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谈小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信心、好学及健康心理等性格的培养(一)
本论文在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谈小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信心、好学及健康心理等性格的培养
【摘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校教育都产生着冲击,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出发,围绕小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信心、厌学情绪及心理健康等五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小学生 个性化 健全人格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如何认识个体差异?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非常规的表现也常常为能我们教师提供有益的启示:有人爱在课文插图上涂鸦,有人爱插嘴讲话,有人遇到情景表演时就特别兴奋,教师对于这些应持充分尊重和宽容的心态,学生学业基础不同,学习风格,智能优势也不一,不考虑这些因素,必须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自卑及其他一些人格问题。
不同的学生,性格也有差异。少年时期是气质、性格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克服消极因素,挖掘性格潜能,为形成良好的人格打好基础。下面谈一谈笔者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不同个性,培养其责任心、爱心、好学上进、自信心及健康心理等方面的一些措施。
一、用惩罚帮助解读责任
育人为本,责任为先。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中都承担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责任是一个人所有道德品质的基础,责任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基本品质,责任也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早晨上学,爷爷艰难地踩着三轮车,车里坐着跟爷爷身高、体重都差不多的孙子,他手里拿着零食吃着,心安理得;放学时候,校门口几乎是清一色的大人拎着书包,孩子吃着零食;孩子的写字台上,常常是课本与零食的包装乱七八糟地在一起,等着你去收拾。 现在的小学生责任感的现状不容乐观。
1、造成小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当代小学生在家里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长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和期望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为此,他们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事无巨细,倾心倾力,替孩子作一切选择,甚至于把孩子应负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事事包办代替。孩子们在被动的氛围中逐渐丧失了学习、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萌发“书是为着父母念,考试也为父母考。”看来,家长任意剥夺孩子的自由,把孩子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是造成小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关键原因。
学校“赏识教育”中的误区。当前“赏识教育”似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的同时,惩罚教育有被误解和弱化的倾向。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不少教师不敢使用惩罚的方式,一味宽容。从学生家长到教育行政部门,从各种媒体到法律法规,无不对惩罚教育口诛笔伐、严厉禁止。在平日里,我们做老师的也就很少批评学生了,也不敢惩罚学生了,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定性为体罚或变相体罚,甚至会引来家长的兴师问罪。
2、教育需要惩罚。
教育改革是在继承中改变,而不是全面否定地改变。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惩戒教育,它并不全是糟粕,而是有它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惩罚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主任说:“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懂得承担责任。教育有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伪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3、小学生惩罚教育的原则。
惩罚要注意方式、方法。惩罚一定要讲究艺术,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在惩罚前老师必须给学生讲清道理,为何要惩罚他,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被罚得心服口服。在“罚”的过程中培育人,能使学生的某些方面在“罚”中取得进步。比如,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罚他补交作业,对于不跑早操的学生罚他补跑早操,对于损坏公共财务的学生要罚他经济赔偿,这些都是必要的校园惩罚。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的,有罚学生“写作”的,与其说是一种惩罚,倒不如说是一种特别的关爱。一旦学生改正了错误,老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使他在全体学生面前找回自信。这对接受惩罚的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大有益处,使之受益终身。
惩罚要注意尺度。教师施加惩罚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美丑、认识缺点、改正错误。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惩罚学生也要把握一个度,切忌把话说绝,把事做得没有余地,对学生要抱着“治病救人”的宗旨。对学生罚要适当,这“适当”二字的含义就是对学生的惩罚不但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实施某种惩罚时,要看他身心健康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性别和年级。
惩罚要体现老师的关爱之情。爱是最好的老师,在惩罚学生的过程中,尤其要让学生体会到你对他的爱。学生犯了错误,就像自己的孩子犯错一样,就应该该管则管,该罚则罚,其根本宗旨就是“治病救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2岁的少年在踢足球时把邻居家的一块价值12.5美元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要求赔。(在当时,12.5美元可买125只鸡)。孩子回家后向爸爸要钱,爸爸说:你赔,我借钱给你。一年之后还。于是,孩子花了一年时间打工、擦鞋,终于挣了12.5美元。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说,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二、教师用博爱滋润学生爱的幼苗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生命或事物的爱”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
现实中,缺少爱心的学生不在少数。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听一位妇女说:我胃疼难忍,让读六年级的女儿去倒杯茶,她竟说,“再喊,我就跳楼了”,气得我只会哭。还有一次,一位家长告诉我,她丈夫开三轮车不慎翻到路边,她女儿(三年级,当时也在车上,没有受伤)爬起来,数落父亲,“都怪你,把我吓死了!新衣服也脏了。”全然不顾正在流着血的父亲。这些,当值得我们教育者的深思!
小学生缺少爱心的原因。
家庭的溺爱,让孩子变得唯我独尊。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开始,得到家人无原则的满足,无止尽的给予,无条件的包办,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自私、霸道,没有爱心,不懂尊重他人的不良品性。
社会上反面事例的过分渲染,让学生不敢去爱。小学生是非甄别能力低,缺少对不良事物的批判精神,他们善于模仿,更愿意向榜样学习。现在的各种媒体,为了追求高收视率、高点击率,故意将一些诈骗、伤害等事例,添油加醋,大肆渲染地报道,让孩子觉得世界只有险恶,善良人就一定会吃亏,使他们不敢善良,不敢去关爱。
学校品德教育的肤浅,不能更多地从正面引导学生。目前,从高考到中考,基本上还是分数决定一切,这势必导致小学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品德教育、人格培养只能退而次之。
2、培养学生爱心的措施。
教师的博爱是是培养学生爱心的基础,也是学生的榜样。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的特点,老师的教育、言行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老师被喻为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培养,将直接且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一生。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心,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缺点,学生有了错误,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挖苦甚至打击,要让学生感受到被爱,去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爱的意识,让他们在被爱中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被爱中懂得爱别人。小学阶段的孩子,模仿力特别强,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一些学生关心的人和事进行分析、判断,积极从正面去引导学生。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融入爱心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懂得爱,学会爱。
利用一些特定的节日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可以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以及“重阳节”等节日里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每一个节日都送出一个对亲人爱的祝愿,每一次爱心涌动都是一次最好的爱的教育。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从身边“爱”起,渐渐地会“爱”得更远。
组织学生参观敬老院、福利院,培养学生关爱弱小的品质。“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带上自己的玩具、礼物,走进福利院,与孤儿一起玩,一起游戏,一起度过快乐的儿童节;“重阳节”时,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 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注,更需要关爱。
开展学习榜样人物的活动,弘扬博爱之心。学生的天性善于模仿,教师可组织学生学习榜样人物,以榜样人物的博爱之心,正面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奉献。如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最美乡村医生”刘亚玲、郭光俊等,不畏艰险,治病救人;学习“最美乡村教师”金美芬、马剑霞等,不怕清贫,一心只为山区的孩子;学习“最美少年”郭小亮、龙花等,人小志高,勇挑家庭重担;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等,不怕牺牲,奉献祖国等。在学习榜样人物的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爱亲人,爱他人,更爱祖国!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公民。
三、寻找“差生”闪光点,帮助“差生”建立自信
每个班集体里,都有几个学习成绩差、不听话、好捣乱的“后进生”,常常被称为“差生”。他们贪玩、不诚实、懒惰,对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不听讲,不完成作业,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1、“差生”易产生焦虑、自卑的心理。
人人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也不想总是落后于别人,也不想自己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也想去改正,但是由于自制力较差,无法控制并严格要求自己,内心充满焦虑。由于“差生”学习成绩差,缺点多,经常遭受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必然会导致一些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需要及时做好调整。
2、发现“差生”的闪光点 ,帮助鼓起自信。
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发现并欣赏“差生”的闪光的地方,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曾经教过一名六年级学生洪,他长得又瘦又小,一次看到他的周记里这样写着:我知道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可我看到学习就害怕,想到学习就提心吊胆,因为我的成绩在班上倒数。在老师的眼里我是差生,在同学眼里我是坏同学,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不是骂就是不理不睬。老天啊,你救救我吧……
看到洪的周记,我心头沉甸甸的,一个“差生”的名称,使洪仿佛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几乎要压垮洪整过瘦小的身体。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老师的职责就不仅仅是个传道者,起“释疑解惑”的作用,而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指导者和依赖者。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特别是对于这些“心理差生”的表扬,教师课堂上几句鼓励的话,课前几次格外的讲解辅导,都能给学生莫大的信心。莎士经亚曾经说过:我们的赞美和表扬是我们给予别人的工资。也有人说:表扬是生活中的阳光,没有它,我们的明天就不能开花结果。此后,我特别关注洪及像洪一样的所谓的“差生”,细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记得有一次,洪的家长(以前曾多次打电话或带条让他来校,谈谈洪的学业问题,未果)在路上遇到我,高兴地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我诧异,一了解,才知道洪在放学回家后,就大声对他爸爸说:“今天老师又表扬我了,说我的学习态度端正了,成绩也有进步了。”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上一篇
: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
下一篇
:
互联网发展的利弊研究
Tags:
小学生
责任心
爱心
自信心
好学
健康
心理
性格
培养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