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心理学毕业论文
儿童家庭氛围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二)
本论文在
心理学毕业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满足;只有当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物在场时,父亲的原型系统才能得到满足;而异性爱的原型系统则只有当一个合适的配偶在场时才能得到满足。如果这些人物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在现场,那么,这种原型系统就会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其发展将会受到抑制或者遵循一种脱离常轨的过程。在大多数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压力。导致压力的可能原因在于,每个人在发展各阶段都有环境需要,而客观环境往往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人的压力就越大,疾病就越严重。
1、对生命在发展各阶段的环境需要及主要任务,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文化人类学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精辟的论述,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围绕着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描述了个人从婴儿期直到老年期八个阶段中的社会化历程,并指出了每一阶段所需得到解决的主要问题:
(1)婴儿期
该阶段从出生持续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埃里克森认为,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是必需的,它可以防范和应付人生的挫折与危险,但个人正常发展的前提是信任感多于不信任感。该阶段生命个体需要被母亲喂食、被拥抱、被陪伴以让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与父母是多么地需要他。信任需求被满足的个体,成年后性格开朗,对人充分信任。而没有被满足的个体,表现为极度害怕被抛弃、拼命地想寻找一个依赖对象、需要别人的照顾及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与此阶段有关的行为障碍有:竭力地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
(2)童年期
该阶段从1岁到3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使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感。而自主性是意志这一美德形成的前提。该阶段儿童需要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和限制。需求得到满足,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尊重,儿童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如需求得不到满足,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和嘲笑,很容易产生害羞、惭愧的感觉。与此阶段有关的行为障碍有: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3)学前期
该阶段在4-6岁之间,其具体内容是获得主动性并克服内疚感。由于语言的出现,在此阶段儿童开始了有目的的活动,父母应尊重儿童的这种努力,儿童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如果家长不支持,反而因为他做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是秘密地做。与此阶段有关的行为障碍表现为:不能认识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4)学龄期
该阶段在 6-12岁之间,核心问题是克服自卑感而获得勤奋感。埃里克森认为,适度的失败是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们对挫折的忍耐性,但过度的失败却会导致自卑和缺乏信心。因此,他认为,该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此阶段儿童开始与别人竞争和计较,此需求得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儿童将会受到鼓励而变得有活力。如未能得到满足,反而经常受到严厉批评和忽略的孩子会缺乏自信,与此阶段有关的行为障碍为:凡事要求完美、经常拖延和耽搁、不知道如何达到目标。
(5)青春期
该阶段发生在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同一性危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职责、自己承担的角色的人格发展异常现象。他认为,美国青少年中所盛行的骚乱和侵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就导源于同一性的混乱。在这一阶段如父母容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和感觉,改变想法和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顺利度过青春期,而如父母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只是过早地强迫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6)成年早期
时间约为20-24岁之间,处在该阶段的人,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的时候,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恋受。若情感无所归属,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寂之中。因此,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获得新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期
该阶段历时较长,从25岁到65岁左右,其社会化的关键问题是获得效能感并避免“自我关注”。
(8)老年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若前七个阶段中的积极成份多于消极成份,就会使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完满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反之,则会产生失望感,随便打发余生。
2、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执着强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分析
弗洛伊德和荣格提出,精神病症状是自然的生理心理反应的持续夸大。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指出,人是通过进化而适应了当前环境的,如果养育儿童的环境离这种适应了的环境越远,就越有可能形成心理变态。
(1)焦虑
焦虑原本是一种自然的普遍的体验,人类和所有哺乳动物都会产生焦虑。从进化理论角度来看,焦虑是某种形式的警惕性。生活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上,有机体必须对环境变化保持警觉,这样才能做好准备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当人们觉察到可能有某种威胁或危险时,警惕就会转变为焦虑。而当焦虑被持续夸大并且存留下来时,它就变成了一种神经症状态。焦虑这种自然的心理生理反应之所以会被夸大、留存下来形成焦虑神经症,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是儿童早期的创伤性经验的直接结果。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人是通过进化而适应了当前环境的,如果养育儿童的环境离这种适应了的环境越远,就越容易引起神经症和心理变态。荣格的原型理论也认为,当儿童内心深处所表露出来的原型计划没有与环境中相对应的适当人物和环境相遇时,儿童就容易患上神经症,即神经症焦虑产生于原型意图受到挫折,这是引起儿童期、青少年期和以后生活中的精神病障碍的原因。精神病学对不确定性焦虑和恐惧性焦虑做了区分,不确定性焦虑可能是由许多不同的情境引起的,而恐惧性焦虑则是某种情境所特有的。
(2)恐惧症
心理学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那些把家体验为令人窒息的地方、把父母体验为压迫者的人们身上,幽闭恐惧症是经常出现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来说,家引起了焦虑,因而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逃离家所代表的有威胁的封闭环境。就其特点而言,幽闭恐惧症患者想要逃避的不仅是自然封闭的环境,而且想要逃避社会角色的囚禁,尽管没有任何逃避的手段。其结果是,他们认为把自己托付给他人,例如,结婚和工作,实在是太危险了,不能去冒这样的风险。而广场恐惧症患者把外部世界体验为有威胁的世界,只有在家里才感到安全。
(3)抑郁症
和焦虑症一样,抑郁症也是人类和哺乳动物共有的一种自然而又普遍的体验,是当幼小的哺乳动物被迫与其母亲分离、在最初通过哭泣来寻求保护未能奏效、以及当生活在组织等级森严的群体中的个体被剥夺了社会等级中的地位之后,个体对丧失或剥夺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这种抑郁反应的积极作用在于,能使个体保存身体的能量、避免受到其他危险因素的注意和伤害,来等待和母亲重新相聚或者被一个代理的父母所收养,能使受到降级的个体消极地适应较低级的地位,以避免受到撤换他的那个更有权力的人的攻击。抑郁症与哺乳动物普遍采用的屈从策略有关,而躁狂(性抑郁)症则和支配与控制策略有关。易患抑郁症的人通常是那些在儿童时期有如下经历的人,例如,失去父母、被父母抛弃或被人忽略的人。当个体因为社会环境而受到某种新的挫折时,抑郁(躁狂)的疾病便有复发的可能。个体往往把这种新的挫折体验为,是儿童时期原始的抑郁体验或挫折体验的重演。
(4)执着强迫神经症
执着强迫性行为是人们需要对那些具有潜在危险的事件、物体、人、思想、情感、冲动或情境进行控制时而产生的副产品。它通常和一些力量强大的情绪有关,尤其是和恐惧、愤怒及罪疚感有关。被夸大了的罪疚感和执着强迫性行为更有可能出现在受理性原则支配的家庭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受感性支配的家庭中。罪疚感往往是由那些违反道德权威的思想、情感和活动引起的,这种道德权威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尊重的,或者是以道德情结的形式,即弗洛伊德所谓超我的父权和母权,而得到内化的。罪疚感和执着强迫性神经症在那些把权威内化了的人身上更明显,这些人之所以会把权威内化,是由于恐惧而不是由于爱。通常情况下,那些在恐惧中成长起来的人对权威怀恨在心并且希望公然反抗它,尽管他们表面上可能非常赞同这些权威的价值观。其结果,挑战的欲望和必须屈从之间的冲突就像一团火在他们心中燃烧。被封锁在这种冲突之中,病人往往觉得自己不得不考虑或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与其意识人格无关,这会迫使病人采用各种方式的仪式,以阻止这些想法达成其目的。
(5)精神分裂症
部分原因是对基本社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反应,但是它也可能和一种先天的内倾性有关。患精神分裂症的人通常有这样的父母,这些父母要么在自己的童年时代没有度过关键期,要么对孩子根本不予关心,认为孩子是可以自行成长的人。这样的父母似乎忽略了这个事实,即他们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些父母往往像对待玩具娃娃一样来对待孩子,用他们认为最方便的方式把孩子随意地拿起、放下,放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便完事大吉。结果,孩子长大后对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不信任,觉得别人永远也不会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在这些情况下,最实际的策略就是,决定远离他人,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从社会生活中退缩到专注自我的内倾性格,就是因为那些与社会发展有关的需要一再被忽视或被拒绝而做出的一种反应。
3、综合以上分析,常见具有不良影响的家庭关系有
(1)拒绝型
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冷淡、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认为“树大自然直”,采取漠不关心的的态度。这种家庭关系容易使孩子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的心理。父母的漠不关心也会使孩子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情绪控制力很低,学业不佳,容易出现违法行为。
(2)溺爱型
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过于关心,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缺乏理智和分寸。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性格幼稚,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在学校往往表现为责任心不强,环境适应能力差。
(3)支配型
父母处于权威地位,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生活受到严格限制,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心情压抑、紧张、情绪低沉,耐受挫折能力差。孩子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行为消极、被动、服从的行为特征。
三、总结及建议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由于移民、工作流动性和城镇建设计划的实施等,使以群落为基础的亲属联系的纽带遭到破坏;由于离婚和分居,以及未婚妈妈等单亲家庭的迅速增多,导致正常家庭模式的瓦解;由于母亲出去工作而不能给儿童提供足够的安全和亲密的关怀;由于缺乏与自然、四季及原始环境的联系;由于神话、仪式和宗教的丧失,人们任意妄为。所有这些因素都能潜在地导致压力、不安全感和规范缺失,导致人们心态的偏执或扭曲,造成各种各样的神经症、精神变态、药物(毒品)依赖,以及虐待儿童和配偶事件的出现和不断上升的犯罪率。
为改善这些现状,从狭义家庭角度来考虑,父母要注重学习提高,掌握科学教养方法,对孩子要关心、要爱而不娇,相信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思考和选择,建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在家庭中营造宽松、关爱、平等、民主的氛围,注重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行和健康的身心。从广义人类大家庭来考虑,我们可以在今后两个世纪里调节控制人口,使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不再遭受粗暴的破坏;在小型的、相互支持的社会中重建人类生活的中心;增强人们对所有生物的尊敬态度;使一种新的神话倾向或宗教倾向得以出现,这种倾向能够使我们避免盲目地把人类看做大自然的主人,无节制地进行破坏性的开发利用,从而保持对大自然应有的尊重和敬畏,感恩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归根结底,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1、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2、M.罗森堡,R.H.特纳,《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3、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65-1012382634.htm,《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希望及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刘慧
4、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059638.aspx,《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纪林芹
5、安东尼•史蒂文斯著,杨少刚译,《两百万岁的自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企业学习氛围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下一篇
:
关于企业学习氛围及其影响因素的..
Tags:
儿童
家庭
氛围
社会
行为
关系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