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对林薛二位人物的刻画有感(一)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对林薛二位人物的刻画有感
只要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关注着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命运,几乎都不能回避“你喜欢林黛玉还是喜欢薛宝钗”,这关一个最常见的问题。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多愁善感的女子太多了,却还很难找到可以同林黛玉相提并论的人物。林黛玉不仅是《红楼梦》的第一女主人公。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第一女主人公。犹如莎翁笔下的朱丽叶、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她们各自身后都带着本民族文化的长长投影,凝集着本民族文化的华萃精英。
谁知道,林黛玉除了本名之外,还有“颦颦”一字和“潇湘妃子”的别号。这一字一号同她蹙眉和爱哭的两大外部特征紧密相连,恰如两根神经,可以推动民族文化宝库的丰厚矿藏。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越国美女两施捧心而颦的传说和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泪洒斑竹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这些特征的含量。或者说,成为黛玉形象添层文化结构的有机部分。《红楼梦》的作者明白昭示这是一部为闺阁传真的作品。如果说,他把天地间灵秀之气所钟的女儿喻之为花,那么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魂;如果说,他把生活心灵化为流泻为诗。创造了充满读音的真正的艺术。
在红楼女儿的形象体系中,林黛玉不是悄然孤出的,既有之映对比,相反相成的一组人物,诸如宝钗、袭人、麝月等,也有与之处于同一个序列的人物,比方人们公认“晴为黛影”,还有那“气性大”的金钏,以及芳官、尤三姐、小红等等。在个性气质上都与黛玉相近。因此,对这一系列人物的某些描写,也可看作对黛玉形象的间接写照。
贾宝玉是喜聚不喜散的,林黛玉则相反,以为终有一散不如不聚。丫头小红说得更加直截:“俗话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小红和黛玉,在“聚散观”上,可谓所见略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是俗谚,是人们长期社会生活经验的积淀,连不更世事的小丫头子佳惠听了都不由得伤感。何况林黛玉,她所体味咀嚼的人生况味,自然要深刻复杂的多。可见,小说借小红之口道出的这句俗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涵义早以熔合在黛玉形象的创造之中了。不论是直接的间接的,历史的传说的、社会的民俗的,作家从各个角度对自己的人物进行远铺近垫,充实映照。
《红楼梦》中众多的女子几乎都是敏感自尊的,认真辨析起来,这种自尊或曰维护自身尊严的内涵,却大有区别。比较起来,在林黛玉身上,这种强制的依附和被动的适应性较少,真正属于她自身的个性表现得比较充分。她的所谓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她的敏感、多疑、自尊、小性,常常带有更多的个人性质。从一些细微末节之中已可见出端倪。
环境和人的关系,不应视为一种单间的因果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关系。人固然受环境的制约和决定,但人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的,有巨大的能力性和创造性,人的性格也是人的自我创造过程,可以自我调节、自我塑、自我实现。在客观世界提供的相同条件下,人物可以呈现出极大的差异。《红楼梦》形象体系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就是因为作家没有按照环境决定或屈从意念设计的机械程式去写,而是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物作为主体的巨大创造功能。试看,贾府四春,红楼二尤,赦政兄弟,纨凤妯娌,钗、黛、湘、平、袭、鸳,无不呈现出强烈的反差和独异的风采。人们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并为之叹赏不己。
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知心挚爱的关系,当然同林黛玉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关,也同这一主体的独特性有关。人们通常说黛玉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无依、寄人篱下,视宝玉为唯一知己,原是自然不过的事,然而身世遭际之相类的女孩子很多,林黛玉却只有一个,在相同条件下,乐观旷达的湘云,逆来顺受的迎春,安分随时的宝钗,或者别的什么人,将会呈现出不同于林黛玉的性格面貌,同宝玉的关系也会是一种性质。因为,不单是环境塑造人,人本身也在自我塑造,自我实现。
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话宝玉”一幕,宝黛二人的感情已经发展到了铭心刻骨、倾诉肺腑的程度,但作家并不因此放笔开闸、暴雨倾盆,写来依旧含蓄借,惝恍迷离。其时黛玉于无意中听得宝玉在人前称扬自己,铭感于心。及至见了面,虽有万句言语,竟半个字也不能吐,而当宝玉推心置腹,将肺腑之言倾吐之时,黛玉上离去,眼前况换了袭人。这样的处理,既活现了宝玉此刻痴迷走神的情态,又维护了黛玉形象的空灵缥渺之类,含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味。
前面提到,林黛玉是一个充满诗之意蕴的艺术形象,不必说那些直接披露其心灵世界的诗词和心理描写便是外部的环境和故事的演进,也往往同人物的心态揉合在一起了。续作则不然,只会借助一些表浅的情节来演进故事,缺少将生活加以诗化的本领。前八十回中,作家不知多少次地写到黛玉的忧郁、苦痛,甚至绝望,总是在展现心态中使之得到升华和超越,在道德感情上令人同情和愤懑,在审美感情上供人赏监和赞叹。后四十回所写的那样一个梦境,不仅丝毫不能给人以美感,简直是对于黛玉形象的一种亵渎。人物的那付乞怜相和痛哭状,全然没有林黛玉哀怨而不卑怯,柔弱而不弯曲的气质。至于黛玉之死,从悲剧结局上看,也许是成功的。同晴文之死充满诗意的描写比照,则不免相映失色。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上一篇
: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之我见
下一篇
:
读秦牧的《花城》
Tags:
林薛二
人物
刻画
有感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