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时代的最强音——论《呐喊》的现代特征(二)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呐喊》除了吸收外来营养,也吸取了传统文学的精华,对人物的描写,往往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思想与灵魂的几个细节,几个生活片段来写,跳跃性很强,像电影蒙太奇,构成人物内涵深刻的悲剧人生。《孔乙已》不到二千字的篇幅,以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了一个被封建思想毒害的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文章像放电影一样,以一个小酒店为背景,选取了几个最具有表现力的镜头,在每个镜头内我们都能听到人们的哄笑声,让读者在这可怕的笑声感到越来越强烈的悲哀。鲁迅用一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精确写出他在社会上的尴尬处境。那小伙计跟着大家一起嘲笑孔乙已,看不起他。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孩子被社会吃掉的悲剧。不由让人想起《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喊声。可见《孔乙已》是一个双重悲剧,鲁迅天才小说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
4、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鲁迅是位语言大师,创造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语言风格。《呐喊》简洁、凝练的语言达到“一言穷理”“两字穷形”的地步,为新文学贡献了一种成熟的独具魅力的白话文学语言。鲁迅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语言风格与他在小说中所表现的苦痛灵魂是不仅仅停留在一般小说家所表现的人生苦难上,而是直视人的灵魂,必然要追求一针见血的效果。因而他一出手,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鲁迅正是以深刻的思想洞察力,从纷繁的世事中抓往反映本质的东西,用最简约的笔墨刻画出人的灵魂。《故乡》中杨二嫂的出场描写“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作者并不渲染铺张,寥寥几笔,鲜明地刻画了杨二嫂这个令人难忘的人物。《药》中的茶馆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鲁迅用最简洁的语言有力地表现了夏瑜之死的悲剧性。那“鬼似的在那里徘徊的”看客,那还“滴着人血的馒头,那津津有味谈天的茶客,那死一般寂静的坟地。”无不让人悚然和悲哀。鲁迅以先觉者丰富而痛苦的内心世界和他那种忧愤深广的现实主义精神摇撼着读者的心灵。
《呐喊》语言简洁凝练,让人余味深长。小说《药》中设置的两条情节线:革命者夏瑜的死是暗线,华小栓的死则明线。两个人的死看似毫不相干,却被一个血淋淋的人血馒头联结在一起,由此显示了鲁迅深刻的艺术概括力。华、夏两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化称、两家的悲剧命层正是当时中国的写照。小说结局中夏瑜坟上的花圈和坟场上的乌鸦都为这篇小说留下了令人反省的意味。华、夏两姓和乌鸦、花圈都是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无疑加强了小说的表现力,补充了现实主义的局限性。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法国的罗兰、巴特在他的《恋人絮语》中形象的描述了这样的体验:看脱衣舞表演时,心跳随着舞衣慢慢的一件件脱而加快。当要去掉最后一件衣饰时,满以为会得到美感的极致。结果相反,舞衣的彻底去蔽正好是美感的彻底剥落,因为彻底地敞开恰好遮蔽了观赏者的想象和创造。鲁迅小说的魅力就在这里,他是那么精妙地把现实人生和生命意义衔接在一起,升华为一种意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有着多维的解读。
简洁的语言风格和鲁迅所要表现的深刻内容一起决定了《呐喊》冷峻的整体艺术风格。读了鲁迅的小说后,觉得他是一个很冷静的人。他很少在小说中直接抒情,很少在小说中直接表达自己对他笔下人物的态度。《呐喊》与郭沫若在《女神》中那种激情澎湃的呐喊不同,如果我们据此认为鲁迅的感情没有那么强烈,那就大错特错了。俄国的中国文学研究者王希礼读到《呐喊》后,认为鲁迅写得非常诙谐,可是那般痛的热泪,已经从纸的背后透过来了。形象地概括了《呐喊》“笑中含泪”的艺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翻开鲁迅的作品,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在《呐喊》貌似冷静的外表下面,奔涌着汹涌的情感的暗流。真正用心灵去感受那些从鲁迅心底淌出的血和泪的文字,感受到他所真正感受到的中国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我们会发现这位有着大憎大爱的民族魂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文化巨人,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他的作品中感受这颗伟大的灵魂。
《呐喊》喊出了中华民族最后的尊严与傲气,这些激魂荡魄的声音将永远回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
2、《中国新文学图志》(上)杨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3、《呐喊》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4、《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8期
5、《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12期
6、《中国古代、当代文学》1998年7期
7、《中国古代、当代文学》1998年9期
8、《文学故事报》2001年10月8日
9、《中国文学》广西师大出版2001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上一篇
: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初探
下一篇
:
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论
Tags:
时代
最强音
《呐喊》
现代
特征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