 125 气 14.048 38.11
汽 提
蒸 汽 250 气 1.336 3.7 125 气 1.336 3.62
再 吸
收 油 120 液 16.8 5.3 125 气 16.8 10.55
共 计   170.2 268.59   170.2 141.49
焓的基准态:油品为-17.8OC饱和液体;水蒸气为0OC饱和水;其它气体为0OC,0.1013MPa裂化产物进料流量:233.51×103kg/h
     由各回流取走热量:(268.59-141.49)×106
                      =127.1×106kg/h
     各回流取热分配     
     顶回流取15%      127.1×106×0.15=19.065×106kJ/h
     一中回流取15%    127.1×106×0.15=19.065×106kJ/h
     二中回流取20%    127.1×106×0.20=25.42×106kJ/h
     油浆循环回流:(127.1-19.065-19.065-25.42)×106
                   =63.55×106kJ/h
    各回流量FR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列于表5-2
           FR=Q/(H2-H1)
    其中:Q-----回流取热热流量
          H2----在抽出温度下回流液的比焓 /kJ/Kg
          H1----在返塔温度下回流液的比焓 /kJ/Kg
    以塔顶回流为例计算
          FR=19.065×106/(401.856-251.16)=126.5×103kg/h
 同理可得其它回流流量,列表5-2。
                        表5-2 分馏塔各回流量,温度和焓
回流 抽出 返塔 流量
 温度OC 比焓kJ/kg 温度OC 比焓kJ/kg ×103kg/h
顶回流 160 401.856 100 251.16 126.5
一中回流 275 686.72 160 371.24 60.43
二中回流 265 656.7 210 520.41 139.89
油浆循环 350 922.04 270 662.018 244.42


第六章 计算结果汇总
 根据上面所算计的结果汇总催化裂化反应-再生及分馏系统的工艺设计数据如表6-1。
表6-1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及分馏系统的工艺设计数据
项目 数据 项目 数据
新鲜原料 130000kg/h 油浆 13000kg/h
回炼油 52000kg/h 回炼油 8400kg/h
H/C 0.0794 水蒸气 14048kg/h
焦炭量 10400kg/h 原料油温度 210 ºC
干烟气 5768.26kmol/h 提升管出口温度 528 ºC
湿烟气 6150.17kmol/h 停留时间 3s
再生剂带入烟气 1270kg/h 提升管内径 1200 mm
预提升蒸汽 1270kg/h 提升管有效长度 30.11 m
新鲜原料雾化的水 1300kg/h 预提升段高度 1.03 m
回炼油雾化的水蒸汽 2080kg/h 旋风分离器筒体 1300 mm
气提所需水蒸气 2540kg/h 旋风分离器组数 10
催化剂带入水蒸气 1778kg/h 旋风分离器一级入口截面积 0.25 m2
反应吹扫水蒸气流量 5080kg/h 旋风分离器二级入口截面积 0.21 m2
循环剂携带水蒸气流量 1170kg/h 一级入口线速 18.11 35m/s
烟气中水蒸气 567.59kmol/h 二级入口线速 21.89 35m/s
液化气 14300kg/h 焦炭燃烧热 239.4×106kJ/h
汽油 62400kg/h 催化剂升温 268.44×106kJ/h
轻柴油 27560kg/h  

 

 

结束语

 通过计算得出了年处理量为104万吨的催化裂化装置可知再生器的直径为8.2m和10.26,提升管内径为1200mm,提升管长有效长度30.11m, 预提升段高度1.03 m旋风分离器筒体1300 mm 旋风分离器组数10旋风分离器一级入口截面积0.25 m2旋风分离器二级入口截面积0.21 m2。。对这个装置的流程与设计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通过课程设计,还培养了我们严谨、严密的思维能力,不仅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还结合设计的经济、技术背景等进行经济分析与项目评价,优化设计。
总之这次的设计教会了我如何想、做,也使我对知识进一步了解和巩固,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我们学有所用的特别是程度。
 
 
 参考文献

郁浩然,鲍浪.化工计算北京:中国石化出版,1990
石化工业部炼油设计院.催化裂化工艺设计.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第三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设计.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2
侯祥麟.中国炼油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
北京石油设计院,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北京:烯加工出版社, 1986
李淑培.石油加工工艺学(中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
肖衍繁,李文斌主编..物理化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洛阳设计院.催化裂化工艺设计.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张锡鹏主编.炼油工艺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倪进方.化工设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侯芙生等.炼油工程师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致  谢
 
 两个月的毕业设计已经完成,回想起来我在这两个月中学到了很多,经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及分馏系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感觉到自己学有所用。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和枯燥,但是我却有一种充实的感觉,看到自己的论文,心中充满了欣慰。毕业设计既是对我们三年来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检查,也是理论走向实践的第一步,为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本篇论文圆满完成,首先感谢母校——茂名学院的辛勤培养,其次感谢指导老师-程丽华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这期间给我解答疑难问题,对此我在为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非常感谢在这期间同学们的互相帮忙与讨论,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鉴干本人的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漏洞,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头孢药品噻肟钠生产工艺 下一篇: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Tags:催化 装置 反应 再生 系统 工艺 设计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其他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