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之我见 【摘要】李白的诗歌气势澎湃雄放,想象奇特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明白晓畅,风格飘逸卓尔。他的诗歌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达到了空前的、完美的、高度的统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诗与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文、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代诗人之众、作品之多、体裁样式之广、风格流派之迥,都超过已往历代。仅《金唐诗》所录,就有二千三百人,近五万首诗。唐诗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其中盛唐时期的诗坛,群星璀璨,美不胜收;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赋同台竞唱,互相鸣和。更为可贵的是出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位蜚声海内外的诗坛巨星李白和杜甫。我们分别尊称他们为“诗仙”和“诗圣”。李白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昌盛却又潜伏和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危机四伏的时代。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他经历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看,两位大诗人共同经历了唐帝国由极盛至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繁荣与危机并存,昌明与苦难同在的时代,他们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格,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艺术典型性和独创性。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以“安社稷”、“济苍生”、“功成身退”为其政治理想,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表达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歌气势澎湃雄放,想象奇特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明白晓畅,风格飘逸卓尔。他的诗歌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达到了空前的、完美的、高度的统一。 杜甫是唐代甚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在反映历史事件的深度和广度上堪称空前,被誉为“诗史”。杜甫的一生是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生的一生。他非常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反映时代现实,抒写个人内心感受。他的诗歌感情深沉、笔法深曲、语言遒劲,形成了最具有特征性,又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说,“现实主义”是其诗歌之经纬,“沉郁顿挫”是其风格之灵魂。 李白少时聪颖善学、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学习内容广泛,从不拘泥于封建传统正教——儒学,还拜“善为横纵学”的赵蕤为师。二十岁后,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抱负,开始仗剑漫游。曾登游峨眉、青城诸多名山胜迹。这些生活经历对李白的纵横家思想、豪放的性格和飘逸诗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也为他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